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9篇
基础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9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31.
根据哒嗪酮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和作用机制 ,以CCI 17810为先导化合物 ,设计合成了 6 〔4 (取代哌嗪基 )苯基〕 5 甲基 4,5 二氢 3(2H)哒嗪酮类化合物 12个 .初步的体外药理试验表明 :大部分目标化合物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ADP诱导的新西兰大白兔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其中化合物 (4 )的活性最强 ,比先导化合物CCI 17810大约强一倍 ,化合物 (1) ,(2 ) ,(11)也有较强的活性 .  相似文献   
132.
目的 以改善阿昔洛韦的水溶性为目的,设计并合成6—O—烷基阿昔洛韦衍生物,并测定其抗病毒活性。方法 以阿昔洛韦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一系列6—O—烷基阿昔洛韦衍生物,并以阿昔洛韦为阳性对照,进行体外抗HSV—Ⅰ和HSV—Ⅱ病毒的活性测定。结果 合成了6—O—烷基阿昔洛韦衍生物10个,结构均经过元素分析、^1HNMR和MS的确认。结论 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体外抗HSV—Ⅰ和HSV—Ⅱ病毒的活性,但较阿昔洛韦作用要弱。  相似文献   
133.
阿立哌唑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优化阿立哌唑的制备工艺。方法:以7-羟基-3,4-二氢-2-(1H)-喹啉酮为起始原料,经与1,4-二溴丁烷醚化后,再与1-(2,3-二氯苯基)哌嗪缩合,制得阿立哌唑。结果:醚化时用丙酮替代DMF作溶剂,反应副产物减少;由中间体Ⅲ制备终产物Ⅰ原工艺采用萃取法纯化,溶剂消耗多,成本高,本文中改由直接大量多次水洗产品,操作简便,产物纯度符合要求,总收率达到71.3%。结论:优化后的制备工艺稳定可行,适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