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2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6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小儿烧伤惊厥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烧伤惊厥是烧伤早期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发生率较高,据统计其发病率国外报道为6.6%,国内为5.4%。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高热、低血容量性休克、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烧伤脑病以及消化道应激性溃疡出血等是小儿烧伤惊厥的常见病因,其机制尚未明了,一般认为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所致。本文综述了近十年来有关小儿烧伤惊厥的病因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52.
肺硬化性血管瘤(pulmonary sclerosis hemangioma,PSH)是一种少见的肺部良性肿瘤。由于其没有特异性症状、体征,临床上很容易误诊为肺癌、肺部炎性假瘤、肺部结核球等。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于2008年8月收治1例PSH患者,现就该病例进行报道并进行文献复习。  相似文献   
53.
<正>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oist Exposed Burn Treatment/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T/MEBO)原名为"烧伤湿润暴露疗法",是我国烧伤创疡学科带头人徐荣祥教授于1988年发明的,由湿润暴露疗法(Moist Exposed Burn Treatment,MEBT)和湿润烧伤膏(Moist Exposed Burn Ointment,MEBO)组成;1989年国家卫生部将其推荐在全国推广应用;1991年,国家卫生部将其列人首批向全国推广普及的十项重大医药技术。MEBT/MEBO是一种顺应生命规律的全新的局部与全身系统治疗相结合的烧伤治疗技术,其应用中医医学哲学理论,借助现代医学理论与方法,打破了长期以  相似文献   
54.
目的观察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治疗痛风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0月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0例痛风性溃疡患者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创面采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治疗,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2周后,20例患者中痊愈1例,显效4例,有效15例,总显效率为25%,总有效率为100%;治疗4周后,20例患者中痊愈10例,显效9例,有效1例,总显效率为95%,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前后,患者体内ALT、AST、BUN及Cr水平均无明显变化,经多样本均数比较的方差分析,F值分别为0.905、0.684、0.016、0.080,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F=7.15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治疗痛风性溃疡,可有效促进创面愈合,疗效显著,且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5.
慢性难愈创面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慢性损伤。中医药治疗慢性难愈创面具有疗效确切、安全方便等优势。祖国医学有"外科之法,最重外治"之说,对慢性难愈创面的治疗,外治法尤为重要。文章从中医外治方面就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难愈创面的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 探讨湿润烧伤膏(MEBO)干预糖尿病性溃疡创面组织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mRNA表达及超微结构的作用机制。方法 于2015年6月选取145只12周龄的雄性健康SPF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空白组(35只)和糖尿病模型组(110只),糖尿病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法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8周后选取空白组30只和糖尿病模型组成模大鼠9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糖尿病模型组成模大鼠分为模型亚组、贝复济亚组及MEBO亚组,各30只,均制备糖尿病性溃疡创面模型。模型制备成功后,空白组及模型亚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纱条、贝复济亚组给予贝复济溶液纱条、MEBO亚组给予MEBO纱条局部换药处理,1次/d,共12 d。各组分别于创面干预治疗后第3、6、12天,每次随机选取10只大鼠,取相同位点创面组织,应用荧光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检测ICAM-1、VCAM-1 mRNA表达水平,电镜观察创面组织超微病理结构。结果 模型亚组第3天创面组织ICAM-1 mRNA表达水平低于空白组,第6、12天创面组织ICAM-1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贝复济亚组第12天创面组织ICAM-1 mRNA表达水平低于模型亚组(P<0.05);MEBO亚组第3天创面组织ICAM-1 mRNA表达水平高于模型亚组,第6、12天创面组织ICAM-1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亚组(P<0.05)。模型亚组第3天创面组织VCAM-1 mRNA表达水平低于空白组,第6、12天创面组织VCAM-1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空白组(P<0.05);贝复济亚组、MEBO亚组第3天创面组织VCAM-1 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模型亚组,第6、12天创面组织VCAM-1 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模型亚组(P<0.05)。病理结果显示:干预后第6、12天,与模型亚组比较,贝复济亚组和MEBO亚组细胞结构均逐步改善,能促进各细胞器形态恢复正常。结论 MEBO能够调控糖尿病性溃疡创面组织中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AGEs受体(RAGE)信号通路下游因子ICAM-1、VCAM-1的表达,改善细胞超微结构,促进糖尿病性溃疡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肱骨尺侧结合前侧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PO)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3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月至2015年5月入住本科,诊断为"肱骨干下1/3骨折"的20例患者。全部采用肱骨尺侧结合前侧MIPPO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统计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观察桡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功能,骨折愈合时间,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肩、肘关节功能。 结果本组20例患者手术时间60~110 min,平均(85.0±6.5) min;出血量30~60 ml,平均(53.0±7.2)ml;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无医源性桡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及重要血管损伤,无内固定失败的病例;骨折愈合时间10~15周,平均(13.0±2.1)周;肘关节最大屈曲范围131°~146°(137.60°±3.51°);肘关节最大伸直范围0°~5°(2.70°±0.91°);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80~100(92.04±5.72)分;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85~100(93.63±4.11)分。 结论尺侧入路与常用的前外侧、后侧、外侧入路相比,无需暴露桡神经,避免其带来的医源性损伤;暴露范围大(特别针对内侧蝶形骨块能达到解剖复位),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内侧切口隐蔽、美观;同时结合前侧MIPPO呈90°双钢板固定肱骨干下1/3骨折,防止单钢板固定失效,在提供坚强的骨折稳定的同时带来更快的骨折愈合。目前随访病例无钢板失效、骨不连及血管、神经损伤。肱骨尺侧结合前侧MIPPO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干下1/3骨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小切口联合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治疗糖尿病并发下肢深部脓肿临床疗效。方法脓肿处小切口切开引流后行负压封闭引流持续吸引,当引出液为淡黄色血浆样时,并且连续3d小于10ml/d,拆除负压装置,空腔创面红润无坏死组织,手术切口处行二期缝合,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710d。结果 21例患者全部痊愈出院,随访3个月,均无复发。结论小切口联合持续VSD治疗糖尿病并发下肢深部脓肿,具有引流彻底、创伤小、愈合快、减少患者痛苦等优势,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0.
烧伤创疡再生医疗技术 (MEBT/ MEBO) 立足中西医结合理论,秉承中医整体观念,为创面营造 生理性湿润环境的同时,通过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β1) / Smad3、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 1 / 2 (ERK1 / 2) 等多种 信号通路调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FGF) 等多种细胞因子的表达,在糖尿 病足、 压疮、 静脉性溃疡、 神经性溃疡、 痛风性溃疡等多种慢性难愈合创面的治疗中发挥了减轻创面疼痛、 促进 创面愈合、 减少愈后瘢痕形成率及截肢率等作用,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为更好地指导 MEBT/ MEBO 的临床治 疗,该研究对近年来 MEBT/ MEBO 在慢性难愈合创面治疗中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烧伤创疡再生医疗技术; 湿润烧伤膏; 慢性难愈合创面; 信号通路; 细胞因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