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3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探讨阴道注水腹腔镜(THL)检查在不孕症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10月间在河北省计划生育科学技术研究院门诊就诊的不孕症患者150例,于月经干净后3~7天行THL检查,观察输卵管通畅性和盆腔情况。结果:150例行THL检查不孕症患者中有142例1次穿刺成功,成功率为94.67%,142例中发现输卵管阻塞、积水、开口狭窄等输卵管异常者共65例,占45.77%,双侧输卵管周围粘连13例,占9.15%,单侧粘连22例,占15.49%;双侧卵巢粘连15例,占10.56%,单侧粘连26例,占18.31%;盆腔粘连33例,占23.24%,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占6.34%。结论:THL为观察不孕症患者盆腔结构、输卵管、卵巢周围情况以及输卵管通畅性提供了有价值的手段,该技术微创、直观、准确、安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2.
古人的针灸思路和操作手法是建立在临床实践基础上的经验医学,是当时特定生产力和科技水平下的产物。现代医学希望以先进技术来发展针灸医学,实现针灸从经验医学到循证医学和精准医学的跨越,在这个过程中,将古典针灸医学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就显得极其重要。关键在于通过综述针灸穴位和经络的起源,以及目前关于针灸的临床应用和理论研究进展,对比中西医针刺理论的异同,利用现代科学发展的成果来理解中医针灸治疗的本质。  相似文献   
33.
苯中毒是经吸入蒸气或皮肤接触苯而引起的中毒。苯中毒后,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出现昏迷和肌肉抽搐;高浓度的苯对皮肤有刺激作用。长期接近低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苯中毒,出现造血障碍,早期常见血白细胞数减低,进而出现血小板数减少和贫血,患者出现鼻出血、牙龈出血、皮下出血、月经过多等临床表现。随着苯及混苯化工品在制鞋、家装、炼油等行业的广泛使用,而由苯中毒所引起的群起性中毒事件、急慢性中毒病例报道已经屡见不鲜了。当前,在我国苯中毒所致的疾病已成为环境保护、职业病研究中的热门课题,对其动物模型建立及评价的研究也广泛开展。笔者现将慢性苯中毒实验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综述如下。1苯中毒动物模型的建立按照  相似文献   
34.
35.
目的探讨前房维持器在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囊外摘除术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00例(640眼)白内障患者行无缝线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术,术中使用前房维持器灌注并植入后房型人工晶体。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前房稳定,无一例因前房波动而造成严重并发症。术后3个月矫正视力大于或等于0.3者588眼(91.88%)。结论小切口非超乳联合前房维持器在白内障手术中易于操作、安全、快捷、学习曲线短,并发症少且经济,更适合于基层医院普及开展。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低氧暴露对慢性疲劳综合征(CFS)小鼠外周血促炎因子IL-6、TNF-α及IL-1β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ICR小鼠72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2只,即建模正常对照组(C0组)、慢性疲劳综合征建模组(CFS0组)、低氧暴露正常对照组(C组)、低氧暴露慢性疲劳综合征对照组(CFS组)、慢性疲劳综合征+15%氧浓度低氧暴露组(15%H组)和慢性疲劳综合征+18%氧浓度低氧暴露组(18%H组),其中CFS0组、CFS组、15%H组和18%H组采用束缚和强迫游泳方式建立慢性疲劳综合征小鼠模型,C0组和C组同等条件下正常饲养.建模完成后C0组和CFS0组立即处死,检验建模效果;C组继续饲养7天,CFS组自然恢复7天,15%H组和18%H组分别在15%和18%氧浓度环境暴露7天(1小时/天),之后处死各组小鼠,检验低氧暴露效果.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促炎因子IL-6、TNF-α及IL-1β水平.结果:(1)CFS建模完成后,CFS0组小鼠外周血促炎因子IL-6、TNF-α及IL-1β水平较C0组显著升高(P<0.05).(2)低氧干预后,15%H组外周血IL-6和IL-1β水平较CFS组呈下降趋势(P>0.05),IL-6较C组无显著性差异,但IL-1β仍显著高于C组(P<0.05);18%H组小鼠外周血IL-6和IL-1β水平与CFS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仍明显高于C组(P<0.05);CFS组小鼠外周血IL-6和IL-1β水平仍显著高于C组(P<0.05),但各组间TNF-α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束缚和强迫游泳成功建立以外周血促炎因子IL-6、TNF-α和IL-1β升高为特征的慢性疲劳综合征小鼠模型,而在氧浓度为15%环境中暴露7天(1小时/天)有助于慢性疲劳综合征小鼠外周血促炎因子IL-6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37.
目的:分析高危人工流产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人工流产的安全性,保障育龄人群的生殖健康。方法:对2011年11月~2012年11月间行人工流产的91例高危人工流产者进行调查并对原因进行分析。结果:高危人工流产占同期人工流产的43.13%,个体和无业人员分别占42.86%和27.47%,未婚占25.27%,未生育占37.36%,其中初次妊娠占未生育的58.82%(20/34),排在首位的高危因素是剖宫产术后,占35.16%,其次是重复流产,占28.57%,高危人工流产者没有采取避孕措施的占59.34%,避孕措施失败的占40.66%。结论:高危流产的现状不容忽视,减少人工流产,特别是高危人工流产是计划生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做好人工流产后的避孕指导和咨询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制定有效干预措施,减少剖宫产和重复流产发生,提高广大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38.
崔玉红  崔秀娟  李丽辉 《中外医疗》2010,29(20):108-108
目的分析我院败血症患者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总结临床经验,避免不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00例败血症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结果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SA)13例,肺炎克雷伯杆菌24例,凝固酶阳性的葡萄球菌(CNS)20例,绿脓杆菌11例,大肠埃希氏菌22例。葡萄球菌属对万古霉索高度敏感;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氏菌、绿脓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本组共用抗生素23种,各类抗生素使用由高到低依次为β-内酰胺类、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万古霉素、克林霉素、利福平、磷霉素。本组主要是以联合用药为主,其次为三联用药。100例患者中,经积极的抗感染治疗后,92例治疗痊愈出院,5例治疗好转出院,3例死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7%。结论我院治疗败血症的抗生素使用情况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39.
60例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综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的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4-2007年国内公开报道的60例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病例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0例过敏性休克中,抗菌类药物25例(41.67%),非抗菌类药物35例(58.33%),死亡8例。其中由青霉素致休克的病例共10例,死亡3例。结论审慎用药,合理用药,以降低过敏性休克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护士减轻压力的具体方法,便于护士以良好的状态投入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护理部每季度召开一次,各护理组派2~3名护士参加。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及团体活动的方法开展并征求每名护士参加活动后的感想。结果308份护士感言中,普遍认为参加减压俱乐部后感受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能够带给自己快乐,愿意对患者付出更多的关爱。结论通过护士减压俱乐部,可以减轻护士的心理压力,增进护理队伍凝聚力,激发了大家乐观向上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