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01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84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73篇
口腔科学   35篇
临床医学   367篇
内科学   171篇
皮肤病学   198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91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53篇
综合类   729篇
预防医学   259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280篇
  3篇
中国医学   199篇
肿瘤学   89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2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69篇
  2014年   102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218篇
  2010年   192篇
  2009年   200篇
  2008年   172篇
  2007年   148篇
  2006年   102篇
  2005年   139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90篇
  2002年   79篇
  2001年   81篇
  2000年   73篇
  1999年   55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21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目的 评价抗凋亡基因bcl XL 对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的抗凋亡作用。方法 首先建立谷氨酸损伤的SD大鼠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凋亡模型。将体外培养的光感受器细胞分为A组 (正常对照组 )、B组 (谷氨酸组 )及C组 (rAd gfp bcl XL 转染 +谷氨酸组 ) ;其中C组在加入谷氨酸前 4 8h用滴度为 6 5×l0 12 pfu/mL的重组腺病毒rAd gfp bcl XL 转染光感受器细胞 ;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光感受器细胞中的绿色荧光蛋白表达情况 ;用免疫组化法分析rAd gfp bcl XL 转染细胞和未转染细胞Bcl XL蛋白水平 ;DNA琼脂糖凝胶电泳以评判 3个组神经元凋亡发生与否及凋亡程度 ;采用Hoechst332 5 8染色做正常核和凋亡核的形态学检测。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结果表明转染细胞与未转染细胞的Bcl XL 蛋白表达水平有差异 ,DNA电泳分析发现B组呈典型的DNA“梯度”条带 ,而A组和C组几乎无DNA“梯度”条带 ,核形态学检测结果亦证实转染组较未转染组的核有明显差异。结论重组腺病毒介导转染的bcl XL 对体外培养的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有抗凋亡作用 ,提高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bcl XL 的表达水平可能为视网膜变性疾病提供潜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2.
彩超引导下穿刺行无水乙醇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肾功能衰竭(CRF)长期血液透析(HD)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SHPT),引起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升高,甚至可高达1000ng/L以上,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临床症状,如颈强硬、皮肤瘙痒症、骨折、关节疼痛等,以往通常采用外科手术治疗,但并发症较多。我院率先在国内开展彩超引导下用细针穿刺注射无水乙醇治疗SHPT,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993.
巴曲亭——蛇毒凝血酶在阴道分娩中的止血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巴曲亭——注射用蛇毒血凝酶在阴道分娩中止血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05年2~5月在本科正常阴道分娩的产妇8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产妇分别于胎头拨露阴道口2~3cm时静脉滴注巴曲亭1个单位及在会阴侧切后伤口局部湿敷稀释的1个单位巴曲亭,胎儿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催产素10IU,同时静脉滴注催产素20IU,对照组只给催产素,观察两组产妇会阴侧切伤口、产后2h和24h的出血量以及给药前、给药后1d肌体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实验组产妇会阴侧切伤口及产后2h、24h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P〈0.01)。同时手术前后PT、APIT、TT、FIB无明显变化(P〉0.05),同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显著性(P〉0.05),实验组病人应用巴曲亭后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巴曲亭——注射用蛇毒血凝酶能减少阴道分娩中的出血,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探讨术前前列腺尖部深度(prostate apex depth,PAD)与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后早期(3个月)控尿功能恢复的相关性。方法: 本组184例患者均经前列腺穿刺活检诊断为前列腺腺癌并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泌尿外科行LRP手术,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均完善MRI检查,将PAD定义为MRI矢状位前列腺尖部至耻骨上缘水平线的垂直距离,将前列腺尖部深度比(PAD ratio,PADR)定义为PAD/耻骨上缘与下缘水平线间的垂直距离(耻骨高度)。所有患者均行腹膜外LRP,自术后第一个月起每月对患者的控尿功能恢复情况进行随访,以全天不需要使用尿垫为控尿功能恢复标准。应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术后早期控尿功能恢复的危险因素,Log-rank检验比较各组间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曲线的统计学意义。结果: 184例患者平均年龄(69.0±7.7)岁,平均体重指数(25.07±3.29) kg/m2,平均穿刺前前列腺特异性抗原(16.80±21.99) μg/L,穿刺Gleason评分6分、7分和≥8分者分别为14例(7.6%)、81例(44.0%)和89例(48.4%),临床分期T1/T2期157例(85.3%)、T3期27例(14.7%)。术前MRI测量平均前列腺体积(prostatic volume,PV)为(39.35±25.25) mL,平均膜性尿道长度(membranous urethral length,MUL)为(14.0±3.7) mm;PAD为15~40 mm,平均(24.52±4.97)mm;PADR为0.42~1.00,平均0.70±0.14。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3个月和12个月完全控尿率分别为62.0%(114/184)和96.2%(177/184);术后早期(3个月)尿失禁的单因素分析中,PV(P=0.049)、MUL(P<0.001)和PADR(P=0.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被纳入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UL<14 mm(P<0.001)和PADR≥0.70(P=0.032)是术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不同PV、MUL和PADR患者术后控尿功能恢复曲线,Log-rank检验示不同PV(P=0.001)、MUL(P<0.001)和PADR(P<0.001)分组控尿功能恢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MUL、PADR、PV与LRP术后控尿功能恢复存在相关性,术前MUL较短和PADR较高是术后早期尿失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95.
