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5篇
  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能量限制后不同饮食模式重饲的营养变迁模型体脂的改变以及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的关系。方法 8周龄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饮食(normal chow for 4/12 weeks,NC4/NC12)组、限制饮食(calorie restriction for 4 weeks,R4)组、限食后普通饮食重饲(RN)组、限食后高脂饮食重饲(high-fat diet after calorie restriction,RH)组、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组。实验4周、12周检测大鼠四肢、躯干及全身的体脂含量及BMD。结果 (1)与同期NC组相比,大鼠各部位脂肪含量在热卡限制期变化不明显(P0. 05),但四肢/躯干脂肪比例显著下降(分别为0. 418和0. 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重饲后,RN及RH组除上肢外,其他部位脂肪含量(大腿、躯干及全身脂肪含量RN组为22. 80、15. 77、16. 17,RH组为23. 80、18. 55、20. 90)均明显升高(NC12组3部位脂肪含量分别为20. 32、10. 93、12. 47),同时躯干/全身脂肪比例显著增加(P0. 05),尤以RH组为著(NC12、RN及RH组分别为0. 720、0. 753及0. 765,P0. 01),达到HF组(0. 768)水平。大腿/全身脂肪比例在重饲后呈下降趋势,其中RH组(0. 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C12为0. 150,P0. 05)。四肢/躯干脂肪比例在RN (0. 237)、RH(0. 205)及HF (0. 210)组均明显降低(NC12为0. 320),但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热卡限制使全身(0. 111 g/cm2)、躯干(0. 094 g/cm2)及大腿(0. 098 g/cm2) BMD呈显著下降趋势(NC4分别为0. 120、0. 109及0. 107 g/cm2,P0. 05)。恢复饮食后,RN及RH组的BMD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RN组3个部位的BMD均恢复至正常水平(P0. 05),RH组全身(0. 145 g/cm2)、躯干(0. 127 g/cm2)及大腿(0. 121 g/cm2)3个部位的BMD仍明显低于NC12组(3个部位BMD分别为0. 150、0. 136及0. 130 g/cm2)。HF组躯干(0. 141g/cm2)及全身BMD (0. 153 g/cm2)均明显高于NC12组(P0. 01)。(3)多元逐步回归结果显示,体质量是影响全身、大腿及躯干BMD的最重要因素,r值分别为0. 894,0. 754,0. 914 (P0. 001);除体质量外,大腿/全身脂肪比例是影响全身BMD (r=-0. 583,P0. 001)、躯干脂肪含量是影响躯干BMD (r=-0. 675,P0. 001)的另一重要因素。结论营养变迁可导致全身不同部位脂质含量增加,躯干部脂肪堆积明显,以限食后开放高脂饮食为著;各部位骨密度在营养变迁过程中,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动态改变,高脂饮食重饲骨密度恢复程度较正常饮食重饲为差;体质量、大腿/全身脂肪比例及躯干脂肪含量是影响全身及局部骨密度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
为了解城关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发病率,作者收集汇总了2007年城关镇村民免费健康体检的新农合资料,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氯乙烯中毒性肝病G显带染色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氯乙烯中毒性肝病G显带染色体分析吉林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130061)蒋淑珍,王玲安,徐雯白求恩医科大学预防医学院孙淑清,姜杰,吕彩霞,金玉珂国内外研究证明氯乙烯(VinylChloride,VC可致人体多系统损害,是致癌、致突变及化学诱变剂...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观察补充维生素D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炎症因子的影响,为高龄CHF病人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老年病科的老年(≥80岁)CHF合并维生素D缺乏病人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根据心衰指南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0.25μg,2次/d),连续治疗24周。治疗前后测定2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卧位醛固酮(ALD)、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IL-18、CRP、TNF-α以及LVEF等指标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25(OH)D3、LVEF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PRA、AngⅡ、ALD、IL-18、CRP、TNF-α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能够改善老年CHF病人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维生素D抑制RAAS活性、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评价长期口服支链氨基酸改善肝硬化预后及其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等多个中英文数据库,收集以口服支链氨基酸(BCAAs)为干预措施治疗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照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由两位研究者独立地对符合纳入标准的试验进行资料提取,并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对提取的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有6个RCT,共计1 047例肝硬化患者符合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口服BCAAs组的无事件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RR=1.13,95% CI=(1.05,1.23),P=0.001],不能降低肝硬化患者的病死率(P=0.40)。BCAAs对于降低轻微肝性脑病患者的恶化率及改善生命质量没有明确结果。口服BCAAs组有患者发生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不良反应。结论 长期口服BCAAs对肝硬化患者无事件生存率有一定的提高,但由于缺乏更多大样本量、高质量的RCT证据支持,尚不能做出最后结论。  相似文献   
27.
目的 观察维生素D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易损斑块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老年高血压颈动脉易损斑块合并血清25(OH)D3缺乏患者48例,随机分为2组,阿托伐他汀组(T1)24例,阿托伐他汀+骨化三醇组(T2)24例,其中T1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QN,T2组服用阿托伐他汀20mg QN+骨化三醇0.25ugBid,干预24W;2组患者均于0W、24W,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25(OH)D3,二维超声测定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弹性剪切波测定斑块中心杨氏模量(YM),动态血压测定24hSBP、24hDBP;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25(OH)D3与IMT、YM的关系。结果 24WT2组血清25(OH)D3 较0W及24WT1组明显增高(P<0.05);24W T1、T2组IMT较0W下降、YM较0W升高(P<0. 05),其中T2组上述指标变化较T1组明显(P<0. 05);24WT2组与0W及24WT1组比较,24hSBP降低 ( 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示血清25(OH)D3与IMT呈负相关(r=-0.463,P<0. 05)与YM呈正相关(r=0.509,P<0. 05)。结论 合并维生素D缺乏的老年高血压颈动脉易损斑块患者,在服用阿托伐他汀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具有一定稳定颈动脉斑块,改善颈动脉硬化,降低血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本文初步观察了小剂量(0~0.96Gy)X线离体照射人血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及微核的剂量效应关系。结果表明染色体畸变率、畸变细胞率、微核率、微核细胞率与剂量间均存在良好的直线关系。同时也探讨了在小剂量照射条件下染色体畸变类型特点,以及染色体畸变与微核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9.
探讨低剂量电离辐射(D1)诱导兴奋效应的远期效应及其对子代的影响。方法以小鼠为实验材料,观察经D1剂量照后75天交配所生的小鼠发育指标并测定成熟后免疫功能,对其亲代受照鼠D1剂量作用后80天观察非程序DNA合成(UDS)值。结果D1照后80天时对射线诱导的DNA损伤修复能力提高,仔鼠出生后死亡率低,体重增加,开眼时间提前。结论说明D1剂量照射后远期某些指标表现出兴奋效应,而且可以在F1中显现,但仔鼠成熟后这种反应消失。  相似文献   
30.
<正> 呼吸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易发生意外情况,当需行气管切开,可存在各种并发症。认真细致的临床护理对减少病人痛苦和并发症的发生十分重要。笔者对18例呼吸道异物气管切开的有关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