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严重烧伤对大鼠肠三叶因子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严重烧伤对大鼠肠三叶因子(ITF)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方法 48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制成30%TBSAⅢ度烧伤模型并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及伤后1,2,3,5,7d共6组,每组8只。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化等手段观察伤后ITF及ITFmRNA表达的变化,并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肠黏膜ITF含量进行定量检测。 结果 正常对照组大鼠小肠中ITF及ITFmRNA均有一定表达,它们主要分布于肠绒毛杯状细胞中。烧伤后肠黏膜组织结构受损,ITFmRNA表达明显减少,肠杯状细胞合成和分泌ITF的能力大幅下降(P<0.01),特别是ITF二聚体的含量远远低于伤前[(369.33±65.56)ng/g],伤后7d[(15.83±4.40)ng/g]仅为伤前的4%。 结论 严重烧伤后肠黏膜组织结构受损是ITF合成下降的主要原因,而ITF特别是ITF二聚体含量的大幅下降又可加重肠黏膜损伤,延缓肠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52.
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对烧伤后肠源性高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对烧伤后肠源性高代谢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8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烧伤后常规肠内营养支持组(B)和谷氨酰胺(Gln)强化的肠内营养组,并与烧伤前指标作对照(PBD0)。烧伤大鼠均经占体表面积30%的全层皮肤烧伤,B组和Gln组采用等氮、等热卡的营养支持,Gln组予1.0g/(kg·d)的Gln,B组予等量的甘氨酸。观察烧伤前和烧伤后(PBD)1、3、5、7、10d大鼠静息能量代谢率(REE)的变化,同时检测了血浆Gln浓度、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内毒素(LPS)、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烧伤后两组大鼠血浆Gln浓度明显低于烧伤前,而REE、DAO、TNF、LPS及IL-1水平则明显高于烧伤前。两组相比,烧伤后Gln组大鼠的血浆Gln浓度明显高于B组,增幅约达40%,而REE、DAO、LPS、TNF及IL-1水平则明显低于B组。相关分析显示,REE与血浆Gln浓度呈显著负相关(r=-0.89,P<0.01)。结论:Gln强化的肠内营养可有效地提高烧伤大鼠的血浆Gln浓度,减轻肠道受损程度,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降低肠源性高代谢。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醋酸精氨酸强化的肠内营养对烧伤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30%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72只大鼠随机分为伤前对照(C)组、普通肠内营养(B)组及醋酸精氨酸强化的肠内营养(Arg)组。B组和Arg组采用等氮等热卡的营养支持,Arg组大鼠每天予醋酸精氨酸1.0g/kg,B组予等量丙氨酸。观察各组大鼠肠黏膜血流量(IMBF)和一氧化氮(NO)含量变化,并对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控制率(RCR)、磷氧比(P/O)及肠道氧摄取率(Oext)进行检测。结果烧伤后两组大鼠肠道IMBF、RCR、Oext显著降低,两组相比,Arg组大鼠肠黏膜NO含量以及RCR、Oext和IMBF明显高于B组。结论严重烧伤后肠道氧摄取率降低,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受损,氧化磷酸化失偶联。Arg能增加肠黏膜NO合成,改善肠道血供,增加氧摄取率,减轻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受抑程度。  相似文献   
54.
临床上使用的储气囊氧气面罩主要由面罩、贮氧袋、T型三通、输氧管、单向活瓣及固定构件组成.储气囊氧气面罩的单向活瓣(外侧2个活瓣为呼气时打开吸气时关闭,内侧1个活瓣为吸气时打开呼气时关闭)能在提高吸氧浓度同时不加重二氧化碳潴留.临床使用时发现目前使用的储气囊氧气面罩由于活瓣的固定方式及孔隙较小,导致氧气面罩的内、外活瓣贴片不能够及时打开或打开不全;氧气面罩内活瓣的位置有悖于吸开呼闭的原理,特别是张口呼吸患者,在整个呼吸周期活瓣均处于开放状态.针对上述弊端,我们研制了改良型储气囊氧气面罩,以提高患者吸氧浓度的同时不加重二氧化碳重吸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5.
目的:调查我院住院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降糖治疗方案的应用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对入院初诊糖尿病患者应用3种降糖方案进行调查,3种降糖方案分别为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片(A组)、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片(B组)、门冬胰岛素30联合阿卡波糖片与二甲双胍片(C组),了解治疗情况并对降糖方案进行药物经济学分析。结果:3组间患者的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A组降糖药物成本为211.69±94.49元,B组降糖药物成本为214.83±75.84元,C组降糖药物成本为292.02±258.65元。3组治疗方案效价比无统计学差异(>0.05),A组药物成本低于B组,C组。结论:3种治疗方案均能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A方案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经济效果较优。  相似文献   
56.
1 临床资料 我院1980年~1998年收治新型隐球菌脑膜炎(下称隐脑)12例,全部病例均在CSF涂片找到隐球菌,9例做CSF培养,6例培养出新型隐球菌。男4例.女8例,年龄3~64岁。平均32.5岁。以青壮年为多。与鸽有密切关系2例。病期2月3例,1月1例,3周4例.2周4例。12例中仅1例入院时确诊为隐脑.11例在院外或院内均发生误诊。误诊为结脑8例,散发性脑炎3例.误诊期5~72d。平均22.5d。因治疗无效3例入院后第1次找到隐球菌,8例均在3~5次才找到隐球菌。被误诊的11例全部用过大剂量激素(地塞米松)。除2例在院外使用激素的剂量不明,其余9例有记载,70~250mg.平均150.5mg。  相似文献   
57.
