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预测与评价宫颈癌放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82例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宫颈癌的患者,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结束后行DWI检查,测量肿瘤最大径和表现扩散系数(ADC)值.治疗结束后,依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将患者分为缓解组、无效组.根据治疗结束后2年的随访复查情况将患者分为复发组、无复发组.比较两组间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ADC值,并分析疗效及复发情况与治疗前ADC值、治疗结束后的ADC升高值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 缓解组223例,无效组59例.复发组70例,无复发组212例.缓解组治疗前ADC值明显低于无效组(t=3.274,P<0.05),无复发组治疗前ADC值明显低于复发组(t=1.031,P<0.05).治疗前ADC值低的患者复发率明显低于治疗前ADC值高的患者(χ2=5.175,P<0.05).治疗结束后的疗效及治疗结束后2年的复发情况与治疗前ADC值均呈负相关(r=-0.571、-0.675,P<0.05),与治疗结束后的ADC升高值均呈正相关(r=0.641、0.547,P<0.05).缓解组、无复发组治疗结束后ADC值升高明显(t=2.031、4.011,P<0.05),无效组、复发组ADC值升高不明显.结论 治疗前的ADC值有助于预测宫颈癌放化疗疗效,治疗结束后的ADC变化值有助于评价宫颈癌放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22.
目的通过对两种留置针穿刺方法可操作性、病人疼痛感、高压注射时的成功率等因素的比较分析,找出一种最适合放化疗后血管差的病人的穿刺方法,在减轻病人痛苦的同时提高检查成功率。方法选取放化疗数个疗程后行增强磁共振扫描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传统留置针穿刺法;观察组使用改良后的穿刺方法;分别从操作便捷性,病人疼痛分析,高压推注成功率3个角度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需要两位操作人员协同才能完成该操作,观察组与对照组病人的平均疼痛程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66,P0.05),MRI增强扫描高压注射成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t0.05/13=2.160,P0.05)。结论使用改良后的留置针穿刺方法,在保证操作便捷性的同时,大幅减轻病人的疼痛感,提高了放化疗后病人留置针穿刺成功率,使磁共振增强扫描能够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3.
目的:分析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生命质量、癌症症状、负性情绪以及对死亡的态度,为开展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的死亡认知教育提供相关参考。方法:本研究设计为横断面研究,采用便利抽样的方式选取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在我院介入和综合内科住院治疗的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145例,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命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MDAS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量表和死亡态度描绘量表(DAP-R)分别对患者的生命质量、癌症症状、负性情绪以及对死亡的态度进行测评。结果:恶性肿瘤终末期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和生命质量评分以及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独立性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精神/宗教信仰领域评分均明显低于常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症状发生率最高(>90%)的前4位症状依次为:疼痛(99.21%)、食欲减退(98.20%)、疲劳(94.15%)和睡眠不安(91.11%);而症状强度最显著(>5分)的前5位症状依次为:疲劳、疼痛、苦恼、健忘和睡眠不安。焦虑检出率为69.66%(101/145),其中,轻度焦虑31例、中度焦虑55例、重度焦虑15例;抑郁检出率为72.41%(105/145),其中,轻度抑郁29例、中度抑郁62例、重度抑郁14例。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平均得分均处于中度水平。患者的死亡恐惧维度均分最高(4.52分),其次为死亡逃避(3.04分),再次逃离接受(2.85分)。结论:终末期恶性肿瘤患者生命质量低下,癌症症状明显,多数存在焦虑抑郁情绪,面对死亡多为恐惧、逃避和逃离的态度。  相似文献   
24.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手术室整体化护理的开展,手术信息发布系统将信息科学与计算机技术结合于一体,作为一个完整的单元进入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它是以一种现代化的手段,全新的护理概念,成为手术室整体化护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院手术室自2005年4月以来采用了手术信息发布系统为患者及家属服务,经过两年多的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院手术室实施手术信息发布系统的做法和体会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25.
术中低体温是手术常见的并发症,特别是开胸、开腹手术尤其易于发生.围手术期间,由于麻醉剂的影响,手术室内的环境、开放体腔、大量消毒液和灌注液的使用等都易使患者散热增加,造成低体温[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