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11篇
  免费   741篇
  国内免费   551篇
耳鼻咽喉   88篇
儿科学   227篇
妇产科学   181篇
基础医学   576篇
口腔科学   186篇
临床医学   1754篇
内科学   1124篇
皮肤病学   223篇
神经病学   240篇
特种医学   552篇
外国民族医学   7篇
外科学   1146篇
综合类   3982篇
预防医学   1338篇
眼科学   80篇
药学   1512篇
  11篇
中国医学   1698篇
肿瘤学   478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294篇
  2022年   277篇
  2021年   237篇
  2020年   282篇
  2019年   300篇
  2018年   312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40篇
  2015年   293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619篇
  2012年   682篇
  2011年   748篇
  2010年   767篇
  2009年   763篇
  2008年   695篇
  2007年   729篇
  2006年   652篇
  2005年   540篇
  2004年   612篇
  2003年   574篇
  2002年   516篇
  2001年   512篇
  2000年   453篇
  1999年   377篇
  1998年   344篇
  1997年   301篇
  1996年   288篇
  1995年   247篇
  1994年   224篇
  1993年   176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159篇
  1990年   175篇
  1989年   154篇
  1988年   115篇
  1987年   112篇
  1986年   112篇
  1985年   87篇
  1984年   88篇
  1983年   69篇
  1982年   75篇
  1981年   55篇
  1980年   29篇
  1979年   15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9篇
  1965年   8篇
  195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姚巧玲 《现代医院》2004,4(8):82-83
指出《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 ,不仅要求临床医务人员按法规写好病案也要求病案管理者在日常的工作中加强法律意识 ,按条例和配套文件要求管好病案。并介绍了该院的具体操作经验。  相似文献   
92.
原位M形回肠代膀胱术42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评价原位M形回肠代膀胱的疗效。 方法 男性膀胱恶性肿瘤患者 4 2例 ,腹膜外切除膀胱前列腺 ,截取 4 5~ 5 0cm回肠纵行剖开后M形折叠形成贮尿囊 ,输尿管插入贮尿囊内 1cm作吻合 ,贮尿囊底部与尿道 6针吻合 ,将贮尿囊完全置于腹膜外。 结果 本组 4 2例 ,术后随访12~ 96个月 ,平均 4 4个月。白天控尿良好者 38例 (90 .5 % ) ,夜间控尿良好者 36例 (85 .7% )。术后 12个月代膀胱容量 (36 1± 4 8)ml,最大排尿压 (86 .8± 2 1.4 )cmH2 O(1cmH2 O =0 .0 98kPa) ,最大尿流率(18.4± 6 .1)ml/s,无明显输尿管梗阻及返流。未发现尿道残端复发肿瘤。 结论 腹膜外切除膀胱可减少腹腔被肿瘤污染 ,避免肠管进入盆腔而影响手术操作。插入式输尿管吻合法 ,操作简单 ,术后形成小乳头有良好的抗返流作用 ,输尿管狭窄发生率低。代膀胱置于腹膜外 ,可减少肠粘连、肠梗阻、输尿管梗阻、腹腔内感染等并发症。改良后的原位回肠代膀胱术式 ,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术后并发症少、功能良好的特点 ,代膀胱在位置、形态、容量及输尿管抗返流等方面均接近正常膀胱。  相似文献   
93.
软组织损伤评估在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胫骨平台复杂骨折是膝关节最常见骨折,常伴有严重软组织挫伤,处理较困难,术后感染、内固定失效、皮肤软组织坏死、关节僵硬、残障发生率高,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治疗时忽略了对软组织损伤评估和治疗。自1994年5月~2003年5月,共收集我院手术治疗胫骨平台复杂骨折62例,根据是否正确应用软组织损伤评估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4.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肝病分子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肝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liver disease,ADPLD,MIM174050),简称多囊肝(polycystic liver disease,PCLD or PLD),过去曾称为成人多囊肝病(adult polycystic liver disease,APLD),可作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MIM173900,173910)的肾外表现而存在,亦可单独发病,前者称为多囊肾相关型多囊肝病(polycystic liver disease associated with ADPKD)后者称为独立型多囊肝病(isolated polycystic liver disease).  相似文献   
95.
