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0篇
内科学   22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49篇
预防医学   19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转移情况结直肠癌患者血浆胆汁酸含量及胆汁酸谱分布差异,并评估血浆胆汁酸比值联合肿瘤标志物在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于2021年4月至2022年1月纳入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的结直肠腺癌患者共163例,根据是否出现肝转移分为无转移组(82例)和肝转移组(81例),采集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样本,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血浆15种胆汁酸含量,用KPS评分评估生存质量,比较两组患者胆汁酸含量及胆汁酸谱分布差异,并绘制ROC曲线分析胆汁酸比值联合肿瘤标志物 详写!对结直肠癌肝转移的临床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病理分化程度、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总胆汁酸、CEA、CA125均较无转移患者升高(均P <0.05);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浆胆汁酸谱中GCA、DCA、TDCA、GDCA、GUDCA、LCA及GLCA含量均较无转移组患者升高(均P <0.01);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浆次级胆汁酸含量高于无转移患者(P<0.001),次级胆汁酸与初级胆汁酸含量比值高于无转移组患者(P<0.001)。次级胆汁酸与初级胆汁酸含量比值联合CEA、CA125诊断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灵敏度为71.60%,特异度为80.49%,AUC为0.820 (95%CI: 0.754~0.885, P<0.001)。结论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血浆胆汁酸含量升高,胆汁酸谱异于无转移患者,次级胆汁酸与初级胆汁酸含量比值联合CEA、CA125对于结直肠癌肝转移有较高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2.
表面麻醉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表面麻醉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优点和适应证。方法 :10 1例 (10 7只眼 )白内障患者采用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同时植入人工晶体。结果 :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与常规麻醉手术相比 ,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结论 :具有一定手术经验的医师行表面麻醉下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疗效满意安全  相似文献   
103.
<正> 1993年3月至1996年3月,我们施行了电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60例,经手术证实胆囊结石嵌顿48例,占18.5%,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内毒素在重症急性胰腺炎 (SAP)中的作用。方法 :制成SAP模型。分别于术后 6h、12h、2 4h、4 8h测定血浆TNFα、内毒素、淀粉酶水平 ,并对胰腺超微结构和病理变化进行观察。结果 :SAP组犬血浆TNFα、内毒素、淀粉酶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以发病后 12h、2 4h最为明显 (P <0 0 1~P<0 0 5 ) ,胰腺坏死灶及大量皂化 ,光镜胰腺细胞模糊不清 ,腺泡有大量片状坏死出血 ,部分胞核溶解消失 ,坏死胰腺周围可见大量中性白细胞浸润。结论 :TNFα 和内毒素是导致急性胰腺炎发生的重要因素 ,抑制TNFα 和内毒素的产生 ,可缓解SAP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5.
成人直肠壁的全层脱垂是较常见的外科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唯一治疗的方法是外科手术。临床手术方法较多,但疗效可靠,方法简捷,复发率及并发症低,一直是外科医生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06.
目的观察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的疗效,探讨手术适应证、手术最佳时机及进行手术的最有效方式。方法回顾我院80例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前后脾功能亢进症状、肝功能、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手术时机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分析。结果 80例患者痊愈74例,死亡6例,治愈率达92.5%。结论该术式对肝炎后肝硬化所致门脉高压有确切的疗效,掌握好手术时机及要点,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290例NSCLC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D-二聚体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290例NSCLC患者中,D-二聚体正常(≤0.3μg/ml)和升高(>0.3μg/m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OS)分别为54.0和46.2个月(P<0.05).Ⅰ~Ⅱ期、ⅢA期、ⅢB期和Ⅳ期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58.1、40.6、26.7和23.5个月(P<0.05).在可手术患者(Ⅰ期、Ⅱ期和ⅢA期)中,D-二聚体水平正常和升高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分别为35.0和11.0个月(P<0.05).淋巴结侵犯阴性和阳性患者的中位PFS分别为57.2和19.6个月(P<0.05).在晚期NSCLC患者中,D-二聚体水平正常和升高患者的的中位OS分别是22.0和16.0个月(P<0.05).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二聚体水平、TNM分期和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为影响NSCLC患者OS的独立因素(均P<0.05).D-二聚体水平和淋巴结转移为影响可手术NSCLC患者PFS的独立因素(均P<0.05).D-二聚体和ECOG评分为影响晚期NSCLC患者OS的独立因素(均P<0.05).结论 基线D-二聚体升高提示NSCLC患者临床分期晚、肿瘤体积大、淋巴结侵犯以及肿瘤组织血管生成丰富,能较好地预测不同分期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了解长汀县中央投资兴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卫生状况,为制定农村改水规划提供依据.方法 3年各选30个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分别于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出厂水和末梢水各1份,按GB/T 5750-2006进行检测,结果按GB 5749-2006评价.结果 360份水样总合格率42.5%,各年度、枯水期与丰水期、出厂水...  相似文献   
109.
精神疾病患者多存在思维、情感和意志行为等不同程度的障碍。而大多数病人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所患疾病,因而拒绝就医治疗,有时还会发生毁物、伤人、自伤等危险行为。当被迫住进封闭病区,失去自由更增加了病人的心理负担及抵抗情绪。而护士如能有效的与病人沟通,了解或解决一些  相似文献   
110.
自发性食道破裂并发液气胸2例的抢救与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自发性食道破裂又称呕吐后食道破裂 ,多发生于食量过大或长期嗜酒的中老年男性。食道壁全层破裂者 ,胃内容物进入纵隔并可穿透纵隔胸膜入胸腔 ,形成液气胸。自发性食道破裂并发液气胸临床较少见 ,发病突然 ,易误诊为单纯性液气胸 ,如未及时诊断与治疗 ,可在发病后 1~ 2d死亡 ,因此 ,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我院曾收治 2例食道自发性破裂并发液气胸的患者 ,1例痊愈出院 ,1例死亡。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病例简介  例 1,男 6 3岁。入院前 4h因大量饮酒出现剧烈呕吐 ,腹痛 ,伴有胸闷、气急 ,即刻来院就诊。体温 38.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