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16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观察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对恶性肿瘤的药效学作用。方法:甲基噻唑蓝(MTT)法测定肿瘤细胞株的生长活性;BALB/C小鼠CT-26瘤造模分组,抗肿瘤活性成分组和抗肿瘤活性成分脂质体组分别按不同剂量10,5,1mg·kg^-1,阳性对照组为环磷酰胺(CTX)100mg·kg^-1,阴性对照组为同体积生理盐水,每天1次性腹腔注射,自由摄食摄水,第14天停止供食,称体质量,脱颈处死,解剖皮下肿瘤,称湿重,计算肿瘤抑制率(%)和脏器指数。结果: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及其脂质体体内外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增殖,但同等剂量的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脂质体的抑瘤作用更为明显。结论:鲜无蹼壁虎抗肿瘤活性成分脂质体对CT-26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2.
PACS教学系统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特点。材料与方法 分析我院PACS构建特点,制定能够发挥其最大效能的教学体系;通过对19名教师和22名影像专业研究生和50名非影像专业研究生的调查,进行PACS多媒体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 (1)我院的PACS教学系统能够很好满足影像专业课教学和科研需求。(2)全部教师反映PACS教学课件图像清晰度高,后处理功能强大,教学效果良好。(3)82%学生认为PACS多媒体教学方式新颖,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100%学生认为PACS教材图像清晰,信息丰富,有助于对授课内容的学习;89%的学生认为课后巩固复习方便。结论 PACS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DWI评价正常核苷组合治疗小鼠结肠癌的效果。方法 将24只结肠癌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2只。对实验组每天腹腔注射正常核苷组合1000 mg/kg体质量,对照组每天以相同剂量注射生理盐水,持续用药14天。分别于用药前1天及用药第4、8、14天进行常规MR、DWI检查,后进行Western Blot检测,记录Bax、Bcl-2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用药第4、8、14天,实验组肿瘤体积均较对照组减小(P均<0.05),实验组肿瘤ADC值均较对照组增大(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肿瘤组织Bax蛋白表达明显增多(t=257.88,P<0.05),Bcl-2蛋白表达明显减少(t=-234.03,P<0.05)。ADC值与Bax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738,P<0.05),与Bcl-2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736,P<0.05)。结论 DWI技术可实时、无创、准确地评价正常核苷组合对小鼠结肠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胃粘膜下占位模型双对比造影的征象特点 ,提高对胃粘膜下占位鉴别的诊断水平。方法 应用模拟胃粘膜下占位的模型、标本 ,在不同的潮相及体位下行双对比造影检查 ,并对其出现的征象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胃粘膜下占位双对比造影近地壁低潮相时均出现“晕征” ,其范围广泛且均匀 ;此时显示的病灶小于实际病灶。在一定范围内 ,占位隆起角度与成像后模糊带宽度、模糊现象出现时病灶可显示范围均呈负向直线相关 (r=- 0 .99,- 0 .98,P <0 .0 1,0 .0 5) ;投照的kV条件与两者分别呈负向、正向直线相关 (r =- 0 .98,0 .99,P <0 .0 5,0 .0 1) ;成像时潮位与两者分别呈正向、负向直线相关 (r =1.0 0 ,- 0 .99,P <0 .0 1) ;投照的mAs与这两者无明显相关性。远地壁位可见占位处有均匀且聚积方向明确的白雾状影和单一悬滴。病变区粘膜皱襞走行迂曲 ,有时略有分离 ,切线位可见桥形皱襞、复线征。结论 双对比造影成像时 ,广泛而均匀的“晕征”是胃粘膜下占位的可靠征象 ;某些远地壁征象和粘膜皱襞改变有助于胃粘膜下占位的诊断  相似文献   
35.
