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口腔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5种牙体修复材料对L929细胞凋亡及相关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新型硅藻土可切削陶瓷及临床常用口腔修复材料对L929细胞致凋亡作用。方法提取新型硅藻土可切削陶瓷及其他4种口腔材料的浸提液作用于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进程及诱导细胞凋亡作用;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对细胞死亡类型进行检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Bcl-2和Bax基因的表达。结果各实验组对细胞周期均无特殊影响,新型陶瓷组凋亡率与阴性组接近(P>0.05)。树脂组凋亡率最高,细胞坏死水平也显著提高,与新型陶瓷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型陶瓷组Bcl-2和Bax mRNA表达水平与阴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硅藻土可切削陶瓷无明显细胞毒性,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调查分析某三级医院医疗投诉案例中其医疗投诉事件的起因及诉求,为改善医疗服务水平和减少医疗投诉的发生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该医院2020年—2022年间受理的315件医疗投诉案例进行整理及分析。结果医疗投诉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投诉的主要来源是12345便民热线和医务科投诉办的受理;服务态度、医疗质量、医患沟通、医疗流程是医疗投诉的主要内容;投诉对象中,投诉科室以临床科室居多,被投诉人员以医师为主。结论 以投诉管理为抓手,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规范诊疗行为,增强医院综合服务能力,进而提升医疗质量,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热性惊厥患儿血清微小RNA-148a-3p (miR-148a-3p)、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癫痫发作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22-03南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2例热性惊厥患儿,根据热性惊厥患儿预后结局是否发生癫痫,分为热性惊厥癫痫组36例和热性惊厥非癫痫组86例,同期选择55例未发生惊厥的呼吸道感染仅发热的患儿为对照组,比较3组患儿的血清miR-148a-3p、HMGB1、25(OH)D水平。收集3组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ROC曲线分析miR-148a-3p、HMGB1、25(OH)D对热性惊厥患儿癫痫发作的预测价值。结果热性惊厥癫痫组的血清miR-148a-3p表达量、HMGB1水平高于热性惊厥非癫痫组、对照组[(2.26±0.57)vs(1.71±0.43)vs(1.50±0.38);(7.45±1.87)μg/L vs(6.70±1.58)μg/L vs(5.33±1.29)μg/L;均P<0.05],血清25(OH)D水平低于热性惊厥非癫痫组、对照组[(26....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口服携带HIV tip30与人IFN-γ基因减毒沙门菌(SL7207)基因治疗舌癌荷瘤裸鼠的疗效.方法:4周龄BALB/c雄性裸鼠25只,随机分为PBS对照组、单纯SL7207组、携带人IFN-γ基因SL7207-pCI-IFN治疗组、携带HIV tip30基因SL7207-pCI-tip30治疗组和同时携带HIV tip30与人IFN-γ基因SL7207-pCI-tip30/IFN联合治疗组5组.裸鼠下颌下区皮下接种人舌癌Tca8113细胞10 d后,口服相应治疗菌,每周1次,共3次.测定瘤体积及瘤重变化,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肿瘤组织中IFN-γ、Tip30的表达,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采用SPSS1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肿瘤生长曲线、动物累积生存率及肿瘤抑瘤率指标均显示,PBS对照组肿瘤呈进行性生长;单纯SL7207组显示一定抑瘤效果(P<0.05);携带人IFN-γ基因SL7207-pCI-IFN治疗组和携带HIV tip30基因SL7207-pCI-tip30治疗组均具有较好疗效(P<0.05),但2组之间无显著差异;Tip30和IFN联合SL7207-pCI-tip30/IFN治疗组疗效最好(P<0.01).表明Tip30和IFN联合具有协同抗肿瘤作用.免疫组化检测发现,口服携带不同目的基因重组菌的肿瘤组织内相应蛋白高表达.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发现,转tip30基因的肿瘤细胞基因组DNA表现出凋亡DNA“阶梯状”条带.结论:口服重组减毒沙门菌具有体内瘤体转基因的能力,而且可使同时携带的HIV tip30与人IFN-γ 2个目的基因同时达到瘤体细胞内表达,发挥协同抗瘤作用,为舌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的牙科可切削硅藻土陶瓷材料,探讨其结构和性能的关系。方法:选取硅藻土为原料,通过添加纳米增韧剂制备陶瓷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陶瓷的晶相成分,扫描电镜观察陶瓷的显微结构,并测量材料的机械性能和切削性能。