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LRP15基因的表达谱分析及其在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检测LRP15基因在肿瘤细胞以及处于不同发育阶段造血细胞的表达状况 ,探讨其在肿瘤发生、发展以及在白血病分型预后中可能具有的作用 ,利用NCBI提供的SAGE文库及NCI提供的正常组织及肿瘤细胞基因表达数据库 ,分析比较了LRP15基因在多种肿瘤组织、细胞系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谱 ;采用RT PCR方法检测了该基因在正常血细胞及原代白血病细胞中的表达状况。结果显示 ,LRP15在人类多种正常组织及肿瘤细胞中有表达 ;在幼稚细胞中表达阳性率高于成熟细胞 (P <0 .0 1) ,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中M1、M2 和M3 表达的阳性率高于其它亚型 (P <0 .0 1) ;难治组LRP15表达的阳性率有高于初治组的趋势。结论 ,LRP15基因与急性白血病及其它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对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分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能对判断急性白血病的预后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2.
21世纪医学界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根源就在人体微小的血管内。 健康人的血管内壁光滑富有弹性,血液运行畅通,有利于血液运行的前列环素和形成血栓的潜在因素——血栓素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而一旦前列  相似文献   
53.
54.
针刺配合药物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累耕  刘岚  吕鸣  王超 《针刺研究》2001,26(3):183-184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地塞米松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的疗效。方法:68例住院及门诊患者,男31例,女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及对照组(33例)。治疗组选用阳明经穴位:肩骨、手五里、手三里、外关髀关、伏兔、足三里、阳陵泉、关元、腰阳关、心俞、中脘,针刺得气后拖以电针30min,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同时服用地塞米松片,每次15mg,3次/日,1周后用量递减,在20天内递减至0。对照组只服用地塞米松,用量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35例,治愈25例(71.43%),显效5例(14.29%),有效4例(11.43%),无效1例(2.86%),总有效率97.14%。对照组33例,治愈14例(42.42%),显效13例(39.33%),有效3例(9.09%),无效3例(9.09%),总有效率90.90%。治疗组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针刺配合地塞米松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其治愈率高于单纯使用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55.
细胞因子网络异常在多发性骨髓瘤发病机理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IL-1、IL-4、IL-6、sIL-6R、IL-10、G-CSF、GM-CSF、IFN-α、IFN-γ对骨髓瘤细胞增殖影响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 16 9例肝硬化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 4组 ,对照组静滴甘利欣注射液 ,丹参组、黄芪组、联合组分别给予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及丹参、黄芪注射液联合治疗 ,均以2 8d为 1个疗程。治疗前后分别检测肝功能丙氨酸转移酶、血浆白蛋白、血清总胆红素等指标和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肽、Ⅳ型胶原、层黏蛋白的含量。结果 :丹参组、黄芪组、联合组患者的肝功能改善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其中黄芪组和联合组血浆白蛋白明显高于丹参组(P <0 .0 5 ) ;丹参组、黄芪组、联合组患者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均明显降低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其中联合组降低的程度大于丹参组和黄芪组 (P <0 .0 5 )。结论 :丹参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肝纤维化血清学指标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联合使用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57.
 为了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克隆起源, 病情判断, 以克隆性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重排为骨髓瘤基因标志,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分析MM患者骨髓和外周血克隆性IgH基因重排。42例MM的骨髓标本34例阳性, 阳性率80.95%, 阳性率与临床分期及免疫分型不相关(P>0.05)。10例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P)及12例正常人骨髓均阴性。24例形态学检查正常的MM外周血16例阳性, 阳性率66.67%, Ⅱ、Ⅲ期患者阳性率明显高于Ⅰ期(P>0.025), Ⅱ、Ⅲ期之间无差异(P>0.05)。与免疫分型不相关(P>0.05)。外周血与骨髓均阳性患者, 克隆性IgH基因重排带位于同一电泳位置, 不同患者重排带呈多态性。研究结果表明:克隆性IgH基因重排可作为骨髓瘤克隆基因标志, MM外周血存在克隆性B细胞, 且与骨髓瘤细胞起源于同一克隆。 MM骨髓和外周血克隆性IgH基因重排检测对MM诊断, 骨髓瘤细胞克隆起源研究, 病情判断均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58.
范红莉  吕鸣  周观彦 《中国校医》2013,27(9):698-699
目的探讨肺癌肉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方法对5例肺癌肉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结合文献,分析临床病理特征。结果肺癌肉瘤好发于老年男性,X线示周围型居多。镜下肿瘤主要由恶性上皮成分、间叶成分组成,癌、肉瘤成分多样。光镜及免疫组化分析可确诊。结论肺癌肉瘤临床特点和CT表现和肺癌不易区别,组织病理学检查是确诊最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59.
目的: 研究利用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分子(polyamidoaminedendrimer,PAMAMD)递送STAT3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deoxynucleotide,asODN)抑制人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效应。方法: 第7代的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分子室温下与STAT3反义寡核苷酸混合制备树形分子与反义寡核苷酸的复合物(PAMAMasODN),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复合物的形态结构,激光粒径仪测定复合纳米微粒的粒径。MTT法检测复合纳米微粒对肝癌细胞SMMC7721增殖的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与TUNEL技术检测PAMAMasODN诱导SMMC7721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的变化,实时定量PCR分析PAMAMasODN作用后肝癌细胞STAT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制备的新型纳米复合微粒分散均匀、流动性好,其粒径约为85.45 nm。MTT检测结果表明,纳米复合微粒以时间和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其最高抑制率达(68.9±3.0)%。流式细胞与TUNEL技术检测表明,PAMAMasODN可加强诱导肝癌细胞凋亡(P<0.01),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2/M期。实时定量PCR的结果表明, PAMAMasODN作用后肝癌细胞中STAT3 mRNA表达较asODN作用组降低了(54±2.1)%。结论:聚酰胺胺型树枝状分子能高效递送STAT3 asODN,可显著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0.
吕鸣  傅卫军  侯健  王东星  丁思奇 《武警医学》2003,14(11):652-654
 目的探讨GCV对TK基因转染的淋巴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利用缺陷型逆转录病毒介导的TK基因(RV-HSV-TK)转染淋巴瘤细胞,细胞增殖实验(MTT法),研究GCV对转染TK基因阳性淋巴瘤细胞株杀伤作用.结果转染了TK基因的淋巴瘤细胞的生长曲线与未转染TK基因的细胞无差异.0.1~50μg/ml的GCV对转染阳性细胞有明显的毒性作用,杀伤效应与时间成正比.Hut-tk细胞对Hut细胞具有旁观者效应.结论RV-HSV-TK系统对淋巴瘤细胞有较高的转染效率,转染了TK基因的淋巴瘤细胞对GCV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