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100篇
妇产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8篇
特种医学   20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71.
目的:探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左冠状动脉异常起源于肺动脉(ALCAPA)的诊断价值,分析超声心动图漏诊的原因,旨在提高超声对ALCAPA诊断的准确率.方法:本文总结了17例经心血管造影及磁共振检查确诊为ALCAPA的患儿,并与其超声心动图检测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7例患儿中,超声诊断符合11例(占64.7%),超声误诊6例(占35.3%);其中3例超声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2例超声诊断为左冠状动脉肺动脉瘘,1例诊断为二尖瓣中度反流.结论:超声心动图能较准确地诊断ALCAPA,但易漏误诊.左心室明显增大伴室间隔内丰富侧支血流信号者,应高度怀疑ALCAPA;若左冠状动脉显示不清,应行心血管造影或核磁共振检查.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儿童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3年11月至2015年1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内科诊断并治疗的3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病原学特点、心脏基础疾病、赘生物分布特点、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 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菌的检出率为75.76%。具有先天性心脏基础疾病的比例为93.94%。赘生物主要位于反流的瓣膜,占63.64%,其次为植入的人工材料、缺损处分流及血流冲击处等。手术结合足疗程的抗感染治疗效果较好。结论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血培养阳性率高,且多发生于具有心脏基础疾病的患儿。早期彻底的手术治疗联合全程抗感染治疗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73.
目的评估全生物可降解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器封堵猪ASD的疗效、并发症、生物相容性等。方法房隔穿刺及Rashkind球囊房隔造口术构建猪ASD模型成功后,即刻在透视及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用所设计全生物可降解型ASD封堵器封堵所构建ASD。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处死实验猪,并行大体标本肉眼观察研究。结果共对10只制备好ASD模型的实验猪进行了封堵,技术成功率100%;术中及术后均未出现残余分流、心律失常、感染等并发症;大体解剖标本见内膜组织从边缘逐渐完全覆盖装置表面,未见装置表面赘生物及血栓形成,装置均未发生移位。结论全生物可降解型ASD封堵器关闭猪ASD技术成功率高、动物实验结果与金属ASD封堵器相仿,是一种安全、有效、可行的方法。其远期及对中、大型ASD的封堵疗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4.
目的 评价NuMED Cheatham-Platinum(CP)支架置入术治疗儿童先天性心脏病(CHD)血管狭窄的即刻和早中期疗效.方法 2005年8月至2007年5月,采用CP支架置入治疗5例CHD血管狭窄(先天性主动脉缩窄1例,肺动脉狭窄4例).男3例,女2例,年龄4~15岁(中位年龄12岁),体重20~51 kg(中位体重24 kg).根据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结果选择CP支架和NuMED双球囊,支架准确定位后先后充盈内外球囊扩张支架.结果 5例CHD血管狭窄进行了6次支架置入操作,共置入8只支架,均为8-zig CP支架,支架长度22~39 mm.除1例右肺动脉狭窄支架置入术中移位而于术后11个月重新置入第2只CP支架外,余4例6只支架即刻置入成功.跨狭窄段收缩压差由术前(43.43±25.61)mm Hg(1 mm Hg=0.133 kPa)降至术后(3.29±3.09)mm Hg(t=4.320,P<0.01),最窄处血管直径由术前(6.86±2.04)mm增加至术后(13.44±4.02)mm(t=-4.508,P<0.01).2例单侧肺动脉分支狭窄术后狭窄侧肺血流量占全肺血流量百分比分别由11.0%和13.0%增加至47.5%和52.2%,2例双侧肺动脉分支狭窄的右心室/主动脉收缩压比分别由术前62.3%和72.2%降至术后27.0%和33.3%.1例主动脉缩窄术后上肢血压由206/133 mm Hg降至156/95mm Hg.随访13~34个月(中位时间20个月),2只CP支架于术后6个月发生支架内再狭窄,余结果稳定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CP支架置入术治疗儿童CHD血管狭窄安全可行,即刻和早中期疗效较好,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和更多病例的研究.  相似文献   
75.
