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0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2篇
  197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和外周血IgH基因重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发性骨髓瘤(MM)的恶性克隆缺乏特异免疫表型和基因标志,其克隆起源尚未明确。为了探讨MM恶性克隆及其前体细胞检测方法,我们采用PCR技术分析了MM骨髓和外周血IgH基因重排。1.研究对象:确诊MM患者42例,其中IgG型20例,IgA型8例,IgD型4例,IgM型1例,轻链病9例。DurIe临床分期:Ⅰ期9例,Ⅱ期16例,Ⅲ期17例。另选10例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和12例正常人做对照。2.PCR检测:骨髓涂片和外周血基因组DNA抽提按常规进行。引物扩增片段为IgH第三互补决定区(CDR3)序列,…  相似文献   
12.
多发性骨髓瘤 (Multiplemyeloma ,MM)是B淋巴细胞分化的终末阶段———浆细胞的恶性增殖性疾病。目前对于MM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从 2个方面着手 :(1)细胞因子网络异常在MM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2 )MM骨髓瘤细胞克隆的起源 (即骨髓瘤细胞克隆究竟在哪一个阶段发生恶变 )。细胞因子网络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 ,证实MM患者存在细胞因子网络异常[1] 。骨髓瘤细胞克隆起源的研究进展相对缓慢 ,因为骨髓瘤细胞克隆缺乏特异免疫和基因标志。鉴于此 ,我们通过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分析MMIgH基因重排特征 ,探讨MM骨髓瘤细胞…  相似文献   
13.
半巢式PCR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肿瘤相关B细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克隆性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百为骨髓瘤细胞基因标志,应用半巢式PCR基因扩增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肿瘤相关B细胞。结果26例MM中17例阳性,其中临床1期均阴性,Ⅱ期6例,Ⅲ期11例,Ⅱ、Ⅲ期性率明显高于Ⅰ期。  相似文献   
14.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外周血白细胞糖睦质激素受体表达水平与糖皮质激素疗效着关系。应用放射配体结合一点分析法检测了23例MM和10例正常对照外周血白细胞GR表达水平。MMGR水平,初诊未化疗组位点/细胞,部分缓解组位点/细胞,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难治性MM组位点/细胞,明显低于其他组。MM患者外周血白细胞GT检测有助于预测糖皮质激素疗效。  相似文献   
15.
探讨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剂局部注射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选择25例原发性肝癌患B超引导下经皮肝穿刺瘤内注射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例释制剂治疗,并与29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作疗效对照。结果:两组在抑制肿瘤生长,降低AFP水平和延生长存在期等方面并无差别(P〉0.05),而去甲斑蝥素-泊洛沙姆407缓释制剂局部注  相似文献   
16.
电针结合中药治疗阳虚寒凝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寻治疗阳虚寒凝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针药组(49例)、电针组(42例)、中药组(35例).针药组电针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和腰阳关,同时口服自拟补阳祛寒方;电针组治疗与针药组电针操作一致;中药组口服方药与针药组一致.各组均治疗20天后观察疗效并在治疗结束后180天随访观察复发率.结果:针药组愈显率为79.6%,电针组为54.8%,中药组为51.4%,针药组疗效均优于电针组和中药组(均P<0.05),电针组与中药组疗效相当(P>0.05);180天后3组复发率分别为15.4%、83.3%及80.0%,针药组、电针组、中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电针结合中药是治疗阳虚寒凝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较佳疗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较简便、敏感的B细胞恶性肿瘤微小残留病(MRD)检测方法。方法根据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基因的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应用半巢式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扩增技术检测克隆性IgH基因重排。结果该方法敏感性达10-3。62例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51例检测到克隆性IgH基因重排,阳性率为82%,假阴性率为18%(11/62)。同时检测35例非B细胞恶性肿瘤患者和20例正常人均阴性,无假阳性。检测14例B细胞非何杰金淋巴瘤患者形态学检查正常的骨髓标本,MRD检出率为71%(10/14)。随访5例处于完全缓解期的B细胞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6个月内MRD均阳性,12个月后3例转阴性,2例持续阳性,18个月后持续阳性的2例患者均复发,而转阴性的3例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结论半巢式PCR检测克隆性IgH基因重排,方法简便,敏感性和特异性高,可用于B细胞恶性肿瘤MRD检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H.pylori感染者中IL-1β表达与糜烂性食管炎(EE)发生的关系,探索H.pylori感染者中EE发生减少的机制.方法:收集2007-05/2009-05武警上海总队医院行胃镜检查者(排除消化性溃疡和消化系肿瘤患者)共456例,行H.pylori和胃窦黏膜活检组织IL-1β检测.结果:根据Los Angeles食管炎分级系统诊断反流性食管炎141例.H.pyloriFn性组中EE的发生率(39/302,12.9%,95%CI:9.1%-16.9%)显著低于H.pylori阴性组(102/154,66.2%,95%CI:58.4%-73.0%)(P=0.000).H.pylori阳性组胃窦活检组织中IL-1β表达明显高于H.pylori阴性组(P=0.007),而且H.pylori阳性组中合并EE患者的IL-1β表达量较不合并EE者低(P=0.032).结论:H.pylori感染对EE发生的"保护"机制可能与IL-1β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9.
吕鸣  孙宪涛 《肿瘤》1997,17(5):252-254
探讨恶性淋巴瘤(ML)患者外周血肿瘤浸润(IPB)检测方法及与临床分期和疗效的关系。方法 以克隆性IgH和TCRγ基因重排分别作为B和T细胞淋巴瘤克隆基因标志,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基因扩增技术,检测21例外周血形态学,检查ML患者IPB。结果1.21例ML患者外周血标本,IgH阳性率52.4%(11/21),TCRγ阳性率42.9%(9/21),双阳性率(IgH和TCRγ均阳性)33.3%(  相似文献   
20.
IgH基因重排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IgH基因重排产生的第三互补决定区(CDR3)序列可作为B淋巴细胞克隆基因标志。应用PCR技术扩增CDR3序列可早期快速诊断B淋巴细胞肿瘤,微小残留病检测、白血病基因分型及克隆起源探讨,本文综述这几方面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