无蹼壁虎药用成分抗肿瘤效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改进无蹼壁虎药用成分的分离纯化方法和研究无蹼壁虎药用成分的抗肿瘤活性。方法:Al2O3柱层析分离纯化壁虎抗肿瘤成分,HPLC色谱法检测改进方法的分离纯化效果,甲基噻唑蓝(MTT)法测定HepG2肿瘤细胞株的生长,观察壁虎药用成分的抗肿瘤效果,流式细胞仪法测定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率。结果:Al2O3柱层析较硅胶柱层析改善了有效成分的分离纯化效果。壁虎中提取得到的成分对人肝癌肿瘤生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呈与时间和剂量的相关性,显示出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初步的提取纯化方法是有效的,壁虎的有效药物成分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I评价内皮抑素对小鼠结肠癌肿瘤血管生成的价值.方法 建立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1周后筛选成瘤均匀的32只随机分成内皮抑素(ES)组和生理盐水(NS)组,分别给予内皮抑素6 mg/(kg*d)和0.2 ml生理盐水皮下注射,连续注射14 d后行MRI动态增强扫描,观察MRI动态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形态,并比较首次增强斜率(Sfirst)的差异及其与MVD、VEGF表达间的相关性.结果 ES组TIC呈缓慢上升型,而NS组呈速升缓降型.NS组的Sfirst为(4.92±1.03) unit/s,ES组为(3.17±0.91) unit/s,NS组的Sfirst明显高于ES组 (P<0.05).ES组VEGF表达水平较NS组降低、MVD分布也较稀疏.Sfirst与VEGF及Ⅷ因子的表达均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 动态增强MRI能较准确评价内皮抑素对小鼠结肠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目的 利用前期制备的超微超顺磁性氧化铁(USPIO)标记的含有精氨酸-甘氨酸-天冬氨酸(RGD)序列的环肽探针(RGD-USPIO分子探针)进行MR成像,评价壁虎活性单体BH1273209对人肺腺癌SPC细胞的作用效果。方法 将SPC细胞接种于6孔板中培养24 h,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加入1 mg/ml的BH1273209和培养液,培养48 h后加入含铁浓度25 μg/ml的RGD-USPIO培养1 h,进行普鲁士蓝染色。将细胞重悬于1%琼脂糖凝胶中,置于Eppendorf管内进行MR扫描。结果 随浓度增加,BH1273209对SPC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1 mg/ml时抑瘤率最高;铁浓度为25 μg/ml时RGD-USPIO探针对SPC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对照组SPC细胞内可见较多蓝染颗粒,实验组SPC细胞内未见明显的蓝染颗粒。T2WI中,实验组的SNR(132.26±17.24)较对照组(4.89±3.35)明显增高(P<0.01)。结论 MR分子成像可简便、准确地评价BH1273209对SPC细胞的作用效果;BH1273209使SPC细胞结合RGD-USPIO明显减少,推测其通过抑制整合素配体-受体结合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38.
以美国GE公司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为基础平台,按照学校教学要求设计教学服务单元,结合多媒体教学设施,架设影像资源服务网络,实现现代医学影像网络教学。  相似文献   
39.
小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及其多鼠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小鼠结肠癌CT-26皮下移植瘤模型,探讨用高场强MR对其行多鼠MR研究的价值.方法 于小鼠腋部皮下注射CT-26细胞悬液,3周后行多鼠MR检查(一次4只荷瘤小鼠),观察肿瘤的大小及特征,并取肿瘤标本做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建立了小鼠结肠癌皮下移植瘤模型,并成功尝试了采用1.5TMR行多鼠MR检查,获得的MR图像可较为清晰的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内部信号及其向周围生长情况等.MR测量所得的肿瘤体积与病理测量结果密切相关(r=0.993,P<0.01),较大体测量与病理所测结果间的相关性更高(r=0.928,P<0.01).结论 1.5TMR行多鼠MR检查能无创性、清晰地显示小鼠结肠癌移植瘤模型皮下瘤灶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40.
李耀辉  刘冬梅  盛继文  阎芳  张仕状 《医学争鸣》2009,30(12):1103-1106
目的:研究无蹼壁虎药物成分的抗肿瘤效果.方法:提取壁虎中有效药物成分,甲基噻唑蓝(MTT)法测定肿瘤细胞的生长,观察壁虎药用成分的抗肿瘤效果;BALB/e小鼠CT-26小鼠结肠癌造模分组,抗肿瘤活性成分组按0.25,0.10,0.05mg/kg剂量,阳性对照组为内皮抑素6mg/kg,阴性对照组为同体积生理盐水,每日一次性侧腋部皮下注射,自由摄食摄水,第15日称体质量,脱颈处死,解剖皮下肿瘤,称湿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结果:从壁虎提取得到的成分对肿瘤生长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与时间和剂量呈相关性;体外抑瘤实验,抑制率最高可达45.50%;小鼠体内抑瘤实验,肿瘤抑制率为67.24%.结论:壁虎含抗肿瘤有效药物成分,具有开发利用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