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CT容易漏诊鼻咽癌的早期颅底骨侵犯灶.而MR和99Tcm-MDP SPECT/CT判断早期颅底骨侵犯的价值尚不明确.本研究比较MR和SPECT/CT在判断CT漏诊的早期颅底骨侵犯方面的诊断价值,并比较它们在各具体颅底骨的价值.方法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0-01-01-2014-06-30 CT未提示颅底骨侵犯的鼻咽癌患者80例,在治疗前行99Tcm-MDP SPECT/CT和MR检查.以6个月的随访影像(CT、MR)资料和临床资料作为颅底骨侵犯的定性标准.计算SPECT/CT和MR在判断整体颅底骨侵犯和具体各骨侵犯方面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的Az值比较它们的诊断价值.结果 关于敏感性,在整体及蝶骨翼突方面,MR(86.3%、79.4%)比SPECT/CT (92.2%、85.3%)略减小(x2=0.917,P=0.338;x2 =0.405,P=0.525);在颞骨岩尖方面,MR(87.5%)与SPECT/CT(87.5%)等同(x2=o.000,P=1.000);在枕骨斜坡方面,MR(95.2%)比SPECT/CT(92.9%)略增大,x2=0.213,P=0.645.关于特异性,在整体及蝶骨翼突、颞骨岩尖和枕骨斜坡方面,MR(89.7%、91.3%、92.6%、100.0%)比SPECT/CT(75.9%、89.7%、89.7%和94.7%)略增大(x2=1.933,P=0.164;y2 =0.184,P=0.668;x2 =0.731,P=0.393;x2 =2.054,P=0.152).关于准确性,在整体、颞骨岩尖和枕骨斜坡方面,MR(87.5%、91.3%和97.5%)比SPECT/CT(86.3%、89.4%和93.8%)略增大(x2=0.055,P=0.815;x2 =0.321,P=0.571;x2 =1.345,P=0.246);在蝶骨翼突方面,MR(88.8%)与SPECT/CT(88.8%)等同(x2=0.000,P=1.000).关于Az值,在整体及枕骨斜坡方面,MR(0.880和0.976)比SPECT/CT(0.840和0.938)略增大(Z=1.081,P=0.280;Z=1.747,P=0.081);在颞骨岩尖方面,MR(0.901)比SPECT/CT(0.886)明显增大(Z=2.023、P=0.043);在蝶骨翼突方面,MR(0.853)比SPECT/CT(0.875)略减小,Z=1.012,P=0.312.结论 对于CT容易漏诊的鼻咽癌早期颅底骨侵犯,MR的特异性略大于SPECT/CT,而敏感性与具体各骨有关.虽然MR在整体及大部分颅底骨的诊断价值更大,但是SPECT/CT在蝶骨翼突方面表现出更大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测得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与宫颈癌常见的病理组织学类型间的关系,为宫颈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及预后评估提供理论依据。材料和方法收集中晚期宫颈癌患者42例(其中A组为腺癌、12例,B组为鳞癌、30例,均经病理组织学确诊),行常规盆腔MRI及DWI扫描(取b值分别为0,400s/mm^2;0,1000s/mm^2);于矢状位及横断位ADC图划取ROI,测量宫颈癌病灶平均ADC值(ADC mean)。结果取b值0,400s/mm^2时测得宫颈癌病灶ADC mean值较取b值0,1000s/mm^2测得的明显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09,p〈0.001),且后者产生的ADC图对盆腔解剖及病灶的显示较前者清晰;取b值0,1000s/mm^2时,宫颈腺癌(A组)平均ADC值较宫颈鳞癌(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85,P=0.008)。结论高b值(0,1000s/mm^2)ADC图测定的ADC值能更精确地反映宫颈癌肿瘤内部水分子扩散受抑制的状况;ADC值对宫颈癌腺癌、鳞癌的病理组织学分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CT动态增强对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术后病理确诊为胆囊癌(60例)、确诊为胆囊良性肿瘤(40例),正常受检者(40例)的上腹部CT动态增强扫描资料。分别测量各组胆囊内胆汁的CT值,以及胆囊癌和良性肿瘤组病灶的平扫、动脉期、门脉期CT值,进行统计学分析,每个测量值均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结果胆囊癌组胆汁CT值(15.86±1.78HU)高于良性统计学分析肿瘤组(10.50±0.94 HU)和正常对照组(7.75±1.41H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囊癌组病灶平扫(36.13±1.52)、动脉期(52.38±3.01)、门脉期CT值(71.38±5.06)均高于胆囊良性肿瘤组(29.75±1.92、43.63±1.81、5 6.6 3±3.2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胆囊癌组中男女比例为1:2.2,良性肿瘤组中男女比例为1.4:1。结论胆囊内胆汁的CT值与肿瘤平扫、动脉期及门脉期CT值对原发性胆囊癌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5.
