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61.
目的 探讨齐拉西酮(卓乐定)治疗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34例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为期8周的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1、4、8周末评定PANSS量表和TESS量表.结果 齐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各种症状均有较好的疗效,显效率为88.23%,有效率64.71%,副作用主要表现为QTc间期延长、失眠、头痛、恶心、坐立不安.结论 齐拉西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少,依从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2.
医务人员锐器伤现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医院医务人员锐器伤的发生情况,为制定锐器伤防护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回顾性调查医务人员在2012年1月10日-2012年2月9日发生的锐器伤情况.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1728份,有效回收1637份,回收率94.73%;1637名医务人员共有168人(273次)发生过锐器伤,锐器伤发生率10.26%,发生密度0.17次/(人·月);护士和医师、工作<20年是锐器伤发生的危险因素,医师锐器伤主要发生在手术室、护士锐器伤主要发生在普通病房;168例锐器伤事件,仅11例报告了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率为6.55%.结论 医务人员锐器伤发生率较高,但报告率较低,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教育,尤其在重点科室、重点人群中推进锐器伤防护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对中日友好医院2006-2010年报告的法定传染病和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采用横断面研究,描述医院报告的传染病流行特征,采用Excel2007描述各传染病的报告例数和构成比.结果 医院2006-2010年报告传染病31种共10 308例,其中乙类传染病7596例,丙类传染病1676例,其他法定管理及重点监测传染病1136例;报告前8位的传染病分别是细菌性痢疾、梅毒、水痘、手足口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淋病、肺结核和肝炎,分别占报告传染病总数的43.4%、13.2%、8.6%、6.6%、5.1%、4.4%和3.6%.结论 规范细菌性痢疾的诊断,在易患淋病的高危女性人群中,主动筛查淋球菌是医院今后传染病诊断和上报的重点.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手术治疗不稳定性齿状突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32例不稳定性齿状突骨折颈后路融合手术治疗病例并对其结果进行随访?结果:2001年至2007年共收治32例不稳定性齿状突骨折,单纯寰枢椎融合术18例,单纯枕颈融合术5例,寰椎后弓切除减压加枕颈融合术2例,枕骨大孔?寰枢后弓减压?枕颈融合4例,枕骨大孔?寰枢后弓减压?硬膜成形?枕颈融合3例?术后随访为1年半至3年,手术后患者神经功能明显恢复,无并发症,植骨均获骨性融合?结论:颈后路植骨融合是治疗不稳定性齿状突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5.
目的:了解我院所辖和平街地区孕产妇高危因素的变化趋势和近5年主要高危因素的构成变迁。方法: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北京市三级妇幼保健网络收集和平街地区2007~2011年度(2006.10~2011.9)孕产妇资料,统计不同年度、不同户籍的高危因素上升和下降幅度;应用卡方趋势检验对年高危因素比率、构成和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2007~2011年度和平街地区孕妇共2872例,其中高危孕妇812例,占28.2%。高危孕产妇所占比率呈逐年上升趋势,2007~2011各年度分别为21.3%、24.1%、28.6%、32.4%和33.5%(χ2=29.07,P<0.01)。前5位高危因素为高龄初产、巨大胎儿、早产、宫内窘迫和双胎,分别占7.6%,6.8%,4.4%,2.3%,2.1%。高龄初产、双胎和早产比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均P<0.01);体重≥70kg的孕妇呈逐年下降趋势(P<0.01)。北京户籍孕妇高龄初产比率高于外地户籍孕妇(P<0.01)。结论:近5年和平街地区高危孕产妇呈逐年增多趋势,高危因素中以高龄初产、双胎和早产为主要增长因素。本市户籍高龄初产比率明显高于外地户籍孕妇。  相似文献   
66.