梁小龙  安然  陈琪  杨斌  刘红亮 《重庆医学》2021,50(12):2097-2104
目的 分析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神经阻滞(SPB)复合全身麻醉对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与镇痛效果.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Springer、Cochrane图书馆、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及维普数据库.分析SPB复合全身麻醉(SPB组)与全身麻醉(GA组)用于胸腔镜手术后镇痛效果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比较术后静息疼痛数字评分法(NRS)评分、术中阿片类药物用量、术后恶心呕吐、术后恢复质量量表(QoR-40)评分、术后苏醒时间.结果 共获得12篇符合标准的RCTs(n=859).meta分析结果显示,SPB组术后2 h[MD=-2.06,95%CI(-2.95,-1.17),P<0.01]、6 h[MD=-2.40,95%CI(-2.85,-1.95),P<0.01]、12 h[MD=-1.34,95%CI(-1.68,-1.00),P<0.01]、24 h[MD=-0.74,95%CI(-1.12,-0.36),P<0.01]NRS评分低于GA组,术中镇痛药物瑞芬太尼用量少于GA组[SMD=-1.82,95%CI(-3.37,-0.28),P<0.01],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更低[OR=-0.48,95%CI(0.29,0.78),P<0.01],术后12 h QoR-40评分更高[MD=20.55,95%CI(-3.46,44.56),P<0.01],苏醒时间更短[MD=-6.08,95%CI(-7.50,-4.66),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SPB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胸腔镜手术中,能明显降低术后静息NRS评分,减少术中瑞芬太尼用量,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术后QoR-40评分更高,苏醒时间更快,患者恢复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睡眠障碍直接影响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因此了解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并积极进行干预意义重 大。本研究旨在分析长沙地区部分健康体检人群不同饮食模式与睡眠障碍的关联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横 断面调查,以2017 年7 月至2018 年6 月在长沙地区某大型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86 073 名18~70 岁 人群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饮食模式分类,运用非条件 logistic 回归模型,分析各饮食模式与睡眠障碍的关联,并基于分类树模型分析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检出 睡眠障碍者16 048 例,检出率18.64%。由主成分分析法分解成4 种饮食模式,即健康模式、零食模式、粗粮模式和 油荤模式。在调整相关因素后行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零食模式、油荤模式是睡眠障碍的危险因素;而粗粮模式是 睡眠障碍的保护因素。分类树模型筛选出年龄、容易焦虑不安、零食模式、感觉压抑沮丧、慢性疼痛、经常运动、 文化程度、性别和体重分组9 个影响因素,以及9 类睡眠障碍高危人群。结论: 长沙地区部分健康体检人群睡眠障碍 发生率较高,零食摄入多的饮食模式与其关系较密切,倡导优化饮食结构并加强监测和控制相关危险因素对改善睡 眠具有积极意义。体检后应对不同特征睡眠障碍高危人群采取差异化的健康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97.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工作日益得到专业人员的重视,以磁共振成像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教学研讨班授课提纲为基础,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本文介绍了磁共振成像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的基本概念、业界标准以及实施方案,指出开展相关工作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998.
介绍了东芝CT图像重建板因设备自身散热不良导致损坏的故障案例,根据产生故障的原因,采取了改善散热条件的措施,提高了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99.
目的:研究唾液污染对氧化锆陶瓷粘结的影响,以及有效清除污染的方法。方法:Al2O3颗粒喷砂处理的氧化锆陶瓷盘状标本40个,分成5组,每组8个,1组标本不经唾液浸润作为对照组,其余4组标本进行唾液浸润后,分别用75%乙醇冲洗、37%磷酸冲洗、水冲洗和喷砂的清洁方法处理,用X-射线电子光谱对各组标本进行表面化学分析,然后将复合树脂小柱与各组陶瓷盘状标本用含有磷酸盐单体的树脂类粘结剂粘结,在水中浸泡3d以后,测量其拉伸强度(TBS)。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磷酸组和喷砂组的唾液污染被有效清除,而乙醇和水不能清除陶瓷表面的唾液污染。结论:在氧化锆陶瓷修复体的试戴过程中,唾液污染显著地降低了氧化锆陶瓷与树脂类粘结剂粘结的拉伸强度(TBS),而进行喷砂处理是最有效的去除唾液污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治疗因牙周病导致前牙间隙的患者,评价矫治过程中患者牙周状况的变化,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7例因轻、中度牙周炎导致前牙间隙的患者,矫治前患者前牙间隙为3.0~4.5 nnn,平均3.4 mm.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进行正畸治疗,关闭前牙散在间隙.观察矫治前和矫治1、3、6个月患者牙龈探诊出血(bleeding on probing,BOP)阳性位点百分比和平均探诊深度;评价矫治前和矫治1、6个月上前牙釉质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CEJ-ABC距)的变化.结果 疗程4~6个月,矫治后所有患者牙间隙完全关闭,矫治3、6个月BOP阳性位点百分比分别为1.2%,1.8%,与矫治前(0%)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1、3、6个月患者平均探诊深度分别为(1.49±0.13)、(1.58±0.11)、(1.57±0.15)mm,与矫治前[(1.50±0.12)mm]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矫治1、6个月上前牙间CEJ-ABC距与矫治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可用于轻、中度牙周病致前牙间隙的患者,短期观察未见牙周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