目的:探讨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在18 F-FDG PET/CT检查中标准化摄取值(SUV)的影响因素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分析136例NHL患者全身最大淋巴结的SUVmax与其年龄、B症状、恶性程度、骨髓浸润、临床分期、病灶大小、坏死情况、治疗前血清LDH(psLDH)及Ki-67阳性率的关系及部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采用Wilcoxon检验分析SUVmax与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SUVmax与病灶大小、Ki-67阳性率及psLDH的相关性。随访71例患者,根据R-IPI将71例患者分为预后非常好、预后好、预后差三组,采用方差分析分析SUVmax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经Wilcoxon检验发现SUVmax与恶性程度(P=0.0003)、骨髓浸润(P=0.003)、临床分期(P=0.021)、病灶大小(P=0.0001)、坏死情况(P=0.011)、psLDH(P=0.0002)、Ki-67阳性率(P=0.015)有关。经Spearman秩相关分析发现SUVmax与病灶大小、Ki -67阳性率及 psLDH 呈正相关,相关系数 r分别为0.737、0.615、0.691(P<0.05)。通过ROC曲线比较,结果提示SUVmax 、psLDH能够较准确地反映NHL的侵袭性,AZ值分别为0.878、0.740。经方差分析发现随访预后3组患者病灶的SUVmax有差异,分别为6.87±2.79、9.69±2.19、18.65±5.95,呈逐渐升高趋势,预后非常好与预后好组的SUVmax明显低于预后差组(P<0.05)。结论 SUVmax与多项临床病理指标有关系,且与病灶大小、Ki-67阳性率及psLDH呈正相关,其中病灶大小对SUVmax影响最明显。另外SUVmax较psLDH诊断侵袭性淋巴瘤的准确性略高。在R -IPI的不同随访预后组中病灶的SUVmax有差异,呈逐渐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76.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在肺部恶性肿瘤射频毁损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20例肺部恶性肿瘤患者(32个病灶)行16层螺旋CT引导下射频毁损治疗.治疗中,利用多层CT软件功能,对病灶处进行二维多层面和三维重组,观察治疗针在病灶所处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治疗后1月或半年后再行CT扫描复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中,治疗针在病灶所处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显示明确,特别是利用三维重组技术更能清晰观察针尖所处的位置,病灶毁损较为完全.治疗后即行CT扫描,32个病灶周边都有渗出;有25个病灶密度减低;7个病灶密度变化不大.有18个病灶内部呈单个或多个小气泡影.1月或半年后CT复查显示,有2个病灶完全消失,25个病灶有不同程度的缩小,2个无变化,3个增大.8例有肺部症状及体征者治疗后消失或减轻好转.结论:射频毁损治疗肺部恶性肿瘤有确切疗效,16层螺旋CT二维及三维重组图像能准确引导治疗针进入目的位置,特别是对靠近心脏主动脉等重要器官的病灶射频毁损治疗比普通CT定位更精确、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 探讨基于肺通气功能图像引导的肺癌调强放疗中射野角度优化对保护功能肺的剂量学优势。方法 选取拟行调强放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6例,分别行双相位(呼气末和吸气末)CT定位扫描,将图像传至肺通气功能分析软件系统,获取肺通气功能的三维分布,确定功能肺(FL)区域,并传至治疗计划系统与呼气末CT定位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分别设置剂量约束参数制定两类计划:常规的调强放疗(IMRT)计划和肺通气功能图像引导的调强放疗(f-IMRT)计划,每一类计划再分别设计5野均分角度和手动设野两种子计划。IMRT以降低全肺(TL)受量为目标,f-IMRT则以降低功能肺剂量为目标。对比分析IMRT和f-IMRT两类计划中5野均分角度和手动设野之间靶区和正常组织受照的剂量差异。