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51.
目的:本文对105名入伍新兵进行心理咨询,探讨开展心理咨询对新兵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5名新入伍的新兵进行调查测评。结果:心理咨询前的躯体化、焦虑、人际关系、精神病性因子分及阳性项目较军人常模高,咨询后较军人常模低,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咨询有助于提高入伍新兵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新兵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镇痛效果及对产妇和胎儿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400例初产妇作为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200例和对照组200例,观察组产妇活跃期采用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行腰硬联合分娩镇痛,对照组未用任何镇痛措施,观察两组镇痛效果、分娩方式、产程持续时间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长和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镇痛效果确切,剖宫产率降低,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3.
亚低温治疗重度颅脑损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亚低温疗法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对34例重度颅脑损伤(Gcs计分≤8分)患者急诊手术后,随机分为亚低温治疗组(16例)和常温治疗组(18例)。对比死亡率,治疗后第2天、第4天、第6天经腰穿测定当时存活者颅内压(Icp),治疗后12h取脑脊液测定其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及β-内啡呔(β-Ep)的含量。结果 两组患者比较亚低温组死亡率明显降低,颅内压(Icp)得到有效控制,亚低温治疗组患者脑脊液中Lpo及β-Ep含量明显低于常温组。结论 亚低温疗法是临床救治重度颅脑损伤的一种切实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54.
Aplasticanemia (AA )isabonemarrowfailuresyndrome .Recentstudiesindicatethatimmune me diatedsuppressionofhematopoiesisplaysanimpor tantroleinmostcasesofAA ,namely ,abnormallyactivatedTcellsand/orsomesolublecytokinesinhibitproliferationofhematopoieticstem/p…  相似文献   
55.
目的:确定控制脐带血造血于/祖细胞增殖的细胞周期蛋白D(Cyelin D)关键亚型。方法:用Midi-MACS免疫磁珠阳性分选的方法分离出脐带血CD34^ 细胞,在体外扩增以后,用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检测Cyclin D不同亚型的表达。结果:mRNA在Cyclin D1无表达,Cyclin D2、Cyclin D3有表达;蛋白在Cyclin D1无表达,Cyclin D2弱表达,Cyclin D3高表达。结论:控制脐带血造血干/祖细胞增殖的Cyclin D关键亚型是Cyclin D3。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谷氨酰胺双肽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及对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预防作用。方法将20例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谷氨酰胺组10例,对照组10例。从移植后当天至第20天,谷氨酰胺组患者除接受标准胃肠外营养支持外,每天给予N(2)-L-丙氨酰-L-谷氨酰胺200ml;对照组采用不含谷氨酰胺的标准化胃肠外营养支持。两组均采用改良白消安加环磷酰胺(BuCy2)预处理方案,采用环孢霉素加霉酚酸酯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分别干预处理当天,移植后第7、14、21、28和42天收集患者姐清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分别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1(INF-γ)、白介索2(IL-2)、IL-4、IL-10的水平,同时监测两组GVHD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谷氨酰胺组TNF-α、INF-γ和IL-2水平较对照组低,其中TNF-α、INF-γ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谷氨酰胺组IL-4和IL-10水平略高于对照组,但仅移植后第42天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GVHD发生两组无明显差异。结论符氨酰胺能使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Th1/Th2细胞因子向有利于预防GVHD的方向偏移。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HOX A基因启动子区域CpG岛在多种白血病细胞系和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的甲基化特点和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其甲基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11种白血病细胞系、3种白血病45例患者治疗前后骨髓细胞以及2名正常成人外周血白细胞,常规提取DNA并用重亚硫酸盐法处理.然后用PCR法扩增目标序列,采用焦磷酸测序法测定其中CpG位点的甲基化,以5-杂氮-2'-脱氧胞苷(DAC)或ATRA处理HL-60和K562细胞后测定以上片段的甲基化.结果 所检测的HOX A基因亚群在正常白细胞均无甲基化,HOX A1在所有标本均无甲基化,HOX A4、A6、A7、A9、A10和A11均存在多个CpG位点的甲基化甚至高甲基化,其中T细胞白血病细胞系和B细胞白血病细胞系CpG位点甲基化比例(分别为71.4%和85.7%)明显高于其他组细胞;HOX A4在所有细胞系中均存在甲基化,HOX A6和HOX A7在绝大多数细胞系中存在甲基化,HOX A10和HOX A11在K562和HL-60细胞中存在甲基化(38%~86%),HOX A9在髓系白血病细胞系中多表现为低甲基化,HOX A11在B细胞白血病细胞系中为高甲基化(均>50%).治疗缓解后的急性髓系白血病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比治疗前HOX A4、A6甲基化水平明显减低,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HOX A6和A9甲基化水平明显减低.用ATRA处理后HL-60细胞HOX A4、A6和A10甲基化水平明显减低,而K562细胞仅HOX A6甲基化减低.结论 白血病细胞在HOX A基因亚群启动子区域多呈现异常甲基化,且部分基因亚群表现为不同种类白血病特异性高甲基化;ATRA可以通过多种途径降低白血病细胞系,尤其是HL-60细胞部分HOX A基因亚群CpG甲基化水平.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HSTCL)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例肝脾γδ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文献复习。结果:男性2例,年龄分别为18岁、62岁;女性1例,23岁;2例男性有肝脾大、B症状、EB病毒感染,其中1例有乙肝病毒感染; 3例均有血象减低、骨髓受累、肝功能异常、乳酸脱氢酶、铁蛋白升高、无淋巴结肿大。3例骨髓细胞学中幼稚细胞明显增多,胞体中等或偏大,胞浆量丰富,胞核类圆形或不规则,染色质细致,核仁明显;免疫分型均表达CD3、CD2、CD7、TCRγδ,部分CD56及CD16阳性,1例初始部分表达CD8,后不表达CD8,3例均不表达CD4、CD5、CD57、TCRαβ; 2例检测到TCRD单克隆重排基因片段,1例未检测到单克隆重排基因片段。3例接受化疗患者,2例因感染死亡,1例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随访10个月仍完全缓解。3例患者从有临床症状到确诊时间分别为2个月、5个月、8个月,其中2例确诊到死亡时间分别为7个月、6个月。结论:肝脾γδT淋巴瘤常侵犯骨髓,早期行骨髓细胞流式免疫分型明确诊断;该型淋巴瘤对化疗多耐药,预后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9.
亚低温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对亚低温在重度颅脑损伤中的治疗作用进行对比分析和评价。方法 对我科1999 年1 ~5月连续收治的22 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亚低温治疗。治疗结果与1998 年全年随机抽取的26 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应用亚低温治疗的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在昏迷时间、存活率、并发症等指标方面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结论 亚低温可有效地缩短重度颅脑损伤的昏迷时间,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是重度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一种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0.
血小板第4因子与造血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第4因子是一类巨核细胞、血小板特异性的蛋白质,属于CXC趋化因子家族.主要存在于巨核细胞、血小板的a颗粒中,当血小板激活时释放,主要参与止血、免疫调节、炎症趋化等反应.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它能够抑制造血细胞、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具有造血保护和抗肿瘤作用,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