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15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8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介绍一种全新肝内分流预应力支架的结构和在经皮经肝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PTPS)中应用的临床结果。分析应用该支架建立的门腔静脉分流道与经典TIPS所用支架血流动力学之间的区别,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38例门静脉高压患者采用预应力支架行经皮经肝途径门腔静脉分流术(PTPS)。静脉曲张出血36例,难治性腹水1例及肝肺综合征1例;Child's B级27例、C级11例。经皮经肝穿刺进入门静脉右支,再经门静脉左支矢状部穿刺肝段下腔静脉,经皮经肝植入预应力支架于门静脉左支与肝段下腔静脉之间。结果38例采用预应力支架行PTPS均获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未出现术中与技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门腔压力梯度平均下降14cmH2O,平均随访493d,所有患者未发生再出血,难治性腹水得到有效地控制。初步开通率98.9%,明显高于经典直管形裸支架TIPS。结论采用预应力支架经皮经肝途径建立门腔静脉分流是安全可行的,其血流动力学结果提示:预应力支架形状及与相关血管壁间“吻合”严密,符合正常肝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分布,既起到门静脉部分性降压作用,亦保障了门静脉右支血流的肝内灌注,对预防术后分流道再狭窄及降低肝性脑病发生率具有明显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2.
对换骨头骨折患者是否行烧骨头切除术尚有争议。我院于1995年对11例烧骨头骨折切除患者进行远期效果分析如下。1一般资料本级共11例,男5例,女6例,左侧6例,右侧5例。陈旧性4例,其中2例并有肽骨下端骨折。7例为粉碎性骨折。切除时年龄为22~53岁。2方法2.1握力测定方法:将血压计气囊部分卷成scm在状,然后充气加压至6.67KPa(50TnmHg)进行双手的握力对比测验,同时记录双侧的压力数据.再进行百分比分析。2.2活动度测量法:对族前、旋后及屈伸活动度,用测角器测定与健例对照记录活动减少度数。2.3旋前及族后肌力按肌力测定法记…  相似文献   
93.
限流支架植入治疗TIPS引起的难治性肝性脑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评价限流支架装置在缩小 TIPS分流道直径对治疗由门腔分流引起的肝性脑病的有效性。 方法  9例TIPS术后并发严重肝性脑病患者经颈静脉沿原肝内支架同轴植入可限制血流量的支架装置。 结果 限流支架植入未出现术中并发症 ,平均门静脉压力由术前 12± 4 .2 cm H2 O升至 2 0± 2 .6 cm H2 O,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分流道内血流减少 4 7.3%±15 .1% ,肝性脑病得到实质性改善和控制。血氨浓度及胆红素明显降低。 结论 用限流支架治疗门腔分流因起的肝性脑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4.
我们于1982年对省冷湖石油局219名手工电弧焊作业人员进行了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调查。该局电焊作业均为手工电弧焊,劳动强度大,作业环境普遍较差.除大修厂电焊工房,机厂铆焊车间、钻井管子站工具房、管子站对焊组等较为集中在室内作业外,其它比较分散流动作业.常用焊条为结422、结507、铸造碳化钨焊条等. 车间空气中毒物浓度的测定:使用Fc—1型粉尘采样器,分析方法为磷酸—高碘酸钾法。共测定4个车间,11个点,最低(氧化锰1.4mg/m~3)超过6倍,最廮(氧化锰6.5mg/m~3)超过31倍. 对219名电焊作业工人按照“1971年锰中毒诊断标  相似文献   
95.
96.
孙晓丽  王威 《中国现代中药》2017,19(8):1193-1195
目的:优化剪刀股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测定其稳定性,研究其抑菌作用。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剪刀股挥发油的提取条件;采用初均速法,以折光率为测定指标,确定剪刀股挥发油稳定性;测定剪刀股挥发油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菌种的抑菌作用。结果:采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剪刀股挥发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氯化钠溶液浓度6%,浸泡时间1 h,料液比10∶1,提取时间5 h;平均提取率为0.466%,RSD为0.327 7%;剪刀股挥发油在25℃时的半衰期为8.74年;剪刀股挥发油在浓度为0.6%时,抑菌作用与氯霉素相当。结论:剪刀股中挥发油稳定性较好,并对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一定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97.
王威  孙晓丽 《中国现代中药》2017,19(7):1021-1025
目的:优化剪刀股中总皂苷的超声提取工艺,建立剪刀股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分析法,以剪刀股总皂苷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剪刀股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Design-Expert v8.0.6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和建模,确定剪刀股总皂苷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结果:超声法提取剪刀股中总皂苷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80%,液料比18∶1,温度71℃,超声时间15 min,超声功率200 W,在此条件下,剪刀股中总皂苷提取率为1.744%,RSD=0.65%(n=6)。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剪刀股总皂苷的提取及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98.
硝酸甘油和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临床观察孙晓丽蒋灵阁柳殿云贾小峰张俊峰不稳定型心绞痛又称不稳定型心肌缺血综合征,极易发展成为急性心肌梗死及发生心源性猝死。我院1993年1月~1995年11月静脉滴注硝酸甘油、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0例,疗效...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含吡硫翁锌、花粉精、醣丁体等成分的毛发洗护品辅助非那雄胺治疗雄激素性秃发的效果。方法2018年6月至2019年2月,北京友谊医院皮肤科就诊的60例男性雄激素性秃发患者,年龄18~40岁(30.85±4.73)岁。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0例,均观察180 d。两组均口服非那雄胺每天1 mg,试验组用含吡硫翁锌、花粉精、醣丁体等成分的毛发洗护品,对照组用普通洗护品,评估治疗前后患者头皮、毛发改善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试验组治疗180 d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头皮出油、瘙痒、头皮屑改善程度、总体使用感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44、2.574、2.579、2.134,均P<0.05)。试验组治疗180 d毛发密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7,P<0.05)。满意度方面,试验组患者29例对疗效满意,占96.67%;对照组25例,占8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均未见不良反应。结论含吡硫翁锌、花粉精、醣丁体等成分的毛发洗护品辅助非那雄胺能较好地改善雄激素性秃发患者的头皮出油、瘙痒、头皮屑情况,可增加雄激素性秃发患者脱发疗效,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0.
医学检验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随着新理论、新技术、新仪器、新实验、新方法的不断出现,检验工作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特别是应用型技术人才。一名合格的检验工作者,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更要有熟练、准确的操作技能。因此,医学检验人才应向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方向努力[1],将实验教学与临床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检验教学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