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特种医学   17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小儿头部CT扫描中mAs变化对辐射剂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头部CT扫描方案中mAs变化对辐射剂量的影响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20例需做头部扫描患儿+其中男性78例,女性42例.年龄1个月.16岁。小儿头部扫描参数按CT机预设的分为3个年龄组:(曲~1.5岁年龄组(40例),采用150mAs;②1.5~6.0岁年龄组(40例),采用200mAs;③6.0~16.0岁年龄组(40例),采用250mAs。其他扫描技术参数不变.120kV,6mm×3mm准直器组合,6mm层厚。记录扫描时的剂量参数CT剂量加权指数(CTDI。)和剂量长度乘积(DLP)。结果3组CTDI。分别为(21.296±0.586)、(27.990±0.723)、(35.665±0.766)mGy(F=4264.944,P〈0.001)。3组DLP值分别为(242.617±24.277)、(356.262±34.147)、(458.743±20.993)mGy·om(F:638.654,P〈0.001)。扫描参数每降低50mAs,CTDI。降低约22.72%,DLP降低约27.12%;若降低100mAs,CTDI。降低约40.29%,DLP降低约47.11%。结论降低mAs值,可使CT辐射剂量明显降低;在小儿头颅CT检查中,依患儿年龄合理降低mAs值.可以作为CT技师实施儿童放射防护的基本办法.  相似文献   
32.
目的应用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对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TS)患儿脑小世界网络特征,以及TS的网络区域属性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进行研究。 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7年8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就诊,并且被诊断为儿童TS的2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纳入研究组。选择同期于本院进行体检的22例健康儿童,纳入对照组。采集2组受试儿的rs-fMRI相关数据,采用GRETNA软件进行分析,得到全脑网络属性与区域网络属性有差异的脑区,并且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χ2检验,对2组受试儿的性别构成比进行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2组受试儿的年龄进行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对2组受试儿的受教育年限进行比较。采用非参数置换检验,对2组受试儿的全脑及局部网络属性参数进行比较。采用直线相关性分析,对节点效率(e)减低脑区的曲线下面积(AUC)与《耶鲁综合抽动症状量表(YGTSS)》总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分组征得受试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研究组与对照组受试儿的性别构成比、年龄、受教育年限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研究组受试儿的YGTSS评分结果:躯体抽动总评分为(13.32±2.94)分,发声抽动总评分为(4.84±5.10)分,YGTSS总评分为(42.16±12.59)分。③研究组和对照组受试儿全脑网络均表现出小世界网络属性。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受试儿的全脑效率(Eglob)显著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 1);而特征路径长度(Lp)、标准化特征路径长度(λ)则均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8 2、0.035 7)。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左侧后扣带回(PCC)的e显著降低,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而右侧壳核e亦显著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3),这2组数据均采取错误发现率(FDR)校正。④研究组受试儿左侧岛盖部额下回及右侧颞极e减低区的AUC值与YGTSS总评分,均呈负相关关系(r=-0.444 3,P=0.026 1;r=-0.462 2,P=0.020 0)。 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儿童TS全脑网络具有小世界网络属性。TS患儿神经网络全脑及其诸个节点属性与正常儿童比较存在差异,其Eglob减低,而Lp、λ增加,趋向于向规则网络转换。儿童TS患儿的神经网络全脑诸个节点属性异常脑区,聚集于大脑皮质-纹状体-丘脑-大脑皮质(CSTC)环路,这揭示其脑网络特点,对评估儿童TS的疾病状态及对该病的治疗,提供了全脑网络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33.
从2000年~2006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急症患者舌下含服硝苯地平治疗,其中发生脑梗死5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2例。年龄66~82岁,平均73·6岁,高血压病史15~27年,平均20年。5例均因舌下含服硝苯地平10~20mg后约30~50min出现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后经头颅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临床情况见表1。2典型病例例1男,66岁,因血压高15年,头痛、心悸半小时,在社区测血压230/130mmHg,给予硝苯地平20mg舌下含服,40min出现头昏,右侧肢体麻木无力,测血压80/40mmHg,给予输液升压治疗后转入我院治疗。入院查体:Bp90/50mmHg,右侧鼻唇沟变浅,右侧…  相似文献   
34.
