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5篇
耳鼻咽喉   172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3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6篇
  2001年   37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运动病是乘现代交通工具旅行的一个麻烦问题。虽然抗组织胺药、副交感阻滞药和拟交感神经药对运动病有一定疗效,但会引起倦睡和视觉障碍。Mowrey和Clayson(1982)发现姜根粉对实验诱发的运动病疗效明显,优于抗组织胺药和安慰剂,且无副作用。为了研究姜根对冷热试验诱发的眩晕和眼震是否有可测量的作用,作者进行了如下试验。选择8名无自发性眼震、无食物过敏史和  相似文献   
22.
目的运用电子喉镜检查病人咽腔,明确咽腔易塌陷部位和程度,为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病人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26例OSAHS病人和84例对照者进行电子喉镜检查,行Muller氏试验,观察其咽腔易狭窄部位塌陷程度,并对两组所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OSAHS组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不同程度OSAHS病人咽腔Muller氏试验下缩小范围有明显差异。结论电子喉镜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术前评估OSAHS病人上呼吸道情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三种神经修复术式治疗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声带麻痹的效果。方法对28例双侧喉返神经损伤声带麻痹患者行喉返神经减压术(8例)、膈神经移植术(11例11侧)、神经肌蒂移植术(9例)。治疗前后以喉镜、嗓音主观评估及嗓音声学分析、喉肌电图检查等评价手术效果,随访1年以上。结果①神经减压术8例13侧有6例10侧声带恢复生理性内收及外展运动,外展幅度2~8mm,声门裂隙6~12mm,顺利拔管;2例双侧声带仍固定无法拔管。②膈神经移植11例11侧中8侧术后恢复声带外展功能,幅度达2~8mm,声门裂隙6~12mm,发声时声带均有一定幅度的内收,此8例均顺利拔管;2侧声带仍固定、1侧吸气时声带反而内收,此3例均未能拔管。③神经肌蒂移植术9例9侧仅1侧吸气时声带轻度外展,声门开大为4mm,发声时声带内移,拔管后不能行较大强度的体力活动。④除6例神经减压术后发声恢复正常外,其余手术前后发声无明显变化。⑤术后12个月膈神经移植、神经减压术侧自发电位波形、诱发电位均明显大于神经肌蒂移植术侧,而前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喉返神经减压术、膈神经移植术较神经肌蒂移植术能更有效地恢复声带吸气性外展运动,神经减压术还能恢复正常发声功能。  相似文献   
24.
全麻支撑喉镜下喉手术致舌神经损伤(附2例报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全麻支撑喉镜下喉手术致舌神经损伤的机理及预防措施。方法:本文报道了2例不同原因所致舌神经损伤的临床表现及恢复过程。结果:2例舌神经损伤病人经治疗3周至3个月后症状消失,舌神经功能恢复。结论:全麻支撑喉镜下喉手术所致舌神经损伤,其预后良好。术中仔细操作,其损伤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25.
肌电图检查对声带麻痹预后的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喉肌电图检查对声带麻痹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 :对 4 6例单侧声带麻痹且固定的患者行甲杓肌的自发肌电图检查 ,分析甲杓肌失神经电位及运动单位波形、时程、电位幅度及运动单位平方根 (RMS)值 ;喉镜观察声带运动恢复情况。结果 :病程在 6个月以内 ,肌电图出现正常的运动单位波形、无电静息 ,提示预后较好 ,判断准确率为 76 % ;RMS值在用力发音时大于 2 6 μV ,提示声带运动可恢复 ,判断准确率为 80 %。综合两者 ,判断准确率为 84 %。声带麻痹 6个月以上者 ,无论肌电图检查结果如何 ,声带运动均无恢复。运动单位时程及电位幅度对判断预后价值不大。结论 :将喉肌电图定性指标与RMS值进行综合分析 ,可提高对声带麻痹预后判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6.