不同脑保护方法中炎症反应对脑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观察体外循环中采用不同脑保护方法时脑组织中各种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探讨脑保护对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18只健康成年杂种犬随机均分为3组:常温体外循环组(normothermic cardiopulmonary bypass,NCPB组),深低温停循环组(deep hypothermic circulatory arrest,DHCA组),深低温停循环+间断选择性顺行性脑灌注组(intermittent selective antegrade cerebral perfusion,ISACP,DHCA+ISACP组)。术后检测犬脑组织的含水量,分离并取出海马,制备脑组织匀浆,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在透射电子显微镜(TE)下检测海马脑组织的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 DHCA组的IL-1β和TNF—α含量明显高于NCPB组和DHCA+ISACP组(P〈0.01),但NCPB组与DHCA+ISACP组间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TNF—α和IL-1β含量与脑水肿的程度呈正相关(r=0.987,0.942;P〈0.01)。TE检查显示DHCA组超微结构破坏较严重,而NCPB组和DHCA+ISACP组破坏较轻。结论 长时间DHCA会造成脑损伤,DHCA+ISACP有一定的脑保护作用,IL-1β和TNF—α在长时间DHCA中对脑损伤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6.
通过输血传播的传染因子的目录可能在不断扩大,目录中新增加的传染因子是衣原体种类,衣原体专门寄宿在病原体的真核细胞内,并且在动物体内引起变种疾病,其种类范围跨度很大。由于衣原体具有细胞壁和复制的特点,一般归类于细菌,有4种衣原体已经被公认:鹦鹉热衣原体(C.psittaci)、兽类衣原体(Chlamydia pecorum),肺炎衣原体(C.pneumonia)和沙眼衣原体(C.trachomatis)以及最近2类引起人类疾病的衣原体。众所周知人类作为肺炎衣原体的唯一宿主,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将细菌从一个人传播到另一个人。人们感染肺炎衣原体后,初期与急性呼吸道疾病相关,包括肺炎、支气管炎、副鼻窦炎和咽炎,但是无  相似文献   
97.
98.
2 不同应用场合的研究设计儿童保健学研究按其应用场合不同可分为调查研究、实验研究、社区干预研究、临床研究及动物实验。2.1 调查研究设计是儿童保健学常用的研究形式之一。例如:全国儿童生长发育调查,各地进行的项目县(省)妇幼保健基础调查等。2.1.1 调查研究又称观察性研究,其特点是:(1)研究因素(即处理因素)是客观存在,而不是人为加进去的;(2)不能用随机化分组来平衡混杂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例如:拟调查光照对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影响,但被调查者的年龄、母亲文化水平及饮食习惯均被视为混杂因素而不易被平衡。  相似文献   
99.
由于西药多是化学合成物。其中不少西药对胎儿有不良反应,特别是60年代震惊全球的“反应停”致畸胎儿事件以来,许多孕妇对西药都存在着一种恐惧心理。随着优生优育知识的普及,药物对孕妇及胎儿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因而为了防止损害孕妇和胎儿的安全和健康,在怀孕期间孕妇因病需服用药物时多喜欢选用中药。 诚然,大部分中药都是天然植物药、动物药,而一些益气补肾的中药都具有“安胎”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的作用。据研究著名方剂,“寿胎丸”用于孕妇先兆流产具有较好效果,且出生后的小儿体质、智商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有的孕妇担心中药均为深褐色汤药,服后是否会使小儿皮肤变黑,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人皮肤的颜色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研究还证实中药并不能增加和促进黑色素细胞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0.
浆细胞性肉芽肿较少见,查阅国内1985年以前文献尚未见有原发于肝脏的报告。我科于1986年5月收治1例。病历介绍患者女,24岁,住院号2524。于6年前出现间歇性上腹部剧痛,伴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