刘玲  宁刚  李学胜  郭应坤  刘关键   《放射学实践》2009,24(8):898-901
目的:胸部CT平扫分析小儿动脉韧带钙化(CLA)的形态特征、发生率及其年龄分布趋势,提高对该征象的正确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200例小儿胸部CT平扫资料,按年龄分为婴儿组、幼儿组、学龄前组、学龄组和青春组五组,观察CLA形态特征,统计各年龄组CLA发生率。结果:小儿CLA常表现为点状及条状及曲线状钙化,CLA发生率19.42%(233/1200),其中幼儿组最高26.46%(59/223)。CLA最小发生年龄为2个月。本组动脉韧带钙化CT值在82~301HU,平均(130.49±47.25)HU;Spearman相关性分析,小儿CI.A的CT值(密度)与年龄没有相关性(r=0.007,P=0.912)。各组两两比较发现仅婴儿组与幼儿组CLA发生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11.174,P=0.001〈0.005)。结论:小儿动脉韧带钙化发生与年龄增长没有相关性,正确认识小儿CLA的CT特征及其发生情况,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胎儿MRI检查男性胎儿睾丸下降及发育趋势与其胎龄的关系。 方法选择2016年7月至2019年3月,胎龄为19~38周时,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接受产前胎儿MRI检查,并且无泌尿生殖系统异常的1 023例男性单胎胎儿(胎龄为19~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及38周的胎儿分别为20、19、32、66、66、81、85、72、86、111、113、124、83、34、17及14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胎儿MRI的T2WI及平衡式快速场回波(B-TFE)序列,在冠状位、失状位或轴位任意2个平面,观察胎儿阴囊内单侧和双侧睾丸下降及发育趋势。胎儿左、右侧睾丸下降时胎龄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将不同胎龄胎儿的双侧睾丸下降率与其胎龄进行曲线拟合。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 结果①本组1 023例胎儿中,20例胎龄为19~23周胎儿的MRI结果,均未见其睾丸下降至阴囊;至胎龄为24+1周时,仅观察到1例胎儿的单侧睾丸下降至阴囊。245例胎龄为25~28周胎儿的MRI结果,可见双侧睾丸下降率变化明显。胎龄为25、26、27及28周时,MRI可见胎儿双侧睾丸下降率分别为28.1%(9/32)、31.8%(21/66)、62.1%(41/66)、83.9%(68/81);385例胎龄为33~38周胎儿的双侧睾丸下降率为100.0%。②本组1 023例MRI检查结果显示,49例(4.79%)胎儿双侧睾丸下降状态不一致(仅单侧睾丸下降至阴囊)。MRI检查可见左侧睾丸下降至阴囊的胎儿(n=886)胎龄为(31.6±3.0)周,右侧睾丸下降至阴囊的胎儿(n=875)胎龄为(31.7±2.9)周,并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睾丸未下降至阴囊的胎儿(n=137)胎龄为(25.7±2.5)周,右侧睾丸未下降至阴囊的胎儿(n=148)胎龄为(25.7±2.3)周,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将不同胎龄胎儿的双侧睾丸下降率与其胎龄进行曲线拟合结果显示,最优拟合模型为二次多项式曲线拟合模型,其模型表达式为y=-943.79+61.23x-0.89x2,其中y为不同胎龄胎儿双侧睾丸下降率(%),x为胎儿胎龄(周)。 结论MRI检查可直观了解男性单胎胎儿睾丸下降与发育趋势。胎儿睾丸下降有一定规律,始于胎龄为24周,胎龄为33周后,其睾丸几乎均下降至阴囊内;部分胎儿存在双侧睾丸下降状态不一致。  相似文献   
36.
婴儿髋关节X线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测量婴儿髋关节X线平片 ,为婴幼儿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CDH)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测量67例婴儿髋关节正位片 ,指标包括双侧髋臼角、h值、f值、耻颈线 (Shenton线 )、髋颈线 (Calve线 )。结果 :5 0例健康婴儿右侧髋臼角 :男 2 1.88°± 3 .72°、女 2 5 .0 8°± 3 .49° ;左侧髋臼角 :男 2 1.92°± 3 .2 0°、女 2 4.96°± 3 .5 0° ,随月龄增加而减小。右侧h值 :男 ( 0 .89± 0 .14 )cm、女 ( 0 .82± 0 .12 )cm ;左侧h值 :男 ( 0 .91± 0 .11)cm、女 ( 0 .83± 0 .12 )cm ,左右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右侧f值 :男 ( 0 .2 9± 0 .2 0 )cm、女 ( 0 .3 0± 0 .16)cm ;左侧f值 :男 ( 0 .2 8± 0 .18)cm、女 ( 0 .3 1± 0 .15 )cm ,左右两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h >f。Shenton线、Calve线均连续。 17例 2 4个髋关节诊断为CDH之髋臼角 2 9.5 4°± 4.43° ,h值 ( 0 .3 8± 0 .3 2 )cm ,f值( 0 .61± 0 .2 5 )cm ,h 相似文献   
37.