目的:检测喉癌组织及手术切缘中P53及PCNA蛋白表达情况,探讨两者的表达与术后局部复发的关系.方法:选择36例原发灶为鳞状细胞癌、手术切缘组织病理学肿瘤阴性者,对喉癌组织及切缘连续切片,行H-E染色,以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分别进行P53及PCNA蛋白检测.结果:36例中原发灶组织中P53阳性率是55.6%(20/36),PCNA阳性率88.9% (32/36);手术切缘组织P53阳性率25%(9/36),PCNA阳性率30.6%(11/36).喉癌原发灶组织中P53及PCNA阳性者的复发率35%(7/20)和 25%(8/32)高于阴性者12.5%(2/16)和 25%(1/4).手术切缘中P53及PCNA阳性者的复发率44.4%(4/9)和 72.7%(8/11)高于阴性者18.5%(5/27)和 4%(1/25).喉癌组织中P53、PCNA蛋白表达同时异常,且手术切缘组织P53及PCNA蛋白表达也同时异常,术后复发率为 100%(4/4).结论:P53及PCNA蛋白检测可以作为预测喉癌术后局部危险性的生物学标志,在病理学阴性手术切缘组织中两者联合检测对于判断术后局部复发有更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7.
第二届世界听神经瘤学术会议纪要周水淼第二届世界听神经瘤学术会议于1995年4月22日至26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第二届欧洲颅底外科会议与本次会议在一起进行。会议主席是法国耳鼻咽喉科医生J.M.Sterkers教授。出席会议的各国代表有650人,耳鼻咽喉科...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鼻咽癌细胞表面糖蛋白结构的改变与其转移间的关系,测定了15例正常鼻粘膜和102例鼻咽癌(84例原发性癌和18例转移淋巴结)细胞的花生凝集素(peanutagglutinin)受体、荆豆凝集素(ulexeuropeans)受体和刀豆凝集素(concanavalinensifomisagglutinin)受体的改变。结果发现大多数(91.6%)鼻咽癌细胞的花生凝集素受体阳性,其与癌细胞的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程度和转移无关。转移鼻咽癌细胞的荆豆凝集素受体明显增多,而刀豆凝集素受体明显减少。因此,鼻咽癌细胞荆豆凝集素受体增多和刀豆凝集素受体减少可能与其转移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29.
目的:评价单侧声带麻痹自体脂肪注射的疗效.方法:单侧声带麻痹29例,病程6个月至12年.以自体腹壁脂肪2~5 ml注入患侧声带内.治疗前后以电子喉镜、频闪喉镜、声音评估、嗓音声学参数分析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声带自体脂肪注射术后即刻,术侧声带内移、肿胀、体积明显增大.1周后肿胀消退,声带维持较大的体积,声门膜部裂隙明显缩小,但声门后裂隙仍较明显.术后即刻嗓音恢复不明显,2~5 d后迅速好转.术后2个月及6个月时声嘶恢复正常、明显好转、好转、无改善分别为13、11、5、0例及4、11、9、5例.术后2个月及6个月,声学参数频率微扰(jitter)、振幅微扰(shimmer)、标化噪声能量(NNE)平均值均明显小于术前,最长声时(MPT)明显长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6个月后全部病例嗓音质量不同程度降低,jitter、shimmer、NNE平均值均明显大于术后2个月,MPT明显短于术后2个月,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为维持疗效,术后6个月,9例接受2次注射,4例作3次注射.结论:自体脂肪注射术治疗声带麻痹简单、方便、微创,但往往须多次注射方能维持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0.
1994年 6月~ 2 0 0 0年 8月 ,我院收治有上颌窦壁破坏的上颌窦良性病变 39例 ,虽各具有独特的影像学特征 ,但治疗效果均良好。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39例中 ,男 2 5例 ,女 14例 ;年龄18~ 6 5岁 ,平均 4 0岁。均为单侧发病。其中上颌窦囊肿 16例 ,上颌窦真菌病 14例 ,出血坏死性上颌窦炎 8例 ,上颌窦炎性息肉 1例。均有鼻塞、流粘脓涕、回抽性涕血、面颊部肿胀、麻木、疼痛等症状。1 2 CT检查 均经鼻窦冠状位和 (或 )轴位CT扫描 ,发现上颌窦前壁、内侧壁骨质吸收破坏 2 0例 ,前壁、内侧壁、顶壁骨质吸收破坏 6例 ,底壁、内侧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