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22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3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81.
目的:临床上预存供者特异性抗体(donor specific antibody,DSA)患者术后易发生抗体介导的排斥反应(antibody-mediated rejection,AMR),术后发生并发症和移植失败的风险相对较高。本研究旨在探讨DSA阳性肾移植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术前预处理在DSA阳性肾移植中的作用与安全性,为临床DSA阳性肾移植提供单中心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移植科的15例DSA阳性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为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来源(organ donation after citizen’s death,DCD)肾移植受者,其中3例在术前未作脱敏治疗(DCD未处理组,n=3),5例受者在术前使用利妥昔单抗作脱敏治疗(DCD预处理组,n=5);其余7例为亲属活体供者(living related donors,LRD)肾移植受者,术前接受利妥昔单抗和血浆置换脱敏治疗(LRD预处理组,n=7)。收集受者肾功能,DSA水平变化,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1年、3年及5年受者和移植肾存活情况等,并比较3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与术后并发症的差异。结果:15例受者术前...  相似文献   
82.
许运巧  刚小清  李金锋 《中草药》2024,55(4):1248-1254
目的 探讨地榆皂苷I对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分子机制。方法 人卵巢癌A2780细胞分别用7.5、15.0、30.0 μmol/L的地榆皂苷I处理,同时设置si-NC组、si-IGFL2-AS1组、地榆皂苷I+pcDNA-IGFL2-AS1组、地榆皂苷I+pcDNA组;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克隆形成数;Transwell法检测迁移和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N-钙黏蛋白(N-cadherin)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IGFL2-AS1miR-138-5p的靶向关系。结果 不同浓度的地榆皂苷I处理A2780细胞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减弱(P<0.05),E-cadherin和miR-138-5p表达上调(P<0.05),N-cadherin和IGFL2-AS1表达下调(P<0.05),呈剂量相关性。下调IGFL2-AS1抑制A2780增殖、迁移及侵袭(P<0.05)。IGFL2-AS1靶向调控miR-138-5p,过表达IGFL2-AS1可减弱地榆皂苷I对A2780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作用(P<0.05)。结论 地榆皂苷I通过调控IGFL2-AS1/miR-138-5p抑制卵巢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  相似文献   
83.
乳腺癌的保乳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在我国大中城市乳腺癌已成为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 ,且发病率仍有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 ,乳腺癌的治疗模式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保乳手术 (Breast-conservingsurgery ,BCS)在西方发达国家已占全部乳腺癌手术的一半以上 ,而我国开展甚少。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施行BCS的比例也将大幅度增加 ,如何规范这一术式并做好相应的辅助治疗是关系到BCS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一、BCS与传统乳房切除手术的疗效比较目前 ,共有 7项前瞻性随机试验比较BCS与乳房切除手术 (Mastectomy ,MT)对I期、II期和部分III期乳腺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4.
患者女,40岁,20年前戳伤右乳房,伤后局部皮肤皱缩内陷,近2年瘢痕处颜色变深,并有牵扯性疼痛。查体:右乳外上象限有—1.5×2.0厘米大小皮肤凹陷,质硬、暗红色.与胸肌固定,周围可触及一边界不清之肿物,同侧腋窝有肿大质硬淋巴结3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RNA干扰沉默肾癌细胞株OS-RC-2的环氧合酶-2(COX-2)基因表达对肾癌细胞生长及体外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构建靶向COX-2的小干扰RNA(siRNA)真核表达质粒pSilencer2.0-U6-COX-2-siRNA。将对数生长期的OS-RC-2细胞分3组,干扰组转染pSilencer2.0-U6-COX-2-siRNA,空转组转染pSliencer2.0-U6,对照组不转染。培养72h后采用半定量RT-PCR、Westernblot检测COX-2mRNA和蛋白表达,CCK8增殖抑制实验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改良Boyden小室法评估细胞体外侵袭能力。结果:酶切和测序证实pSilencer2.0-U6-COX-2-siRNA构建成功。3组细胞COX-2mRNA和蛋白的表达、细胞存活率及穿孔细胞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189.800,89.326,188.403和75.349,P均〈0.001)。与其他2组比较,干扰组COX-2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P〈0.05),细胞存活率、穿孔细胞数降低(P〈0.05)。结论:COX-2有望成为肾癌基因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86.
高血压前期人群中代谢综合征发生情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高血压前期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情况。方法依据2006-2007年开滦集团公司职工体检数据库,选取符合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7次报告(JNC7)高血压前期诊断标准的患者33 913例作为高血压前期组,其中男27 213例,女6700例,年龄19~95岁。以数据库中血压<120/80 mm Hg且不符合排除标准者17 961例作为理想血压组,其中男12 218例,女5743例,年龄18~96(46.6±12.8)岁。MS采用国际糖尿病联盟诊断标准。结果①高血压前期组中,男性MS的发生率为14.1%,女性为19.7%。理想血压组MS的发生率男性为4.5%,女性为5.6%。②高血压前期组中无论男女,MS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29岁组及30~39岁组男性发生率高于女性,40~49岁及其≥49组女性高于男性。结论高血压前期人群中MS的发生率男性为14.1%、女性为19.7%,高于理想血压人群。  相似文献   
87.
肾透明细胞癌分子靶向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肾癌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在我国居第2位,仅次于膀胱癌,过去30年肾癌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肾癌起源于近段肾小管上皮细胞,75%为透明细胞癌.  相似文献   
88.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14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4例,两组在服药的同时分别进行4个月不同的干预治疗。结果:观察组降压效果、对健康知识综合认知程度及服药依从性比对照组均明显提高(P<0.01)。结论:社区高血压患者综合干预治疗方法可行,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9.
乳腺癌在全球范围内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重要疾病,欧美国家平均每7至8名妇女就有1人将在其一生中患乳腺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乳腺癌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城市及知识界妇女尤为显著,已成为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我国乳腺癌的发病年龄高峰较西方发达国家提前10年,所以年轻患者的比例更高,乳腺癌对整个社会所带来的影响也更加严重.乳腺癌早期发现及时治疗是保证良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累积血压暴露(cumBP)对新发心房颤动(AF)的预测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观察对象为唐山开滦集团员工,自2006年开始每隔2年进行1次体检,截止至2015年底,共进行了5次体检。前3次体检均参加且血压等基线资料完整的研究对象为57927例。排除既往AF病史者、随访时心电图资料缺失者,最终纳入统计学分析的观察对象为40727例。根据累积收缩压暴露(cumSBP)进行四分位数分组:第一分位组:cumSBP464 mmHg·year;第二分位组:464 mmHg·year≤cumSBP512 mmHg·year;第三分位组:512 mmHg·year≤cumSBP569 mmHg·year;第四分位组:cumSBP≥569 mmHg·year。比较不同cumSBP组新发AF的情况。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cumBP对新发AF的预测价值。结果 (1)40727例观察对象,平均年龄51.81±11.54岁,其中男性30693例(75.4%),女性10034例(24.6%)。(2)结果表明,男性比例和年龄、体质指数、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尿酸水平均随cumSBP的增加而增加,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平均随访4.97±0.37年,影响新发AF事件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校正其他混杂因素后,cumSBP每增加10 mmHg·year,发生新发AF的HR值为1.034(95%CI 1.012~1.057);累积舒张压暴露每增加5 mmHg·year,发生新发AF的HR值为1.026(95%CI 1.008~1.044)。结论 cumBP对新发AF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