通过对子宫颈癌CT灌注与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关系的分析,研究其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对31例子宫颈癌行术前CT灌注扫描。测量宫颈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的灌注量(PF)、血流量(BV)、强化峰值(PEI)、强化峰值时间(TTP),切取与CT灌注靶层面相对应的31例宫颈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石蜡切片,采用免疫组化CD34染色,显微镜下Weidener方法计数阳性MVD。分析宫颈癌CT灌注参数与MVD值之间的关系。31例宫颈癌肿瘤组MVD值(27.87±14.72)高于对照组MVD值(7.01±1.71),且有随临床分期逐渐上升趋势;宫颈癌CT灌注参数PF、PEI值分别与MVD表达及计数存在相关性(r值分别为0.47和0.45);鳞癌组PF值与MVD值相关(r值为0.42);低分化组PF、PEI值与MVD值相关(r值分别为0.46和0.45);Ⅱ~Ⅲ期组PF、PEI、BV值与MVD值相关(r值分别为0.43、0.49和0.53);有无淋巴结转移组PF值与MVD值均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94和0.42)。表明子宫颈癌癌灶CT灌注参数与癌灶MVD表达存在相关性,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癌灶血管生成状况、肿瘤组织恶性程度、浸润情况和临床分期,有助于判断肿瘤的分级及预后,在宫颈癌的诊断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8.
【摘要】目的:探讨MRI在评价正常单胎妊娠双侧胎肺体积、胎肺总体积及胎肺肝信号强度比值与孕周的关系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2017年中晚期单胎妊娠(24~38周)的正常胎儿114例,通过胎儿胸部MRI扫描获得胎肺冠状面T2WI图像。采用连续描点法逐层勾划双侧胎肺轮廓,测量并计算双侧胎肺体积和胎肺总体积;选取胎儿右肺下叶和肝脏为感兴趣区测量胎肺和胎肝信号强度,计算胎肺肝信号强度比值。左、右侧胎肺体积、胎肺总体积与孕周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分析。结果:正常中晚期单胎妊娠中,双侧胎肺体积及胎肺总体积均随孕周的增加逐渐增大(R2=0.435,P左<0.01;R2=0.411,P右<0.01;R2=0.438,P总<0.01);左侧胎肺体积和右侧胎肺体积存在较高的相关性(R2=0.88,P<0.01),在相同孕周下,左侧胎肺体积小于右侧。胎肺肝信号强度比值随孕周增加而逐渐增大(P<0.01,R2=0.149)。结论:MRI能提供正常胎肺体积、胎肺肝信号强度比值的参考数据,在产前准确预估和诊断胎肺发育情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9.
40.
目的分析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技术在新生儿床旁胸部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病房和重症监护室2008年4月-2011年5月的1251例新生儿床旁胸部CR图像,其中男713例,女538例,年龄(10.7±0.7)天。由5名专业人员按照评级标准分析评价CR照片,统计出甲、乙、丙、丁及废片率,根据结果分析影响图片质量的主要因素。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组胸部CR图像中,甲级片1033例(82.6%),乙级片199例(15.9%),丙级片17例(1.4%),丁级片2例(0.1%),废片为0(0%)。218例CR图像质量较差,其中曝射条件所致占61.0%(133例),由于放射科工作人员标记失误占8.7%(19例),照射野不完整占21.2%(42例)。χ2检验统计结果显示:新生儿床旁胸部CR胶片质量失误与患儿性别无关(χ2=1.41,P〉0.05)。结论新生儿床旁胸部CR摄像质量较高,放射科技师应具备高度责任心和熟练摄影技术,以减少辐射对患儿的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