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3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0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96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参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及人工合成E-选择素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假手术组和治疗组。手术组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治疗组术前从股静脉注射人工合成E-选择素;假手术组仅将线栓插到颈外动脉、颈内动脉分叉处,其余步骤同手术组。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TNF-α和MMP-9的表达,RT-PCR检测MMP-9mRNA的表达。结果:手术组TNF-α、MMP-9和MMP-9mRNA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均有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TNF-α、MMP-9和MMP-9mRNA表达水平比手术组明显下降(P〈0.05)。相关分析表明,MMP-9mRNA分别与TNF-α和MMP-9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TNF-α能够在转录水平诱导MMP-9的表达。人工合成E-选择素降低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缺血脑组织MMP-9表达的机制可能是抑制TNF-α对MMP-9mRNA合成的诱导,从而降低了MMP-9的表达。  相似文献   
32.
目的总结颅内后循环动脉瘤的临床特点、手术时机、手术入路选择及手术注意要点。方法我院2005年以来收治的颅内后循环动脉瘤21例(共26个动脉瘤),其中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4例(1例同时伴有前交通动脉瘤),大脑后动脉瘤5例(1例P2和P3段各有1动脉瘤),小脑上动脉瘤2例,小脑后下动脉瘤7例(同时伴左侧眼动脉瘤、大脑中动脉瘤、颈内动脉C5段动脉瘤各1例),椎动脉瘤3例。手术治疗18例,栓塞治疗2例,1例手术麻醉过程中死亡。结果按GOS评分评定预后,18例预后好,2例差(轻残)。结论后循环动脉瘤大多瘤体较大,瘤内多有血栓形成。手术治疗需要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以便充分显露动脉瘤和载瘤动脉。应根据病人的术前Hunt-Hess分级以及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和医院的设备条件,选择个体化的治疗方法,方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3.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脑血管病外科专家委员会于2008年11月8日在苏州市会议中心召开2008年学术研讨会. 主持人: 许百男(解放军总医院神经外科) 张世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 本次研讨会的目的是针对目前神经外科在脑动脉瘤领域讨论比较多,且一时难以定论的话题加以讨论,与会者各抒己见,在讨论、争议的基础上形成比较成熟的意见,力求解决临床上经常遇到的问题,促进脑血管外科的发展.现将本次讨论的热点问题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中促进神经细胞分化作用.方法 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于再灌注不同时间点对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5-溴脱氧尿核苷(Brdu)、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神经元特异性核蛋白(NeuN)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rhG-CSF治疗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降低,治疗组缺血区及周边的Brdu、GFAP、NeuN表达较对照组增多.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后,rhG-CSF可促进神经细胞分化,增加神经细胞修复,具有神经保护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 rhG-CSF) induce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in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rats. Methods A model of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 rats was performed with the intraluminal filament occlusion. To evaluate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 of rhG-CSF treated group and contrast group in different reperfusion time,and using immunohistochemistry to measure the expression of 5-bromodeoxyuri-dine( Brdu) ,glial fibri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Neuronal Nuclei( NeuN) . Results Compare to contrast group, rhG-CSF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neurological severity scores and increased the expression of Brdu, GFAP, NeuN in peri-infarcted zones. Conclusion The rhG-CSF treatment can induce neuronal differentiation, can enhance the repairment of neuronal cells and have neuroprotective effects.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growth factor-1,IGF-1)在体外对胶质瘤C6细胞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 transforming gene,PTTG)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胶质瘤C6细胞,给与不同浓度的IGF-1(0.1、1.0、10.0 ng/ml)作用24 h后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法检测pTTGmRNA,Western blot检测PTTG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IGF-1作用后C6细胞PTTG mRNA表达与蛋白水平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着浓度的增加,其升高越明显.结论:IGF-1可以卜调PTTG的表达,并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36.
脑血管疾病是一类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多种炎症因子参与某些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人工合成E-选择素具有抑制某些炎症因子表达的作用。本文就人工合成E-选择素对脑血管病作用的新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7.
目的研究rhEP0(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大鼠脑创伤后创伤灶周围细胞凋亡、炎症因子释放和炎症细胞浸润的影响。方法动物分为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rhEPO组。采用改进的Feeney氏法制作脑创伤模型。各组动物分别于脑创伤后12小时、48小时、5天进行运动神经功能评分.测定创伤灶周围凋亡细胞数、MCP-1阳性及CD68+细胞数。结果各时间点rhEPO组运动神经功能评分明显改善,创伤灶周围凋亡细胞数、MCP-1阳性和CD68+细胞数均比对照组减少。结论rhEPO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减少创伤灶周围细胞凋亡、减轻炎症反应。对刨伤性脑损伤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8.
目的应用经颅多谱勒(TCD)动态检测兔血栓栓塞模型大脑中动脉(MCA)的微栓子信号(MES),观察栓子的负荷量与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3组,即A组含3—5个栓子,B组含6-10个栓子,C组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采用自体动脉血微栓子建立兔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同时TCD监测MES。栓塞后6h进行磁共振成像(MRI)及兔脑组织病理观察。结果A、B组TCD均监测到MES;B组MRI的T1WI、T2WI及病理观察见梗死灶,而A组仅在弥散加权成像(DWI)见可疑小缺血灶。结论TCD实时、动态观察微栓子信号,能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性,为临床及早干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9.
由于X 线有硬伪象,早期生产的CT 分辨能力有限,内听道内的小病灶用常规CT 可能难以诊断,据此以往习惯用CT 气体脑池造影诊断内听道内的肿瘤。核磁共振(MRI)技术受颅骨的影响很小,因此,在后颅窝CT 图象中常见的条纹样伪象在MRI 图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常见的运动性疲劳症状指标血红蛋白和免疫功能的变化,分析健脾生血、补肾中药组方对划船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症状的影响。方法:纳入2004-03-04/2004-03-24山东省水上运动学校的男运动员20名,皮艇8名,赛艇12名,年龄17~22岁,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名。在冬训期间运动量和强度在中到大的20d时间中进行实验。实验组内服课题组根据健脾生血、补肾的治则研制的中药(A药)。药物由人参、黄芪、熟地、阿胶等13味中药组成,制成口服液和胶囊两种剂型,分别在早餐前0.5h和晚餐后2h服用,每次服用口服液20mL(10mL中相当于含生药90g),胶囊9小粒(每粒胶囊0.38g,其中生药含量0.37g,生药量共3.33g)。对照组服用目前国内运动队最常使用的提高血红蛋白中药(B药),由口服液和胶囊铁剂组成,早餐前0.5h服用口服液20mL,晚餐后2h服用胶囊铁剂920mg。两组均连续服药20d。给药全部采取单盲方式。分别在服药前、服药后10d和服药20d,清晨空腹取肘静脉血,作血红蛋白、白细胞、血细胞比容、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测定和运动训练完成量的自我评定和教练员的评定。结果:实验观察期间,因伤病原因,有4名受试者中途退出脱落,未进入结果分析。最后进入结果分析为16名,实验组9名,对照组7名。①实验组服药后10,20d血红蛋白均有升高趋势,但无论是组间,还是组内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白细胞和血细胞比容两组整个实验期间无大的变化。②两组服药后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的变化不明显,仅在实验后20d实验组免疫球蛋白M高于对照组(P<0.05)。③实验组自我评定分有升高趋势,对照组有下降趋势;两组教练员评定分均有升高趋势,但是,除了实验组10d时教练员评定与训练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外(P<0.05),组间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两组在大运动量、大强度训练后血红蛋白、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均无明显下降的情况发生,维持了原有的水平,中药处方对运动性血红蛋白和免疫功能下降有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