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0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动脉导管未闭是儿童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及时有效治疗可防止肺炎、心力衰竭、感染性心内膜炎、肺动脉高压等并发症的发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经导管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目前绝大部分动脉导管未闭通过介入封堵可获治愈.  相似文献   
62.
目的:评估GeneXpert MTB/RIF Ultra(简称"Xpert Ultra")检测手术组织和脓液标本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21年1—9月西安市胸科医院疑似结核病患者符合检测样本量的同一病灶的手术组织样本49份和脓液样本36份,分别对其进行Xpert Ultra、GeneXpert MTB/RIF(简称"Xpert")、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简称"MGIT 960培养")、DNA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FQ-PCR)、结核分枝杆菌R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SAT-RNA)、DNA实时荧光恒温扩增法(简称"恒温扩增法")检测。以临床诊断结果为参考标准,评价上述各种方法检测手术组织标本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同时,分析各方法检测确诊结核病患者同一病灶组织及脓液标本(各28份)阳性率的差异。结果:以结核病临床诊断为参考标准,Xpert Ultra检测组织标本的敏感度(75.0%,24/32)明显高于Xpert(65.6%,21/32)、FQ-PCR(53.1%,17/32)、SAT-RNA(25.0%,8/24)、恒温扩增法(6.3%...  相似文献   
63.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1岁,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2个月.乏力,无明显发热,无腹泻、恶心、呕吐、胸闷、心慌等不适.体格检查:体温36.5℃,双侧颌下、左侧腋窝触及肿大淋巴结.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9.99×109/L、血红蛋白115g/L、中性粒细胞80.6%;血沉(ESR) 138mm/h;AFP、CEA、PSA、CA125、CA199、NSE等肿瘤标志物均正常;结核T-spot阴性.超声及腹部CT检查显示肝脏及脾脏增大,双侧髂血管旁及双侧腹股沟多发肿大淋巴结.遂行腋窝淋巴结活检,见滤泡间大量浆细胞浸润,浆细胞呈多克隆性增生,符合多中心Castleman病.  相似文献   
64.
目的 探讨行冠脉搭桥患者术后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的观察,继而提出相关护理措施,以提高对患者手术的恢复。方法 2015年5月至2015年8月选取就诊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心脏外科进行冠脉搭桥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术后予以浓度0.9%氯化钠39ml内加入中性胰岛素40 U静脉持续泵入,对照组根据血糖结果予以胰岛素皮下注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观察组发生低血糖1例,对照组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糖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有2例伤口感染;对照组发生伤口感染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脉搭桥术后正确得应用胰岛素微量泵更利于术后血糖控制以及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65.
<正>Brenner瘤是一种少见的起源于卵巢表面上皮的肿瘤,约占所有卵巢上皮性肿瘤的5%[1]。病理上分为良性、交界性/非典型增生性、恶性三型,其中恶性Brenner瘤更为罕见[2,3],国内外鲜有报道。与卵巢其他肿瘤鉴别困难,临床上易误诊。本文报道2例卵巢恶性Brenner瘤,介绍其诊疗经过及影像学特点,以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病例资料病例1,患者,女,76岁,因发现腹盆腔包块1年余就诊。患者1年前无明显诱因发现腹腔包块,无腹胀、腹痛等症状,自发病以来食欲、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体重下降10 kg。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无家族性遗传病史,已绝经。查体:腹部膨隆,无腹壁静脉曲张,无压痛、  相似文献   
66.
