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3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31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59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 毫秒
21.
新型低温细胞生存系统用于太空无源搭载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新型低温细胞生存系统用于太空无源搭载的可行性.方法: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在低温细胞生存系统培养26天,利用光镜、MTT法、FCM观察细胞的生理特性;荷瘤小鼠观察致瘤性及对免疫系统的影响.结果:新型低温系统使细胞生理特性有一些改变,此变化是可逆的;对细胞的形态、致瘤性及免疫系统没有显著影响.结论:此系统是目前最简单、易行的无源搭载装置,适合于研究空间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22.
磁感应热疗用镍-铜热籽对L-929细胞及兔肌肉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感应热疗用镍-铜热籽体外升温特性以及对细胞与组织的影响。方法测量感应热籽在离体兔肝组织内升温特性;通过细胞毒性试验(MTT试验)评价该治疗热籽浸提液体外细胞毒性;溶血试验评价其有无溶血作用;兔体内肌肉埋植试验来评价其材料的组织毒性。结果实验中所用的铁磁热籽在离体兔肝内具有良好的升温效果;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镀金热籽对L-929细胞毒性为1级,属对细胞无毒性范畴;溶血试验中镀金热籽的溶血率3.25%(〈5%),表明实验用热籽无溶血作用;各期体内埋植试验反映了材料在肌肉组织中不同的炎性反应。结论自制的镀金镍-铜热籽在感应加温交变磁场中可升温到适合的温度,对L-929细胞毒性为1级,无溶血作用。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Fe3O4磁性纳米微球磁感应对Wistar大鼠Walker-256肿瘤的治疗作用。方法荷瘤鼠随机分为NS组(注入生理盐水而不接受磁场处理)、MF组(注入磁流体而不接受磁场处理)、MFH1组(注入磁流体在交变磁场中治疗1次)、MFH2组(治疗2次)和MFH3组(治疗3次),共5组。治疗温度控制在50~55℃,分别观察肿瘤体积抑制率和生存期,以及肿瘤的病理改变。结果MFH2组和MFH3组的肿瘤在2周内有明显的肿瘤体积抑制作用,肿瘤体积抑制率分别为(65.0±3.5)%、(71.6±4.2)%。与NS组(35.5±5.6)d比较,MFH3组(41.9±6.5)d和MFH2组(42.1±5.0)d的生存期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4.386,P〈0.05;q=4.558,P〈0.05);MFH1组(39.0±5.3)d和MF组(36.1±6.6)d的生存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406,P〉0.05)。NS、MF组肿瘤表面光滑,小灶性坏死区;癌细胞密度大,核仁明显,易见核分裂相。MFH2和MFH3组瘤内大片坏死残留的无结构红染物质,或空洞,部分胞核有固缩、碎裂及崩解。结论Fe3O4纳米磁流体介导的磁热疗能抑制大鼠Walker-256皮下肿瘤增殖。  相似文献   
24.
恶性肿瘤严重影响人类健康,也是医学科学与技术发展所面临的巨大挑战,迅速发展的纳米技术可以为人类最终攻克肿瘤提供新的契机和希望。2004年,美国卫生及人类服务部、国立卫生研究院和国家癌症中心联合发表《肿瘤纳米技术》,指出“肿瘤纳米技术将从根本上改变人类诊断、治疗和预防癌症的策略”。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将HIV多抗与磁性纳米微粒偶联制备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用于HIV的靶向性加热治疗,并对其在交变磁场下的升温能力进行检测.方法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选择氨基硅烷偶联剂对磁性纳米微粒进行修饰,通过一定浓度戊二醛活化将抗HIV多抗交联制备免疫磁性纳米微粒,并对其在交变磁场下的升温能力进行检测.结果 磁性纳米颗粒经氨基硅烷修饰后平均粒径为30 nm左右.戊二醛活化的磁性纳米微粒与抗HIV多抗具有较高的结合率,可在体外稳定保存,具有良好的交变磁场下升温能力.结论 抗HIV多抗免疫磁性纳米微粒的结合率、稳定性和交变磁场下升温能力可满足进一步的HIV靶向性加热治疗.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在不同磁场强度条件下磁热籽阵列的热场分布与升温规律.方法 单纯琼脂模体实验:在体积10 cm×10 cm×10 cm琼脂体模内分别按照直径3.0 cm、体积3.0 cm×3.0 cm ×2.6 cm和直径5.0 cm、体积5.0 cm×5.0 cm×2.6 cm的圆柱体阵列植入磁热籽.将其置于频率为100 kHz的交变磁场中,磁场强度从60 Gs开始按5 Gs分档直至120 Gs,依次实施分档升温测定实验.离体肌肉一琼脂混合模体实验:以不规则形琼脂体模模拟肿瘤靶区,分别使用90 Gs和120 Gs的磁场强度实施升温实验和温度场测量.结果 单纯琼脂体模升温实验显示40 min的加热时间内不同直径圆柱体区域内植人磁热籽阵列中心点的最终温度随磁场强度增大而相应提高,升温至50℃的时间相应缩短,升温规律相同.离体肌肉-琼脂混合体模的升温热场分析显示不同磁场强度下磁热籽植入密度与靶区内的升温关系密切,热场均匀度与植入磁热籽密度和分布相关.结论 磁场强度对磁热籽升温影响明显;在磁场达到一定强度后对磁热籽的升温影响减弱.提高磁场强度只在一定程度上对磁热籽加热有益;温度场分布与磁场强度和磁热籽植入密度关系密切.欲达到处方温度,低中磁场强度磁热籽植入密度较中高磁场强度时要密;在一定体积区域内需有足够的磁热籽密度方能达到处方温度值;磁热籽按照一定排序才能使温度场分布均匀,并非简单有序排布,但基本符合外密内疏的大原则.