为研究肺血流量对血浆ET-1水平的影响以帮助阐明肺高压的发病机制,本实验将先心患儿分为无高肺血流伴肺动脉压力正常的对照组及高肺血流组,高肺血流组再分为伴肺高压组及肺动脉压力正常组。  相似文献   
76.
慢性缺氧对幼鼠心肌细胞 CaM、CaMK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缺氧对心肌细胞钙调素(calmodulin,CaM)、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2 /calmodulin_dependentkinaseⅡ,CaMKⅡ)的影响。方法长期吸入FiO2为10%的混合气体,建立缺氧动物模型;用RT_PCR方法检测正常和慢性缺氧幼鼠心肌细胞内CaM、CaMKⅡmRNA的变化;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两组动物心肌细胞CaM、CaMKⅡ蛋白水平的改变。结果随缺氧时间延长,幼鼠心肌细胞内CaM、CaMKⅡmRNA转录水平均上调,缺氧1周和3周组动物和正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CaM、CaMKⅡδ缺氧1周组和缺氧3周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1),CaMKⅡγ缺氧1周组和缺氧3周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随缺氧时间延长,心肌细胞内CaM、CaMKⅡ蛋白含量也逐渐增高,两者变化趋势相似。结论长期慢性缺氧可使心肌细胞内CaM、CaMKⅡ含量增高,CaM和CaMKⅡ不仅调控心肌细胞Ca2 活动,而且调控某些基因的表达,使心肌肥厚、心室扩张。因此,慢性缺氧可影响心肌细胞电-机械收缩活动,对心功能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儿童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的临床特点、治疗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心脏内、外科2013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1例先天性CAF患儿的临床资料,中位年龄2.2岁(0.1~14.0岁);中位体质量18.3 kg(3.2~55.8 kg);其中男37例(52.1%...  相似文献   
78.
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自然史及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在自然史及介入治疗指征方面均与成人不同,并存的先天性心脏病(CHD)使得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近20年来,射频导管消融(radiofrequency catheter ablation,RFCA)根治儿童快速性心律失常已取得极好的疗效[1],且适应证趋于小龄化[2].冷冻消融由于在某些"危险地带"消融中安全性高以及由此可减少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并发症的发生,近年来亦引起了儿科介入心脏病学家的高度兴趣[3].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手术后心导管检查的适应证及临床评价。方法:选取1999年4月~2002年12月先心病术后患儿在心内科行心导管术65例,占同期先心病心导管术总数的2.2%,入院后常规行心电图、X线胸片及超声心动图检查,结合原手术方案选择相应的心腔、血管造影,检测相关部位的压力、血氧饱和度。结果:65例心导管术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综合心导管资料及其他辅助检查,需再次外科手术39例,暂不需手术而进一步随访观察9例,在心导管术中行介入治疗9例,4例需放置支架,无再次外科手术指征4例。结论:心导管术不仅能提供精确的病理生理参数,而且可提供详尽的解剖资料,对一些复杂的先心病,特别是外科手术后的先心病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提高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经导管封堵术后,并发迟发性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CAVB)的认识.方法 回顾2例PmVSD经导管封堵术后合并迟发性CAVB的术中和术后资料,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例1患儿术中、术后无明确的危险因素,术后6个月出现持续性CAVB伴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随访5年至今无症状.例2患儿术中出现一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CLBBB),术后5 d出现CAVB伴CLBBB,经激素等成功逆转后多次随访,ECG示Ⅰ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或CLBBB;术后9个月出现一过性晕厥,ECG证实间歇性CAVB伴CLBBB;目前已随访15个月,偶有晕厥发作.2例患儿家长均拒绝植入永久起搏器.结论 PmVSD经导管封堵术后并发迟发性CAVB难以预测,不论有无症状都必须长期随访.充分认识迟发性CAVB的自然史、发生率、发生机制、危险因素和防治对于尽可能减少此致命性并发症的发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