患者男,44岁,4个月前因急性胰腺炎入院,同时发现左肾占位;既往体健。本次入院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异常。增强CT及^(18)F-FDG PET/CT(图1A、1B):左肾多房囊性肿块,轻度强化,FDG摄取不均匀明显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maximum standard uptake value,SUV max)6.7];注射利尿剂后1 h再次行腹部延迟显像,见FDG摄取进一步增高(SUV max 9.9);腹膜、肠系膜弥漫增厚,FDG摄取不同程度增高(SUV_(max)9.3)。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在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FN)白血病患儿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1年7月1日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白血病化疗后合并FN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感染灶分为A组(血流感染组)和B组(肺部感染组),比较两组mNGS与传统病原检测(TPD)的效能。结果 共纳入56例患儿,男27例、女29例,中位年龄4.0(2.0~7.8)岁。A组39例,ALL28例、AML11例;B组17例,ALL10例、AML7例。A组和B组最常见的病原均为曲霉菌、念珠菌和鲍曼不动杆菌。mNGS与TPD检测阳性率的一致性较差(Kappa=0.039);mNGS检测阳性率(80.4%)明显高于TPD(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A组mNGS对曲霉菌(35.9%对12.8%)、念珠菌(28.2%对10.3%)和鲍曼不动杆菌(28.2%对7.7%)的检测阳性率均高于TPD;B组mNGS对曲霉菌(41.2%对5.9%)的检测阳性率高于TP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NGS可检测罕见病原,且对混合感染的检出率显著高于TPD,差...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评估荧光PCR探针熔解曲线(MeltPro)技术检测涂阳患者痰标本中MTB耐药性的效能。方法 收集2016年9月至2018年8月西安市胸科医院500例痰涂片阳性患者的痰标本,分别进行痰涂片镜检、GeneXpert MTB /RIF检测、BACTEC MGIT 960(简称“MGIT 960”)液体培养、表型药物敏感性试验(简称“药敏试验”),并应用MeltPro法检测痰标本中MTB菌株对利福平、异烟肼、二线注射类和氟喹诺酮类等抗结核药物的耐药性,并以表型药敏试验为标准,评价MeltPro法的检测效能。结果 以表型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MeltPro法检测MTB对利福平耐药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8.7%(76/77)和94.2%(343/364),检测对异烟肼耐药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3%(102/124)和96.2%(304/316),检测对阿米卡星耐药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9和99.5%(432/434),检测对卷曲霉素耐药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7和99.1%(432/436),检测对左氧氟沙星耐药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6%(48/53)和99.2%(386/389),检测对莫西沙星耐药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1%(37/42)和96.5%(386/400)。以表型药敏试验结果为标准,GeneXpert MTB/RIF检测MTB对利福平耐药性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8%(73/77)和94.0%(342/364)。GeneXpert-MTB/RIF和MeltPro法与表型药敏试验结果一致性均较好(Kappa值分别为0.81和0.84),但MeltPro法检测效能与表型药敏试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更高。结论 MeltPro法检测涂阳患者痰标本中MTB菌株对利福平、异烟肼,以及二线注射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结核药物耐药性有较好的效能。  相似文献   
69.
70.
背景:脓毒性休克是儿童常见的危重症,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在常规支持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血液净化治疗(CBP)能否改善脓毒性休克患儿预后,尚存在争议。 目的:探讨CBP对脓毒性休克患儿的预后以及液体平衡的影响。 设计:非随机对照试验。 方法:纳入2015年5月至2020年5月河北省儿童医院PICU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儿(年龄1月龄至14岁),根据是否行CBP分为CBP组和非CBP组;CBP组再根据启动血液净化时间分为0~24 h亚组和~48 h亚组。CBP采用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或CVVH透析(CVVHDF)模式,置换量 30~50 mL·kg-1·h-1。比较各组7 d和30 d生存率、CBP 72 h(简称72 h)的液体正平衡比例、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心率、动脉氧分压与吸氧浓度比(P/F值)、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计数绝对值、IL-6、PCT和PICU住院时间。 主要结局指标:入住PICU后的7 d生存率。 结果:CBP组64例,0~24 h亚组44例,~48 h亚组20例;非CBP组30例。CBP组与非CBP组年龄、男性比例、PRISM Ⅲ评分、有创机械通气比例、初始状态下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心率、P/F比值、血淋巴细胞及亚群计数、IL-6和P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①CBP组7 d和30 d生存率(82.8%、78.1%)均高于非CBP组(70.0%、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CBP组72 h液体正平衡比例 (31.2%)低于非CBP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CBP组72 h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计数均高于非CB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72 h时血管活性药物评分、心率、P/F比值、IL-6和PCT在CBP组和非CBP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⑤72 h时,0~24 h亚组和~48 h亚组比较,液体正平衡比例、IL-6水平,血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计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CBP能够提高脓毒性休克患儿7 d和30 d的生存率,并有助于改善液体平衡,减少血管活性药物使用,促进细胞免疫抑制的解除;早期给予CBP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