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laws of heating and thermal field of heating seed arrays in different magnetic field intensity during the magnetic induction hyperthermia.Methods 3.0 cm×3.0 cm ×2.6 cm and 5.0 cm ×5.0 cm×2.6 cm of magnetic heating seed was implanted respectively in 10.0 cm×10.0 cm ×10.0 cm pure agar phantom.The regions was divided into one file per 5 Gs in the range of 60-120 Gs magnetic induction.The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experiments were implemented in each sub-file.Muscle-agar mixture model was used in the magnetic induction 60 Gs and 90 Gs to implement GTV-heating simulation experiments and thermal field analysis.Results The pure agar phantom heating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heating is of basically the same rule when seeds with various diameters were implanted in the magnetic thermal array.Along with the increase of magnetic induction,the final temperature of the focal point heated for 40 min increased accordingly.and time required for heating to 50℃ was shortened correspondingly.The thermal field analysis of muscle-a mixture agar mixture model showed that the implantation density of magnetic heating seed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the temperature of the target area and thermal field in difierent magnetic field intcnsity.Conclusions The magnetic induction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heating of the seeds,as the magnetic modium,and this impact is trending downwards when the magnetic field reaches a certain intensity.Within a certain size,adequate magnetic heating seed density is necessary to achieve the desired temperature required for the temperature value.The heating seeds should be put in a certain order to heat the venue evenly,not in a simply order,but in line with the principle of outer dense and inner sparse.  相似文献   
27.
低温细胞生存系统长期保存CHO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验证基因工程细胞空间搭载系统在低温 ( 18℃ -3 0℃、无源等条件下保存细胞的可行性 ,观察此系统对生物工程细胞CHO(dhfr-)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将CHO (dhfr-)生物工程细胞株在空间搭载系统中培养 2 5d后 ,利用光镜、MTT法、FCM分析、3 H掺入法及染色体分析观察细胞生长特性。结果细胞低温培养 2 5d后 ,CHO(dhfr-)细胞呈多种形态 ;细胞周期变化差异不显著 ;染色体无断裂 ;细胞生长速度显著减慢 ;大分子生物合成显著增加。结论空间搭载系统搭载CHO(dhfr-)细胞进入空间后 ,虽然细胞产生了许多生理性变化 ,但能使CHO(dhfr-)细胞生存下来。利用空间搭载系统搭载细胞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28.
返回式卫星搭载肿瘤细胞和生物工程细胞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探讨空间环境对细胞生长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生存装置将肿瘤细胞及生物工程细胞于我国第 18颗返回式卫星返回舱内进行无源搭载。对返回细胞进行单克隆化 ,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MTT法测定细胞生长曲线。结果空间飞行后 ,肿瘤细胞与生物工程细胞存活率相比明显不同 ,均出现多种细胞形态 ;单克隆株与地面对照相比 ,倍增时间及增殖速度出现快慢不一的变化 ;细胞周期分布改变 ,G1期细胞增多 (P <0 0 5 ) ,S期细胞减少 (P <0 0 5 )。结论空间环境可导致细胞产生多种变异 ,但并非均为可遗传性变异 ,是否能够筛选出所需要的细胞株 ,需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9.
肿瘤治疗的抗肿瘤血管生成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恶性肿瘤的生长与转移必须依靠新生血管提供足够的营养才能实现。因此 ,近年来以抑制或破坏肿瘤血管生成 (angiogenesis)为目的的肿瘤治疗新方法 ,已成为各国肿瘤医学领域里新的研究热点。其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不易产生耐药性 ;药物最易达到作用部位 ,即血管的表面 ;对具有血管新生的肿瘤均有效 ;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有限损害可抑制或消减大量的肿瘤细胞等。近年来 ,一批靶向肿瘤新生血管的抑制因子如血管抑素 (angiostain)、内皮抑素 (endostatin)以及促进新生血管生成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等 3 0多…  相似文献   
30.
唐劲天  黄洪涛 《中级医刊》2004,39(11):12-14
2.2.6前列腺癌 美国MGH进行了前列腺癌Ⅲ期随机对照试验,试验组为高剂量组,先用光子适形照射50.4Gy,质子单野加量6.75Cy。对照组为常规放疗。在1982-1992年间共治疗了202例Gleason7—10级肿瘤,其中试验组103例,对照组99例。局部肿瘤复发的标准是直肠指诊肿瘤增大。试验组的5年和8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