结果:硅藻土全瓷材料表面光滑,呈现乳白色;电镜下观察材料内部呈现致密多晶结构,晶界清晰,气孔较少;其三点弯曲强度(177.23±7.02)MPa,显微硬度(9.73±0.64)GPa,断裂韧性(3.93±0.58)MPa.m1/2。初烧结的陶瓷材料中烧结温度为700℃的切削性能较好。结论:该材料符合牙科可切削陶瓷材料的基本要求,但强度仍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探讨不同照射剂量对BRCA基因突变及BRCA基因非突变的乳腺癌细胞DNA损伤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BRCA基因突变的乳腺癌细胞株MDA-MB-436及BRCA基因非突变的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分别按0 Gy、2 Gy、4 Gy、6 Gy、8 Gy、10 Gy照射剂量进行X射线照射。以流式细胞术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在各照射剂量中,取γH2AX免疫荧光焦点最明显的时间点(30 min)检测细胞DNA双链损伤情况。结果 乳腺癌细胞DNA损伤及细胞凋亡率均随照射剂量增加而加重,8 Gy照射剂量时两个细胞株的DNA损伤及细胞凋亡率均达到最高,MDA-MB-436细胞分别为(47±1.802)个和(21.245±1.325)%,MDA-MB-231细胞分别为(45±1.779)个和(19.220±1.220)%。不同照射剂量下,MDA-MB-436细胞较MDA-MB-231细胞的DNA损伤严重及细胞凋亡率增加,两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个细胞株8 Gy照射剂量的细胞焦点增长数及细胞凋亡增长率与10 Gy照射剂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随着X射线照射剂量由0 Gy至10 Gy不断增强,乳腺癌细胞损伤不断增加,BRCA基因突变的乳腺癌细胞DNA损伤及细胞凋亡率均较BRCA基因非突变的乳腺癌细胞明显增加,具有更高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牙科陶瓷的细胞毒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检测一种新型硅藻土可切削陶瓷的细胞毒性,初步评价其生物相容性。方法 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在新型硅藻土可切削陶瓷浸提液中培养1、3、5d,并与其他4种牙科常用修复材料作比较,MTT法观察细胞形态变化,测量吸光度(A值),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RGR),判断细胞毒性的级别。结果 阴性组,新型硅藻土可切削陶瓷组,铸瓷组,钴铬合金烤瓷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阴性组与树脂,镍铬合金烤瓷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所有材料细胞毒性级别都在1级。结论 新型硅藻土可切削陶瓷无明显的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烧结温度对纳米增韧硅藻土基陶瓷材料机械性能及显微结构的影响。方法将干压成型的硅藻土基陶瓷坯体在600~950℃之间进行烧结,通过测试烧结后陶瓷的三点抗弯强度、显微硬度及断裂韧性,计算烧成体的可切削指数;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陶瓷的晶相结构,扫描电镜下观察陶瓷的显微结构。结果在600~950℃温度范围内,陶瓷的三点抗弯强度、显微硬度和断裂韧性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有所增强,当温度为750℃时可加工指数最高,显著优于其他温度段。结论通过对烧结温度的控制可以调节硅藻土基陶瓷的机械性能和可切削性能,从而满足牙科CAD/CAM加工所需全瓷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应用减毒沙门菌感染性转基因骨桥蛋白siRNA(OPNsiRNA)抑制Tca 8113细胞生长和转移的可行性和作用。方法:人工合成OPNsiRNA,同时,合成无义ControlsiRNA作为对照,进行以下平行试验;合成siRNA,分别构建表达载体pIRES2-EGFP,转染减毒沙门菌SL7207,获得的重组菌SL-OPNsiRNA和SL-ControlsiRNA分别体外感染Tca 8113细胞,观察细胞感染率及对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力的影响,同时以Western印迹检测转基因OPNsiRNA对细胞内源性OPN、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因子(uPA)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组间t检验。结果:重组减毒沙门菌感染Tca 8113的效率可达80.0%以上,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OPNsiRNA可显著抑制Tca 8113细胞的生长和诱导凋亡;感染后24h,细胞OPNsiRNA和Control-siRNA的迁移指数分别为0.56±0.10和0.82±0.05,侵袭力指数分别为0.53±0.13和0.83±0.06,2组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n=12,P<0.01);同时,OPNsiRNA感染可显著降低细胞内OPN、MMP-2和uPA蛋白的表达量。结论:携带OPN-siRNA的减毒沙门菌可有效通过细菌感染方式,转入舌癌细胞,发挥抗肿瘤生长和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