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探讨纵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nflammatorymyofibroblastictumor,IMT)的临床、病理、组织化学特性和诊断方法及预后。方法:总结1例纵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文献,分析和归纳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患者女性,21岁,在我院全麻下行纵隔肿物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左中后纵隔"考虑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术后2年,患者再次因"出现左侧胸背部疼痛1月"入院,在全麻下行左后纵隔占位切除术,术后病理示:恶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术后疼痛短暂缓解,3个月后因局部疼痛,行胸部CT提示再次复发,肿瘤生长速度较前明显加快,遂给予放射治疗,纵隔肿块直线加速器适形照射DT54Gy/28fx/46d,治疗期间及治疗后3个月,复查胸部CT,提示病灶稳定,患者带瘤生存。结论:纵隔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依据病理学检查,应与血管源性肿瘤、神经源性肿瘤等鉴别,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对于手术控制不好的少数病例,可以考虑放射治疗。  相似文献   
32.
目的:从基因水平上研究用6MVX射线照射治疗后,海马神经细胞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用分割剂量为2Gy/次,50Gy/25次6MVX射线对SD成年大鼠进行全脑照射后,以穿梭箱法分别测试其学习和记忆能力。活杀大鼠,取出海马,分别提取假照射组和照射组大鼠海马mRNA,经逆转录为cDNA后用Cy3、Cy5两种物质荧光标记,获得两组动物来源的cDNA探针,与2张基因表达谱芯片进行杂交,结果由扫描仪扫描并用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x射线导致SD成年大鼠学习和记忆功能显著降低。②与假照射组相比,有43条基因发生明显变化,其中28条基因表达水平明显升高,15条明显下降,其他基因无显著变化。③在表达异常的基因中,有17条是已有报道的功能基因,其余则为新筛选出的基因种类。结论:电离辐射对学习和记忆功能的影响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众多的信号转导分子,并与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33.
背景与目的:脑胶质瘤术后靶区的准确勾画一直是调强适形放射治疗的难题,MRI和CT图像融合技术能够提高靶区勾画的准确性,但这种技术能否提高放疗医师勾画靶区的稳定性,目前尚不明确.本研究采用不同的MRI图像资源与定位CT图像融合,对胶质瘤术后行放射治疗的患者靶区勾画的准确性和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将9例脑胶质瘤患者的术前和术后MRI T1WI增强相与CT定位图像采用标点法进行图像融合,在5次不同的时间分别在两种融合图像及CT定位图像上勾画临床靶区,评价标点法图像融合精度,并比较三组不同资源图像勾画CTV的体积大小及稳定性.结果:三维空间的融合精度均小于1.5 mm, 一致性指数在术前MRI与CT融合组(pre-matched组)、术后MRI融合组(post-matched组),CT组(conv组)分别为 (68±9)%、(61±7)%、(41±12)%.3公共部分体积百分比分别为(82±7)%、(78±5)%、(65±8)%.结论:采用术前MRI与CT图像融合的方法在勾画放疗CTV的体积最大,稳定性最佳(P<0.05);而根据术前MRI在术后定位CT图像上勾画CTV的传统画法稳定性最差(P<0.05).采用术后MRI与CT融合方法勾画CTV的体积与传统勾画方法相似,其稳定性与术前MRI同CT融合的方法相同.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一氧化氮合酶2(NOS2)蛋白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124例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HIF-1α、NOS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HIF-1α阳性表达为91.1%(113/124),NOS2阳性表达为62.9%(78/124),在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HIF-1α、NOS2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3116,P<0.01)。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HIF-1α、NOS2蛋白高表达,且两者相关性显著。  相似文献   
35.
目的放疗在乳腺癌综合治疗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和器官。文中探讨乳腺癌放疗采用正向IMRT计划的方法和规律。方法总结152例乳腺癌患者行IMRT的计划设计方案,均采用基于轮廓优化技术,根据靶体积和危及器官预设不同射束的主野形状,手工补野,正向优化设计完成IMRT计划。结果剂量分布及剂量体积直方图满足临床要求,计划大体肿瘤体积(planning gross tumor vol-ume,PGTV)(38/45)的D95≥60 Gy,大体肿瘤体积(gross tumor volume,GTV)(45/45)的V95≥60 Gy,临床靶体积(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125/152)的V95≥50 Gy,患侧肺(100/152)的D20≤20 Gy,健侧乳腺平均剂量5.2 Gy;子野数18~45,平均值32,中位数26;总跳数380.5~750.2,平均值480.8,中位数455.4;2007年12月之前的64例患者单次治疗时间没有统计,之后的88例患者,单次治疗时间12.9~28.3 min,平均值17.2 min,中位数16.5 min。结论 IMRT技术给乳腺癌的放疗带来了全新的解决方案和理念,基于轮廓正向优化技术运用得当,可得到与逆向优化相当的剂量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