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2005年3月-2008年3月收治的318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18例患者发生医院感染6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9.18%,医院感染高发部位是呼吸道,其次为泌尿道、消化道、口腔、其它。高龄、住院时间长、意识障碍、侵入性操作、雾化及吸氧、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合并慢性疾病等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急性脑卒中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应予重视。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减少危险因素,对预防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在Ⅱ类错(牙合)中度拥挤病例中,采取不拔牙矫治的应用效果.方法多曲方丝弓矫治组29例与方丝弓矫治组20例对照.结果多曲方丝弓组在开辟间隙,调整咬合关系以及矫治时间上都优于方丝弓矫治组.结论在Ⅱ类错牙非拔牙矫治中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相似文献   
33.
打开咬合 ,一直是固定矫治技术中难度系数较大的一项操作 ,特别是对于一部分重度深覆病例 ,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作者应用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 (Multiloopedgewisearch wire,MEAW)探讨打开咬合的方法 ,对 35例前牙Ⅲ°深覆患者进行疗效观察 ,现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  相似文献   
34.
致作者     
目的探讨脑梗死偏瘫的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方法将94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价的标准进行评分。结果康复组NDS及ADL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进行康复治疗能明显促进脑梗死患者的患肢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5.
武霞  李仲影  袁东辉  于辉 《武警医学》2004,15(6):442-443
打开咬合,一直是固定矫治技术中难度系数较大的一项操作,特别是对于一部分重度深覆(牙合)病例,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作者应用多曲方丝弓矫治技术(Multiloop edgewise arch-wire,MEAW)探讨打开咬合的方法,对35例前牙Ⅲ°深覆(牙合)患者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而实验组加用醒脑静注射液。结果: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6.00%VS76.00%)。结论: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急性期患者可促进其意识恢复,改善其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7.
武霞 《天津护理》2014,22(5):445-445
<正>梨状肌综合征是引起急慢性坐骨神经痛的常见疾病,当梨状肌受到损伤,发生充血、水肿、痉挛、粘连和挛缩时,肌间隙或肌上、下孔变狭窄,挤压其间突出的神经和血管,而出现以臀部为主,并向下肢放射的疼痛。严重时不能行走或行走一段距离后疼痛剧烈,需休息片刻才能继续行走。我科采用穴位注射配合中药热敷的方法治疗60例梨状肌综合征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60例患者,男25例,女35例,年龄28~68岁。梨状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正畸拔除上颌单侧中切牙矫治模式的可行性及临床治疗的要点.方法 从40例切牙外伤正畸病例中,选出患者19例.其中安氏Ⅰ类错(牙合)1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7例,安氏Ⅲ类错(牙合)2例;男16例,女3例,平均年龄14.5岁,均存在牙量与骨量不调需拔牙矫治病例.所有患者采取拔除外伤中切牙及其它三个象限第一前磨牙模式进行矫治.矫治后对临床资料做回顾性的研究,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 19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矫治后拔牙间隙关闭,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中线基本正中,侧貌得到改善.采用治疗前后配对t检验方法,发现牙性指标4项:U1-NA(27.5°至23.3°)、L1-NB(36.4°至32.5°)、L1-MP(97.2°至93.5°)角度减少,表示上下中切牙的倾斜度减小,U1-L1(11.83°至124.4°)角度增加,表示上下中切牙的凸度减少;软组织指标2项:上唇凸点-E线距(Ls-E)从3.5mm减小到1.2mm、下唇凸点-E线距(Li-E)从4.1mm减少到1.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遵循个体化原则,用Bolton指数指导设计和有效支抗控制,非常规拔牙模式矫治,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9.
40.
正畸治疗上中切牙埋伏倒置一例报告武霞,王俊祥,赵然上颌尖牙埋伏较多见,中切牙埋伏较少见,倒置更少见。我们采用固定矫治器治疗1例上中切牙倒置,经半年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患者,男,7岁,混牙列,中性,完全萌出,滞留,无牙外伤史,曲面断层示: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