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用5-差劲色胺(5-HT)抗血清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大鼠回肠(外纵肌全层铺片标本)内含5-HT免疫反应性(T-HT-IR)神经元进行了观察研究。正常大鼠回肠壁内神经节(丛)内可见少数5-HT-IR核周体,及肠肌丛周围和节间束中含有丰富的5-HT-IR纤维。5-羟色胺酸(5-HTP)处理后大鼠与正常鼠相比较,回肠壁丛内5-HT-IR胞体和带膨体纤维的可见数稍多,及免疫反应性增强。本研究对大鼠回肠内在5-HT能神经元的存在提供了直接的形态学证据,并初步讨论了肠5-HT能神经元对胃肠运动的调节功能及其可能的受体机理。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小鼠腹腔细粒棘球蚴感染早期主要产生IL-22的CD4~+T细胞Th1、Th17和Th22细胞以及IL-22R1的表达情况。方法建立小鼠腹腔细粒棘球蚴感染模型,分别在感染后第3、6、9、12天收集外周血、小鼠脾淋巴细胞以及肝脏和肠管组织。ELISA检测外周血IFN-γ和IL-17、IL-22的蛋白表达量;qRT-PCR检测脾淋巴细胞中Th1细胞相关因子(Ifng、Tbx21基因)、Th17细胞相关因子(IL-17、Rorc基因)、Th22细胞相关因子(IL-22、Ahr基因)以及肝脏和肠管组织中IL-22R1的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脾淋巴细胞中Th1细胞(CD4~+IFN-γ~+)、Th17细胞(CD4~+IFN-γ~-IL-22~+IL-17~+)及Th22细胞(CD4~+IFN-γ~-IL-22~+IL-17~-)的百分比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ELISA、qRT-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粒棘球蚴感染后Th1细胞、Th17细胞、Th22细胞增高:qRT-PCR检测细粒棘球蚴感染后肝脏和肠管IL-22R1的表达增高。结论细粒棘球蚴感染小鼠早期,主要产生IL-22的CD4~+T细胞Th1、Th17、Th22细胞比例以及IL-22R1表达增加,可能参与了宿主的免疫防御反应。  相似文献   
103.
失眠症是指睡眠的始发及维持发生障碍,导致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求进而影响患者日常活动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1]。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多梦、醒后无法入睡等。中医学有"不寐""目不瞑""不得眠"等名称。我国古代最早的医学著作《素问》中就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记载,这表明中医在治疗失眠上有上千年的历史[2]。近年来中医治疗失眠方法多样、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并且从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在治疗疾病方面优势明显,值得推广。本文对中医治疗失眠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针灸、推拿和其他疗法进行总结报道整理成综述。  相似文献   
104.
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抗肿瘤药物配置的精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益管理在提高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抗肿瘤药物的配置质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5年1月将精准管理模式应用于PIVAS抗肿瘤药物配置的各环节,提出改善措施并持续改进,对管理模式实施前6个月(2014年7~12月)、实施初期(2015年1~6月)及实施稳定期(2015年7~12月)相关工作指标、失误情况及肿瘤用药相关医护人员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 PIVAS抗肿瘤药物的审方时间、排药时间、配置时间、药品库存周转天数、不合格医嘱数量及失误次数较精益管理前明显下降,且随实施进展进一步下降,不同时间段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肿瘤用药相关医护人员满意率较精益管理前显著提高(P0.01)。结论实施精益管理模式提高了PIVAS抗肿瘤药物的配置质量,降低了失误率,有效保障了临床抗肿瘤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5.
106.
107.
目的探讨被动吸烟对雄性大鼠生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200只,按照吸烟剂量分为正常对照组(新鲜空气),低剂量组(10支/d),中剂量组(20支/d),高剂量组(30支/d),每组50只,再根据每组2、4、6、8和12周暴露时长分为5组,每组10只。相应染毒时间结束前一周,各被动吸烟组5只雄性大鼠和5只未接触香烟的成年雌性大鼠,合笼一周。合笼期间,雄性大鼠正常被动吸烟,染毒周期结束,采用HE染色法观察睾丸组织病理结构的改变,分离出的一侧附睾剪碎并进行精子涂片,在显微镜下进行精子计数和精子畸形率的计算。待妊娠雌鼠自然分娩,记录子代出生数量及断乳时的最终成活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分别染毒2周、4周、6周、8周、12周,被动吸烟组的曲细精管管壁变薄,缺乏各级生精细胞及成熟精子;间质细胞增生,间质血管扩张、充血。随被动吸烟时间的延长及剂量的增加精子数量减少,畸形率上升(P0.05)。随着吸烟时间的延长及剂量的增加,雌鼠的受孕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被动吸烟能引起大鼠睾丸结构发生改变、精子数量减少及精子畸形率增加,使其不孕不育率上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观察化瘀泄浊方对肾间质纤维化(RIF)大鼠骨形态发生蛋白 (BMP)-7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雌性SD大鼠50只,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方法复制大鼠RIF模型,将其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化瘀泄浊方组(化瘀泄浊方5.7 g·kg-1·d-1经口灌服)、阿魏酸哌嗪分散片组(予阿魏酸哌嗪分散片6.7 mg·kg-1·d-1)、缬沙坦组(予缬沙坦5.3 mg·kg-1·d-1经口灌服)及模型组(予同等量生理盐水经口灌服),每组10只大鼠.行HE、Masson染色观察梗阻侧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并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观察梗阻侧肾脏BMP-7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及各治疗组与假手术组相比均呈现程度不同的病理损害,梗阻肾间质BMP-7蛋白表达也明显减少(P<0.01).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BMP-7表达明显增加(P<0.01).治疗各组间比较,化瘀泄浊方组优于阿魏酸哌嗪分散片组(P<0.01),其他各组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输尿管梗阻后肾组织呈现程度不同的病理损害,肾纤维化面积明显增加,这可能与BMP-7表达减少有关,化瘀泄浊方对其有一定的上调作用.  相似文献   
109.
目的分析介入治疗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后残余心血管病变的效果,探讨先心病术后残余病变应用介入治疗的可行性。方法选取采取介入治疗的复杂先心病手术后残余心血管病变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应用体肺较大侧支血管栓塞术((MAPCAS)治疗的患者共29例,应用封堵术治疗的患者共26例,应用球囊成形术或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患者共20例,回顾性总结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中应用MAPCAS栓塞术治疗的29例患者中,共有40支侧支血管发生栓塞,在治疗后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未发现残余分流,其中2例患者由于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其余27例患者康复出院;采取封堵术治疗的26例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封堵,术后未见重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并发症,仅发生2例心室水平少量残余分流。采取球囊成形术或支架置入术治疗的20例患者,狭窄处压力阶差显著降低,介入前狭窄处压力阶为(60.2±14.9)mmHg,介入治疗后狭窄处压力阶差显著降低,为(17.3±11.4)mmHg,介入治疗前后狭窄处压力阶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置入支架患者在治疗后血流通畅,未形成血栓,螺旋CT检查提示主动脉缩窄扩张处未形成夹层。结论介入治疗能够有效治疗复杂先心病手术后心血管残余病变,但在治疗中应严格把握治疗指征,根据病情制定适宜的介入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10.
李林林  叶娟  陈红   《护理与康复》2017,16(2):194-196
总结1例儿童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合并皮质醇增生症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协助术前特殊检查,控制血压;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减少肾上腺危象、高血压、低血压、腹腔出血、皮下气肿等并发症发生,针对性的给予有效护理措施,做好出院宣教。本例患儿经手术和护理,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