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14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3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21.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文献及临床实践,笔者发现既往教科书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治疗的中风理论存在一些失误;并提出相应的观点。①中风的关键原因是“痰瘀故邪”,不是“风、火”。②“风”产生的原因是痰瘀损伤肝血;“火”产生的原因是痰瘀损伤肝血或闭阻心窍使火郁而暴亢。③中风的受病部位在“神”,表现为神机障碍,而非在经络。肝魂损伤致口眼歪斜、运动性失语、肢体瘫痪;肺魄损伤致肌肤麻木不仁;肾志损伤致感觉性失语;心包受邪,心神受蒙致神志异常。④“神”损伤为虚证,补气血是治疗中的关键,兼祛邪,平衡阴阳;肝魂损伤补血为主;肺魄损伤养气为主;肾志损伤,填精为主;心包损伤,气血双补。  相似文献   
22.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大约每10~12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失眠[1],尽管西医在失眠病理机制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中医仍有其自身的特点及优势[2-3]。失眠又称为"不寐""不得卧""不得眠",是由于心"神"不安所致。传统文献大多从阴阳二气运行  相似文献   
23.
益气活血法对慢性心力衰竭病人TNF-α及AngⅡ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血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的监测,证实益气活血法治疗CHF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40例CHF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血的中药汤剂,每日2次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中TNF-α、AngⅡ浓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中TNF-α、AngⅡ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结论益气活血方药可明显降低CHF病人血中TNF-α、AngⅡ浓度,揭示了益气活血法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对CHF病人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进而延缓心室重构的进展。  相似文献   
24.
大蒜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观察大蒜素治疗急性脑梗塞临床治疗效果 ,并探讨大蒜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机制。方法 选用发病 3d以内的急性脑梗塞患者 5 5例 ,随机分为大蒜素治疗组及川芎嗪对照组 ,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血清丙二醛 (MDA)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治疗 2周时大蒜素组及川芎嗪组的有效率分别是为 75 76 %、6 4 6 4 %,治疗 4周时为 86 96 %、76 4 7%,同步比较无差异 (P >0 0 5 ) ;治疗 4周时大蒜素组神经缺损分数的改善是 (10 0 0± 5 5 9) ,川芎嗪组 (6 18± 4 32 ) (P <0 0 5 ) ;急性脑梗塞患者血清MDA含量明显高于健康人 (P <0 0 1) ,大蒜素组MDA含量逐渐下降 ,治疗 3周时明显低于川芎嗪组 (P <0 0 1)。结论 大蒜素对急性脑梗塞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其作用机理是 :大蒜素可有效地清除自由基 ,减轻脑缺血—再灌流损伤。  相似文献   
25.
大蒜素清除氧自由基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观察大蒜素是否具有直接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以进一步解释大蒜素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等建立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产生体系.应用过氧化氢(H2O2)及FeSO4-(NH4)2SO4建立羟自由基(@OH)产生体系.以电子顺磁共振仪分别测试大蒜素对@O2-及@OH的清除效果,并与川芎嗪比较.结果大蒜素在8.427 μmol/ml及4.214 μmol/ml浓度的情况下对@O2-的清除率分别为29.0±8.83%、19.8±4.35%,川芎嗪的清除率分别为22.4±7.47%、19.0±12.1%,两种药物间差异不显著(P>0.05).大蒜素在84.27 μmol/ml、8.427 μmol/ml、1.337 μmol/ml浓度下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100%、65.4±6.32%、42.1±5.67%,川芎嗪的清除率分别为(高浓度不溶,未测)4.48±16.5%和6.22±10.7%,两种药物间差异显著(P<0.01).结论大蒜素可直接清除氧自由基,可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为其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了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26.
真心痛属于"心藏"受邪,而厥心痛属于"心包藏"受邪,属中医学心痛病之冠心病患者,绝大多数为厥心痛,病位在"心包藏",极少数因心痛而死亡的患者,为真心痛,病位在"心藏"。心包藏自身之脉为"痰瘀故邪"所痹阻,引起心痛;并伤及心包藏,导致心包藏病。该病的治疗原则是祛邪、扶正并举,涤除心包藏自身脉络之痰瘀,补益心包气血,还需根据患者出现的阳虚阴盛、阴精不足、肝旺、脾虚等兼症加减用药。  相似文献   
27.
目的 初步探讨右美沙芬通过增加小鼠脑部5-羟色胺(5-HT)的含量的镇咳机制. 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 荧光检测(RP-HPLC-FLD)法,以磷酸可待因为对照药,测定右美沙芬对小鼠脑部5种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结果右美沙芬的镇咳机制与单胺类神经递质5-HT有关,右美沙芬组的5-HT含量比空白组增加了4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5-羟基吲哚乙酸(5-HIAA)含量比空白组增加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右美沙芬镇咳作用与小鼠脑部5-HT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8.
29.
对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以下简称《中国药典》)》收录的药材和饮片数量、药材与饮片基原物种数与入药部位、成方制剂和单方制剂的数量及组成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载入网站(http://itcm.hzau.edu.cn/yd/zgyd.htm)供参考查询。分析显示:(1)《中国药典》(一部)共收录616种药材与饮片以及47种植物油脂与提取物。616种药材和饮片按其来源可分为植物类、动物类、矿物质类、微生物类、人工合成或配置原料类、人源制品、兼具动物与植物来源类等。47种植物油脂与提取物中,46种为以植物来源制成的药材,剩余1种为动物来源,即水牛角浓缩粉。(2)616种药材和饮片中,有421种(占比73.60%)药材源于单一的基原物种,96种(占比16.78%)药材具有2种基原,40种(占比6.99%)药材具有3种基原,11种(占比1.92%)药材具有4种基原,2种(占比0.35%)药材具有5种基原,2种(占比0.35%)药材具有6种基原。47种植物油脂与提取物中,有34种具有单一基原,基原数为2和3的植物油脂与提取物各有5种。(3)《中国药典》(一部)共收录1 605种成方和单方制...  相似文献   
30.
涩脉的多普勒脉搏图及舌分光改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多普勒超声仪测定涩脉患者及滑脉孕妇寸口脉的血流量(F)、血流速度(V)及寸口脉管腔内径(D)的变化,并分别设健康对照组作对比,结果,与健康人相比,涩脉患者F、V、D值均明显减小(P<0.001),滑脉者V、D值明显增大(P<0.001),F值也略增大(P>0.05),为"涩脉是血瘀证的重要体征"提供了客观依据。进一步对涩脉患者舌象进行分光定量测定,结果涩脉患者红光、橙黄光较健康人减低,而绿光、蓝光、紫光增加(P<0.05~0.001),且紫光与F、V呈负相关,红光、橙黄光与F、V呈正相关,提示涩脉多与紫暗舌并见,两者互参更利于血瘀证的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