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9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本文报道腹部CT检查前服用理气中药煎剂,与654-2注射液肌注作对照观察,结果表明中药组优级片达86%,优于对照组(71%),两组优良片率有显著差异(X~2=4.38,P<0.05)。  相似文献   
12.
口服结肠注气检查(The Peroral Pneumo-colon Exanation)是指常规钡餐、钡剂到达结肠肝曲时再经直肠注气而获得右半结肠、回盲部、末端回肠双重对比的检查方法。我们无选择性地对30例全消化道检查患者应用此种检查方法,通过和常规法的比较,以评价该法在诊断右半结肠及回盲部疾病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林上奇  保春华  叶云  任宏宇   《放射学实践》2009,24(4):460-460
病例资料 患者,女,26岁,阴道出血26天,临床以葡萄胎收治入院。体检:阴道见少量红的血迹,宫颈轻糜,宫口闭;子宫前位,妊娠2个月大小,质中,活动可,形态不规则,无压痛,附件无未见异常。月经史:15,7/30,量中,无痛经,白带正常。婚育史:24岁结婚,孩子周岁。X线胸片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磁共振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技术和钆喷酸葡甲胺盐(GDPA)增强MRI对结核性脑膜炎的临床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对90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均行常规TSE序列T1WI/T2WI、FLAIR序列及MRI增强检查,对比3种成像方法对结核性脑膜炎的显示能力.结果 90例患者检查结果显示,MRI增强发现脑膜病变83例,FLAIR序列发现脑膜异常72例,TSE序列T2WI发现脑膜异常61例,3种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3种检查方法对结核性脑膜炎显示率的两两比较发现,单纯结核性脑膜炎的MRI增强检查、FLAIR序列、T1WI/T2WI显示率分别为45.6%、37.8%、33.3%,合并脑内结核瘤分别为33.3%、28.9%、22.2%,伴有并发症分别为13.3%、13.3%、10.0%,在单纯结核性脑膜炎及合并脑内结核瘤中,经x2检验3种检查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种检查方法对伴有并发症的患者的显示率,经X2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增强MRI对结核性脑膜炎具有特征性表现,结合FLAIR序列可以显著提高结核性脑膜炎的显示率,并为临床诊断结核性脑膜炎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描述结节性硬化症伴发的肝、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表现,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的结节性硬化症的CT表现。结果颅脑CT显示侧脑室室管膜下钙化结节和/或非钙化结节6例;腹部CT显示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其中2例同时伴发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胸部CT显示淋巴管肌瘤病1例。结论结节性硬化症的肝、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具有典型的影像学特征,并且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与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具有相关性,影像学检查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17.
例1,男,72岁。因头痛,头晕伴胸闷,气促1h来院急诊,临床以血管性头痛,短暂性脑缺血收治入院,体检:神清,神经系统未发现阳性体征,左上颈部颌下可触及约2.5cm×3.0cm大小的肿块,质中,移动尚可,有轻微压痛,心肺听诊无异常,头颅CT及胸部摄片正常,实验室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18.
颈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二例林上奇鲁西吴宝珊颈部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罕见,笔者搜集2例报告如下。例1男,48岁。发现右耳后肿块4年,近半年来明显增大,拟诊腮腺肿瘤收治入院。体检:右耳垂与乳突间触及5cm×4cm大小肿块,质中,边缘分叶状,表面皮肤无红肿热...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5例颈部结节病临床及CT误诊原因。方法本组误诊病例均行颈部平扫加增强检查,经手术穿刺,回顾性读片分析。结果平扫肿块CT值29-45 Hu 4例,52 Hu 1例,肿块中心有裂隙状低密度坏死区2例。增强后5例肿块及周围小结节均明显强化,其中肿块中心见小血管影3例。结论本病有一定CT特征,对本病CT表现认识不足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本病需与颈部淋巴结结核及颈部转移性淋巴瘤鉴别。  相似文献   
20.
CT导向腹腔神经丛乙醇阻滞治疗上腹部癌痛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CT导向腹腔神经丛乙醇阻滞治疗上腹部癌痛林上奇鲁西吴宝珊自1992年以来,我院对上腹部癌性疼痛采用CT作者单位:310004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导向经皮穿刺注射乙醇;进行腹腔神经丛破坏性阻滞(NCPB),使腹部中晚期癌症患者获得较为理想止痛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