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目的 观察超声微血管成像(MV-Flow)联合孕妇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诊断胎儿生长受限(FGR)的价值。方法 前瞻性纳入87例胎儿生长受限[FGR组,包括43例孕周<28周(<28周亚组)及44例孕周≥28周(≥28周亚组)]孕妇及112名正常孕妇[对照组,55名孕周<28周(对照组1)、57名孕周≥28周(对照组1)],以MV-Flow技术测量胎盘微血管指数(MVI),于同期检测孕妇血清VEGF表达水平,于分娩后即刻检测胎盘母体面VEGF表达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胎盘MVI、母体血清VEGF及二者联合诊断FGR的价值。结果 FGR组2亚组胎盘MVI、孕妇血清VEGF表达水平及胎盘组织VEGF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胎盘MVI、母体血清VEGF及二者联合诊断<28周FG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81、0.870和0.997,诊断≥28周FGR的AUC分别为0.991、0.867和0.993。以单一孕妇血清VEGF诊断2亚组FGR的AUC均低于胎盘MVI及其联合孕妇血清VEGF(P均<0.05...  相似文献   
82.
目的评价胎儿心脏五切面在法洛四联症产前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所有受检胎儿均行上腹部胃泡横切面、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右室流出道及三血管五个切面扫查;对31例法洛四联症胎儿期超声心动图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胎儿期法洛四联症的主要声像图特征是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肺动脉狭窄;胎儿心脏五切面有助于法洛四联症的产前筛查。结论胎儿心脏五切面在法洛四联症的产前筛查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3.
目的:分析产前超声提示胎儿透明隔腔(CSP)内存在线样高回声病例的妊娠结局,并进一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2月于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CSP内存在线样高回声的34例病例,将其分为孤立性CSP内存在线样高回声(A组,15例)以及合并其他异常(B组,19例)两组,并...  相似文献   
84.
目的 利用组织多普勒成像(tissue Doppler imaging,TDI)测量母体糖尿病时胎儿心脏的纵向功能.方法 应用TDI测量14例母体糖尿病胎儿(fetuses of diabetic mothers,FDM)和30例正常妊娠胎儿左室游离壁、室间隔、右室游离壁与房室环交界处收缩期Sm波、舒张早期Em波和舒张晚期Am波,计算Em/Am比值;M-超测量房室瓣环位移(D).分别测量右室游离壁、左室游离壁及室间隔厚度.记录左心室射血分数(EF).结果 (1)FDM组左室游离壁Sm增高,左室游离壁、右室游离壁及室间隔Am增高,左室游离壁及室间隔Em/Am比值降低;(2)FDM组左室及室间隔心肌运动幅度增加;(3)FDM组室间隔增厚;(4)FDM组Sm、Em、Am、Em/Am、D及心肌厚度与血糖水平无相关关系.结论 母体糖尿病时,即使血糖控制较理想,胎儿心脏纵轴功能也会发生改变.TDI是评价胎儿心脏纵轴功能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彩超诊断在高龄产妇合并梅毒患者胎儿宫内感染的诊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5年5月至2016年7月期间,确诊并接受治疗的50例发生宫内感染高龄合并梅毒产妇作为治疗组,选取同期在本院分娩的正常产妇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产前的彩超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根据两组的差异性总结可以作为早期胎儿宫内感染的判断指标;以分娩过程中所知宫内是否感染作为金标准,以ROC曲线分析产前超声对于梅毒高龄产妇是否合并宫内感染的诊断价值,并计算诊断效能指标:符合率、特异度、灵敏度、误诊率、漏诊率;分析产前超声诊断与金标准间的一致性。结果:通过对两组的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对比总结发现,两组产妇在以下指标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胎囊不规则、胎心异常、胎动异常、胎盘水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两组产妇在医学探究各时间段所做的梅毒检测结果进行对比,治疗组感染比例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产前彩超诊断可以为医生提供更加直观详细的临床数据,便于对高龄产妇进行全面的诊断与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方案,提高分娩的安全系数,降低新生儿患有梅毒的几率。  相似文献   
86.
