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6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2篇
外科学   39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61.
老年人上腹部术后胃瘫的营养支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腹部术后胃瘫的营养支持治疗及胃肠功能维护的措施。方法 31例60~79岁老年上腹部术后胃瘫患者,随机分为肠内为主肠外为辅研究组(A组,PN+EN,16例)和对照组(B组,TPN,15例)。观察2组患者血浆各种蛋白、血清激素、肠鸣音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肠道菌群失调发生率。结果全组病例在研究期间无死亡;A组患者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较明显缩短,胃肠道相关并发症减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快于B组;A、B两组的血红蛋白和前清蛋白水平差异显著。结论老年人上腹部术后胃瘫经早期肠内外联合营养支持治疗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并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2.
王月中  陈小明  李成林  刘金方 《吉林医学》2011,32(23):4857-4858
目的:探讨对冲性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的诊治。方法:所有患者均采取综合治疗措施治疗。结果:术前放弃治疗6例,术后放弃治疗5例,放弃治疗者均在0.5 h~14 d内死亡,死亡率14.96%。自主呼吸停止17例,108例随访3~24个月,生活自理64例,轻度残疾22例,中度残疾11例,重度残疾9例,植物生存2例,无死亡病例。结论:动态复查头颅CT,正确掌握手术适应证,早期采取适当的手术方式,积极进行综合治疗,正确处理并发症,这是良好预后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3.
随着微波(频率300MHz~300GHz)技术的发展,微波在通讯、家用电器、工业和军事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人受微波辐射的机会越来越多,微波对健康影响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微波的生物损伤效应研究成为热点。近年来大量研究工作表明,微波可对生物体造成不同伤害。  相似文献   
64.
恶性黑色素瘤(MM)是一种高度恶性的黑色素细胞肿瘤,多见于皮肤,也可见于皮肤以外的粘膜、呼吸道、消化道、心脏、生殖系统及眼脉络膜和软脑膜等处,易发生转移,复发率高,预后差。多见于中老年人,也可见于儿童,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发病因素包括遗传、环境、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方法与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1996年1月~200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56例的临床诊疗资料及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B超及磁共振(MR)对肝门部胆管癌56例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率分别为91.1%和100%。56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探查术5例,内、外引流术23例,均于术后2~15个月死亡;切除术28例,手术切除率50.0%;行根治性切除24例(3例联合肝动脉重建),中位生存期为29个月;姑息性切除4例,中位生存期为12个月。结论应用B超和MR等多种影像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癌的定位及定性诊断符合率高,能较准确地评估肝门部胆管癌的手术切除可能性。根治切除是改善肝门部胆管癌疗效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6.
杨阳  李成林  王平  刘志国 《重庆医学》2016,(27):3852-3854
目的:探讨术前胆道引流对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行联合肝切除术术后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306临床学院2005年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62例联合肝切除术治疗的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减黄组和非减黄组术前血清胆红素分别为(112.32±12.77)μmol/L和(254.71±62.59)μmol/L ,入院日至手术日的间隔时间分别为(18.93±1.27)d和(4.59±0.56)d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减黄组和非减黄组手术时间分别为(485.71±94.68)min和(472.50±79.83)min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426.07±98.63)mL和(465.88±110.98)mL ,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2.11±3.71)d和(14.00±4.26)d ,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减黄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5%,非减黄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29.4%,两组资料的总体并发症及具体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术前减黄并不能降低Ⅲ、Ⅳ型肝门部胆管癌行联合肝切除根治手术的术中风险及术后并发症,相反会明显延长术前准备时间。  相似文献   
67.
68.
目的 :本研究旨在了解大剂量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对MODS兔的微循环变化。方法 :首先将日本大耳兔行盲肠结扎加穿孔 (CLP)造成腹腔感染致MODS的动物模型 ,其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11只 ,应用瑞典PERIMED公司的新型 40 0 1双通道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动态测定兔耳及大腿肌肉内在应用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时微循环的变化。结果 :对照组静注大剂量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后大腿肌肉内微循环的灌注量由 32 6 15± 87 32增加到 6 5 6 78± 10 2 5 0PU单位 ,兔耳微循环的灌注量由 8 5± 1 85增加到 11 49± 3 42PU单位。实验组静注大剂量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后大腿肌肉内微循环的灌注量由 2 90 5 0± 2 0 18增加到 6 91 39± 10 2 0 7PU单位。兔耳微循环的灌注量由 5 36± 3 2 6增加到 19 78± 10 10PU单位。结论 :山莨菪碱与地塞米松联用增加MODS兔微循环的灌注量 ,这对保护和维持重要脏器的功能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69.
临床诊断及疗效判断的四级加权评分法介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临床科研的诊断标准和疗效判断标准的确定,关系到科研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以及科研水平的高低。目前,国内已修订了不少病证的统一的诊断标准和疗效判断标准,但大多只有定性指标,而缺乏定量指标,使疗效判断结果不太确切,难于掌握,很多病症的疗效判断都有这样的描述:“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实验室检测指标明显改善”,“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实验室检测指标相应改善。”…明显改善、有所改善、相应改善,实际都是模糊的概念,虽然有量的一般概念,但缺乏量化的确切指标,难免出现凭主观臆断、片面指标甚至猜测来判断疗效的情况,导致同一病…  相似文献   
70.
天麻钩藤颗粒对高血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颗粒对高血压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在2组患者均服用卡托普利片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天麻钩藤颗粒,疗程8周后进行疗效评定及生存质量评估。结果天麻钩藤颗粒具有显著的降低血压、改善症状和提高生存质量的作用。结论天麻钩藤颗粒在降低血压的同时改善和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