目的 运用吞咽造影检查评估脑卒中后患者的口服胶囊吞咽功能,探讨其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脑卒中后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分级4~7级且饮水无误吸的患者27例(脑卒中组)及健康人16例(对照组)。脑卒中组及对照组均在吞咽造影检查过程中用水送服硫酸钡混悬剂填充的胶囊。由专业人员对造影视频进行分析,获取吞服胶囊的成功率,记录胶囊吞咽的口腔期运送时间(OTT)、咽期吞咽的启动时间(STT)、胶囊在咽期的运送时间(PTT)、环咽肌开放时间(UOT)、胶囊与水通过环咽肌的时间间隔(DT),记录舌骨的向上位移(HSM)、向前位移(HAM)及环咽肌开放幅度(UOD)等运动学参数。 结果 脑卒中组患者胶囊吞咽的成功率为78.3%,较对照组低(P<0.05),吞咽障碍主要表现为口腔或咽腔运送障碍,在口咽期滞留。脑卒中组的STT[ms,66.0(-66.5,217.0)]、DT[ms,67.0(283.5,184.0)]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脑卒中后患者的经口进食能力虽然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但仍存在口服药物吞咽困难。吞咽造影可作为一种评估手段,用于临床评估患者的口服药物能力。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胸中段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的规律,为术后放射治疗的靶区设计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安阳市肿瘤医院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61例胸中段食管癌术后局部复发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各复发区域情况。结果术后局部复发时间为1~104个月,中位时间14个月。术后复发率最高的区域为纵隔77.7%(436/561),其次为锁骨上29.2%(164/561),吻合口7.7%(43/561),腹腔3.9%(22/561)和原瘤床0.5%(3/561),5个区域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上纵隔淋巴结转移率达73.1%(410/561),中纵隔为19.6%(110/561),下纵隔为4.4%(25/561),三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纵隔转移淋巴结分区中1R区为33.9%(190/561),2R区为20.5%(115/561),4R区为7.6%(43/561),1L区为12.8%(72/561),2L区为10.3%(58/561),4L区为10.2%(57/561),3区(3A+3P)为14.3%(80/561),7区为23.0%(129/561);以1R区较多,6区、8~10区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上纵隔淋巴结转移主要分布于气管旁,其中左气管旁区(1L、2L、4L)淋巴结转移率为30.3%(170/561),右气管旁区(1R、2R、4R)淋巴结转移率为45.8%(257/561),右气管旁淋巴结转移率高于左气管旁区(P=0.000)。结论胸中段食管癌术后复发位置主要在双侧锁骨上、中上纵隔、吻合口,建议术后预防放射治疗靶区采用以双侧锁骨上区、上纵隔1~5区、中纵隔7区及吻合口为主的T型野。  相似文献   
68.
目的:用腹腔注射氟化钠水溶液的方法建立大鼠急性氟中毒模型,检测氟中毒大鼠肾脏TGF-β1的表达,探讨TGF-β1在氟中毒肾脏损害表达的意义。方法:健康成年SD大鼠,分为高氟组(20 mg/kg),低氟组12只(10 mg/kg),生理盐水对照组12只。腹腔注射给药,30 d后测定各组大鼠体重差、肾重/体重比,氟中毒大鼠尿常规变化,氟中毒大鼠肾功能变化;离子电极法测量尿氟浓度,测量骨氟浓度,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脏TGF-β1分布和含量,HE染色方法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肾组织结构病理学改变。结果:大鼠牙齿呈黄白相间的氟中毒体症,随染氟剂量的增高,尿氟和骨氟浓度增高,各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大鼠体重差、肾重/体重比,氟中毒大鼠尿常规变化,氟中毒大鼠肾功能变化,各组间未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染氟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渗出、坏死,细胞间界限不清,且随着染氟浓度增高,损伤改变加重,肾小球和肾间质改变轻微;随着染毒浓度增高,TGF-β1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中表达增强,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结论:氟中毒可引起肾结构损伤,主要表现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氟中毒TGF-β1主要在大鼠肾脏肾小管表达,可能是肾小管损伤与修复过程中的一对重要互逆平衡因素;在肾功能出现损害前,TGF-β1可以早期判断氟对肾脏集合系统损害。  相似文献   
69.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单用硫辛酸,另一组采用硫辛酸联合依帕司治疗,3周后观察症状体征的变化及神经电生理的改变;结果: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9.3%)优于硫辛酸组(6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MNCV与SNCV均较前提高,但联合组提高更明显(P<0.01))。结论:α-硫辛酸联合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超声、球囊联合肌电引导肉毒毒素注射对神经源性环咽肌功能障碍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纳入18例经常规吞咽康复治疗无明显改善的神经源性环咽肌功能障碍患者,对其进行超声、球囊联合肌电引导环咽肌肉毒毒素注射,于注射前、末次注射后采用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unctional oral intake scale,FOIS)评估进食功能,采用吞咽造影评估环咽肌开放程度,采用渗漏误吸量表(penetration aspiration scale,PAS)评估渗漏误吸程度,采用高分辨率咽腔测压评估食管上括约肌(upper esophageal sphincter,UES)松弛残余压、UES静息压、腭咽收缩压力峰值和下咽收缩压力峰值等。结果:注射后15例(83.3%)患者的FOIS分级提高,3例患者的FOIS分级无变化。患者注射前、后FOIS分别为1(1,2)和3(2,4.25)(P0.001),环咽肌开放程度分别为2(2,3)和2(1,2.5)(P0.05),PAS分别为6(5,6.5)和6(2.5,6)(P0.05)。注射前、后UES静息压分别为(37.4±14.0)mmHg和(36.2±23.9)mmHg,UES松弛残余压分别为39.9(4.9,103.9)mmHg和18(4.4,67.9)mm Hg,腭咽收缩压力峰值分别为(116.2±46.0)mmHg和(105.0±65.2)mmHg,下咽收缩压力峰值分别为(46.3±26.9)mm Hg和(67.3±44.1)mmHg,上述指标注射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超声、球囊联合肌电引导环咽肌肉毒毒素注射可有效干预常规治疗无效的神经源性环咽肌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