甘氨酰谷氨酰胺二肽对烧伤大鼠心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甘氨酰谷氨酰胺二肽(简称甘谷二肽)对严重烧伤大鼠心肌力学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36只Wistar大鼠分成对照组8只(不予烧伤)、烧伤组32只、谷氨酰胺组32只、甘氨酸组32只、甘谷二肽组32只。后4组均造成30%TBSAⅢ度烧伤。5组大鼠依次给予酪氨酸1.5g·kg^-1·d-1、酪氨酸1.5g·kg^-1·d^-1、谷氨酰胺1.0g·kg^-1·d^-1酪氨酸0.5g·kg^-1·d^-1、甘氨酸0.5g·kg^-1·d^-1+酪氨酸1.0g·kg^-1·d^-1、甘谷二肽1.5g·kg^-1·d^-1伤后12、24、48、72h检测大鼠心肌组织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腺苷-磷酸(AMP)、腺苷二磷酸(ADP)、腺苷三磷酸(ATP)、细胞能荷(EC)的含量和主动脉收缩压(AOSP)、主动脉舒张压(AODP)及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压力变化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结果后4组大鼠伤后心肌组织GSH、ATP和EC含量以及AOSP、AODP、LVSP、+dp/dtmax检测值普遍低于对照组(P〈0.01),AMP、ADP含量则普遍高于对照组(P〈0.01)。与烧伤组比较,后3组上述指标均有明显改变。伤后12h甘谷二肽组的GSH含量为(72.7±1.7)μmol/g,高于谷氨酰胺组(67.8±3.8)μmol/g(P〈0.01);该时相点EC、AOSP的检测值亦高于谷氨酰胺组(P〈0.01)。伤后48h甘谷二肽组GSH、EC、AOSP的检测值高于甘氨酸组(P〈0.01)。结论大鼠烧伤后给予谷氨酰胺、甘氨酸和甘谷二肽,能不同程度改善心肌组织GSH、高能磷酸化合物含量,缓解心肌力学功能的下降。甘谷二肽的疗效明显优于谷氨酰胺或甘氨酸,提示它对烧伤后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具有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58.
为预防吻合口远期狭窄,作者设计了食管-胃浆膜肌层套式吻合术。管腔内前后壁用3-0肠线连续缝合。通过实验与“套叠式”吻合术对比观察,发现肠线吸收快、反应轻,吻合口不易狭窄;吻合口丝线残留、纤维组织增生和瘢痕形成为导致远期狭窄的主要原因。临床应用180例,同样取得良好结果。术后无吻合口瘘、狭窄及反流发生,其操作技术不难,安全可靠,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不同营养支持途径对烧伤大鼠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 3 0 %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伤前对照 (C) ,静脉营养 (PN)及肠道营养 (EN)组。EN和PN组给予相同的营养液 ,每天 73 5kJ/kg ,糖、脂肪、蛋白供热比为 :5 4 5∶3 1 5∶14 ,其中糖占 15 3 %(w/v) ,卡氮比为 183∶1。分离肠上皮细胞线粒体 ,观察烧伤后线粒体呼吸控制率 (RCR)、磷氧比 (P/O)、肠道氧摄取率 (Oext)及肠粘膜血流量 (IMBF)的变化。结果 烧伤后无论PN还是EN组线粒体RCR、P/O、IMBF和Oext均显著降低。两组相比 ,EN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高于PN组。相关分析显示 ,IMBF同RCR、Oext和P/O呈显著正相关 (r1 =0 89,P <0 0 1;r2 =0 88,P <0 0 1;r3 =0 96,P <0 0 1)。结论 严重烧伤后肠粘膜血流量下降 ,肠道氧摄取率降低 ,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受损 ,氧化磷酸化失偶联。肠道营养能改善肠道血供 ,增加氧摄取率 ,减轻肠上皮细胞线粒体呼吸功能受抑程度 ,提高氧化磷酸化水平  相似文献   
60.
早期肠道喂养对烧伤大鼠肠道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烧伤大鼠经早期肠道喂养后肠组织中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变化规律及其与肠粘膜血流量(IMBF)的关系。方法采用30%TBSAⅢ度烧伤大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C)组,单纯烧伤(B)组和早期喂养(EF)组,分别检测伤前及伤后0,3,6,12,24,48小时肠组织中NOS活性,包括原生型NOS(cNOS)和诱导型NOS(iNOS),并测定肠粘膜血流量。结果烧伤后各组cNOS和IMBF呈下降趋势,二者呈显著正相关(r=0.97,P<0.01),而NOS总活性和iNOS活性都呈上升趋势,IMBF与iN-OS和总NOS相关不显著。烧伤后EF组cNOS和IMBF明显高于B组,iNOS则低于B组,NOS总活力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①两型NOS中cNOS与IMBF的关系更加密切。②早期肠道喂养改善烧伤后肠道缺血状况,可能与食物对肠壁神经的刺激从而提高cNOS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