结果 同一类调强放疗计划下,5野均分角度和手动设野之间的PTV剂量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手动设野的脊髓、食管和心脏的受量较5野均分角度均有程度不等的变化,但仅食管的平均剂量和心脏V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3、-2.37,P<0.05)。在IMRT中,5野均分角度中功能肺(FL)的低剂量区受照体积FLV5、FLV10、FLV20分别为(54.2±29.1)%、(42.5±22.1)%、(26.3±20.7)%,手动设野的分别为(30.2±18.5)%、(24.1±12.0)%、(17.8±8.9)%(t=4.87、 4.74、 2.33,P<0.05)。在f-IMRT中,5野均分角度中功能肺(FL)的FLV5、FLV10、FLV20分别为(52.4±20.7)%、(37.1±12.2)%、(21.1±5.8)%,手动设野的分别为(29.2±18.3)%、(23.0±14.8)%、(16.7±9.7)%(t=5.30、4.84、2.23,P<0.05)。全肺(TL)低剂量区剂量学参数也不同程度下降(t=7.96 ~ 6.07,P<0.05)。结论 在肺癌的调强放疗中,结合肺通气功能图像优化放疗计划,并进一步优化射野方向,能有效地降低功能肺的受照剂量,可降低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9.
从我院2012年6月~2014年3月接收并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选取1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75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均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介入治疗,对照组使用表柔比星+碘油,观察组使用洛铂+碘油,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安全性;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9.33%,对照组为74.67%,观察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FP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3%,对照组为2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行TACE介入治疗时加入洛铂,治疗效果显著优于表柔比星化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0.
李伟  段光峰  汤日杰 《广东医学》2012,33(6):773-775
目的探讨鼻咽癌CT强化程度与T分期、病理及EB病毒之间的关系。方法 150例鼻咽癌初诊病例在治疗前均行鼻咽CT增强扫描、鼻咽活检及EB病毒VCA/IgA测量。根据CT增强扫描数据计算鼻咽癌实性区的CT强化程度。以临床出院诊断作为T分期的标准。分析鼻咽癌肿瘤灶实性区的CT强化程度与T分期、病理、VCA/Ig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50例鼻咽癌病灶实性区CT强化程度范围为1.04~2.64,平均1.714±0.372。T1期27例、T2期45例、T3期33例、T4期45例,其CT强化程度分别为1.376±0.280、1.613±0.321、1.813±0.337、1.944±0.305。除了T3、T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分期之间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鳞癌104例、腺癌7例、未分化癌39例,其CT强化程度分别为1.731±0.395、1.642±0.361、1.681±0.301。3种病理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EB病毒VCA/IgA测定范围为1.5~269.3 u/mL,中位数40.3 u/mL。CT强度与EB病毒间无相关性(rs=-0.033,P=0.690)。鳞癌、腺癌、未分化癌的VCA/IgA中位数分别为30.7、23.6、45.7 u/mL。不同病理类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鼻咽癌肿瘤实性区的CT强化程度有随着T分期的增加而逐渐升高的趋势。而CT强化程度与病理类型、EB病毒之间均没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