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8篇
特种医学   7篇
预防医学   2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9 毫秒
21.
目的 掌握天津市X射线诊断设备医疗照射频度,为规范医疗照射管理,合理配置和使用医疗卫生资源提供建议。方法 采用普查的方式,以行政文件形式下发调查表格,对天津市687家医院(部队和武警医院除外)的X射线诊断设备基本情况和医疗照射诊疗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天津市2018年X射线诊断设备的基本情况和诊疗人次。将调查的各类型放射诊疗人次数除以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数,得出不同X射线诊断设备的应用频度,并对结果加以分析。结果 2018年天津市共有X射线诊断设备(含介入放射学)1 562台,平均每万人拥有1.00台。天津市从事X射线诊断工作(含介入放射学)的放射工作人员共4 782人,操作每台设备的放射工作人员数为3.06人/台,其中三级医院最高,为5.25人/台、未定级医院最低,为1.18人/台。全市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8 905 970人次,其中三级医院占54.81%、二级医院占18.00%、一级医院占16.21%、未定级医院占10.98%;X射线摄影检查占71.30%,年频度为407.84人次/千人口、CT检查占21.81%,年频度为124.74人次/千人口、介入放射学占1.04%,年频度为5.98人次/千人口,其他X射线检查占5.85%,年频度为33.47人次/千人口。结论 天津市X射线诊断设备配置基本合理,X射线诊断医疗照射频度呈上升趋势,各X射线诊断检查类别分布的合理性还需进一步提高,做好医疗照射防护,降低群体剂量水平,保护广大公众的健康和安全,是今后放射防护工作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22.
采用热释光法监测8家医院核医学工作人员2008—2013年间的职业性外照射个人剂量状况。结果显示,受检人员的年有效剂量都低于5 m Sv,各年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分别为0.72、0.51、0.45、0.39、0.51和0.57 m Sv。护士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医生和技师,其中,护士1.0 m Sv的人数所占比例最高。监测结果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个人剂量在各医院不同岗位人员之间分布不均衡。  相似文献   
23.
采用热释光监测方法,监测5家医院介入放射学工作人员深部个人剂量当量H_p(10),并按照岗位类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5家医疗机构医师的年有效剂量平均值分别为1.62、1.01、0.82、0.80、1.04 m Sv,护士的平均值分别为0.86、0.76、0.61、0.30、0.28 m Sv,技师的平均值分别为0.32、0.25、0.24、0.24、0.24 m Sv。2010—2014年岗位年有效剂量大小依次为医师护士技师。需要针对重点人员采取优化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4.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矿泉水品牌繁多,按照卫生要求,均必须进行放射性检验。  相似文献   
25.
26.
  目的  根据不同的辐射事故场景,设计不同的个体防护集成装备包。
  方法  针对不同场景的应急处置人员,选择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组合,使应急处置人员在辐射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能够快速地选择并穿戴合适的个体防护装备。
  结果  按照应急处置人员可到达的污染区域,选择不同的个体防护装备组合,在减少应急处置人员所受辐射危害程度基础上,避免防护装备的浪费。
  结论  分类整合的个体防护集成装备包,可便于辐射事故应急个体防护物资的储备。
  相似文献   
27.
计算机断层扫描仪(CT)联合正电子发射扫描仪(PET)组成的多功能计算机扫描检查系统(CT-PET系统)是目前最先进的核医学影像设备。它以其快速、准确的定位定性诊断,精细的结构图像,给出先于组织器官变化的代谢改变,是诊断疾病的最先进的科技手段。  相似文献   
28.
目的通过对核医学工作场所布局设置、采取的防护措施和设施分析,为核医学科建设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现行管理政策对核医学工作场所布局、核医学科工作流程及采取的防护措施和设施等相关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该院核医学科布局设计合理,医生患者路径实现双通道与核素运输路线不存在交叉,但在防护设施和措施及放射防护管理上仍存在问题,经建议整改后通过专家评审。结论核医学工作场所防护措施和设施是评价中的重要环节,布局是否合理,采取的防护措施和设施是否能有效控制职业照射和防止潜在照射,管理制度是否规范,对保护工作人员和周围公众的健康,促进核医学科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9.
近年来随着我国核电事业的发展,核电站的运行对其周围居民健康状况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该文对我国在运行的浙江泰山、广东大亚湾和江苏田湾核电站周围居民在核电站运行前后的健康状况(包括居民核电认知、核焦虑状况、居民期望寿命、死因分析、恶性肿瘤发病及死亡情况、儿童健康状况和新生儿出生缺陷等)进行综述.结果认为目前我国各核电站的正常运行没有对周围人群的健康带来不利影响,未发现异常的疾病流行及变动.同时提出在我国核电事业迅猛发展的形势下,建立健全健康监测网络,获得核电站从选址至退役多个时期周围人群健康水平基础性国情资料,是做好核事故医学应急准备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