目的观察胎儿不同类型左无名静脉异常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7胎左无名静脉异常胎儿的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特征及预后。结果①67胎中,47胎左无名静脉走行异常,12胎主动脉弓上方左无名静脉缺如,8胎左无名静脉内径异常或异常血流。②47胎左无名静脉走行异常中,左无名静脉主动脉弓下走行40胎、食管后(或气管后)走行5胎,双左无名静脉1胎,左无名静脉胸腺内走行1胎。③40胎主动脉弓下左无名静脉中,孤立型18胎,22胎合并心脏畸形,包括右位主动脉弓伴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右位主动脉弓伴镜像分支、室间隔缺损、双主动脉弓及法洛四联症等。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可清晰显示胎儿左无名静脉位置、走行及血流信号等;了解胎儿左无名静脉异常类型及合并畸形特点有助于提高产前正确诊断率,并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胎儿脐静脉-门静脉系统的正常超声图像以及异常分流的超声诊断特征。 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行产前超声筛查和诊断的正常胎儿85例,观察脐静脉-门静脉系统的超声图像特征。另收集产前超声诊断为脐静脉-门静脉系统异常分流的26例胎儿的资料,对其产前超声图像及合并异常进行分析。 结果正常胎儿脐静脉-门静脉系统中门静脉主干与门静脉窦连接方式分为3种:“T”形连接60例;“X”形连接11例;“H”形连接14例。脐静脉-门静脉系统异常分流的26例胎儿中,脐静脉-体静脉分流6例,其中脐静脉回流入右心房4例,回流入下腔静脉1例,肝静脉异常分流1例,6例均合并静脉导管缺失,3例合并畸形,3例合并心脏增大;静脉导管-体静脉分流4例,其中静脉导管下腔静脉入口位置下移2例,经冠状静脉窦回流入右心房1例,直接回流至肝静脉1例,2例合并心内、心外多发畸形;肝内门静脉-体静脉分流16例,Ⅰ型1例、Ⅱ型6例、Ⅲ型3例、Ⅳ型6例。其中4例合并胎儿生长受限,2例合并心脏畸形,2例合并单脐动脉。 结论正确识别正常脐静脉-门静脉系统超声图像有助于发现和诊断异常分流;各类型异常分流有不同的超声图像特征;评估肝内门静脉系统发育、心功能及各系统发育可为临床咨询和处理提供信息和依据。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合并先天性心脏病情况及分层治疗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155例肛门直肠畸形患儿的临床资料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对照手术结果将患儿分为肛门直肠畸形中高位组和低位组。根据心脏结构畸形程度分为微小先天性心脏病和严重先天性心脏病。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严重程度与wingspread分型、合并心外畸形的相关性。结果: 155例肛门直肠畸形患儿中,47例(30.3%)患儿存在不同类型的心脏结构畸形,其中18例(11.6%)为微小先天性心脏病,29例(18.7%)为严重先天性心脏病。60例(38.7%)合并心外畸形,其中38例(24.5%)合并1种心外畸形,15例(9.7%)合并两种及以上心外畸形,6例唐氏综合征,1例VATER联合征。wingspread分型及合并心外畸形是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独立影响因素,肛门直肠畸形中高位组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是低位组的4.709倍(OR=4.709,95%CI:1.651~13.432,P < 0.01),心外畸形每增加一个等级(无、1种、2种及以上)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概率是原来的3.850倍(OR=3.850,95%CI:2.065~7.175,P < 0.01)。治疗上,无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合并微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可遵循原计划进行肛门直肠畸形的治疗与管理,但合并微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术后需要心脏随访和观察,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须依据急症优先救治的原则,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与无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合并微小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比较,合并严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围手术期感染增加(P < 0.05)、住院时间延长(P < 0.01)、治愈率降低(P < 0.05)、病死率增加(P < 0.05)。结论: 患有中高位肛门直肠畸形的疑难重症患儿、不合并瘘管及瘘管不畅的急重症患儿或合并多系统异常的患儿,严重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率较高。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助于为肛门直肠畸形患儿制订最优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超声产前诊断胎儿胆总管囊肿的价值以及对胆总管囊肿患儿随访情况。方法 29例经产前系统超声检查确诊为胆总管囊肿的胎儿,对各器官系统的结构进行详细的筛查,记录胎儿的胆总管囊肿的情况及其是否伴随畸形情况,分析及观察产后胆总管囊肿患儿情况。结果接受产前超声系统筛查的胎儿共计10026例,产前超声诊断29例,产后证实胆总管囊肿26例,总检出率为0.26%,误诊2例,失访1例,2例合并其他畸形引产,引产后均病理证实。经观察其中8例出生后(〈1岁)反复出现黄疸,均行一次性囊肿切除术、肝管空肠Roux-en-Y,术中8例患儿均发现是Ⅰ型,术后1年内未见明显并发症发生,16例超声定期检查,择期手术,1例失访。本研究26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2例并发其他畸形,余均单独存在。结论超声产前诊断胎儿胆总管囊肿的检出率高,对指导临床早期治疗,减少并发症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BTX-A)注射对9~36月龄脑瘫患儿下肢腓肠肌痉挛的长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择9~36月龄腓肠肌痉挛脑瘫患儿80例,随机分为BTX-A注射组和常规治疗组,每组40例。BTX-A注射组在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引导下行BTX-A注射,注射后给予4疗程常规康复训练;常规治疗组仅给予4疗程相同常规康复训练。治疗前及治疗后1、2、3、6个月采用改良Tardieu量表(MTS)评定腓肠肌痉挛程度,采用表面肌电图(s EMG)被动状态数值评估肌张力,采用粗大运动功能测试(GMFM)评价粗大运动功能。结果在降低MTS评分和s EMG被动状态数值方面,BTX-A注射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在增大MTS踝关节角度R1、R2和提高大运动GMFM评分方面,BTX-A注射组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未见严重的BTX-A注射相关不良反应。结论 BTX-A注射治疗9~36月龄脑瘫患儿腓肠肌痉挛是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