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20篇
神经病学   49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97篇
预防医学   17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3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21.
目的:观察宁心滴丸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模型,观测宁心滴丸对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心肌梗死范围、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血栓素(TXB2)及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a)的影响。结果:宁心滴丸能显著抑制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J点升高,减小心肌梗死范围,降低CK、LDH、MDA及TXB2水平,升高SOD、6-Keto-PGF1a水平。结论:宁心滴丸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2.
X-刀治疗鼻咽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以X-刀治疗鼻咽癌的报道甚少,我院自引起Brain sacnⅡ型X-刀以来,已治疗鼻咽癌74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3.
研究造血微环境及基质细胞对造血的影响,在生理和病理造血中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为铺层的双层细胞培养技术,对10例正常骨髓细胞1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患者粒系造血的情况进行了体外半固体双层细胞的观察。一、材料和方法1标本采集:...  相似文献   
24.
聚左旋乳酸可吸收微型接骨板的体内降解特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国外聚左旋乳酸微型接骨板和螺钉的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存国内的广泛应用.目的:观察国产聚左旋乳酸微型接骨板在家犬体内的力学衰减过程及其降解特性.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体内实验,于2005-0112006-12在吉林人学第一医院整形外科实验室完成.材料:聚左旋乳酸接骨板和螺钉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初始分子质量约7.5×104,杨氏模量3.3~3.6GPa,强度48-55 MPa.方法:在12只成年杂种犬下颌骨建立双侧骨折模型,采用聚左旋乳酸接骨板螺钉固定系统行骨折内固定.然后按取材时闻随机分为术后1,3,6,12个月4个时间点,每个时间点3只.主要观察指标:观察各时间点接骨板大体降解情况,测试接骨板三点弯曲强度,检测接骨板黏均分子质量并计算其降解率.结果:12只犬均进入结果分析.降解过程中接骨板最人抗弯强度随时间的延长呈逐步下降的趋势,术后6个月,衰减率已达到初始强度的82.31%.各个时间点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随着降解时间的逐渐延长,接骨扳黏均分子质量呈现下降趋势.至术后12个月,分子质量降解率已达91.80%,各时间点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接骨板最大抗弯强度衰减率与接骨板黏均分子质量降解率间进行双变量相关性分析,显示两者呈正相关性(r=0.876,P<0.05).结论:随时间的变化聚左旋乳酸微型接骨板逐渐降解,其力学强度逐渐减弱,分子质量逐渐降低,其降解过程与下颌骨骨折的愈合过程基小相符合.  相似文献   
25.
目的:评价对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实施双侧丘脑底核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后运动功能的改善情况,以及对左旋多巴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3-09/2004-11在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外科行双侧丘脑底核慢性高频脑深部电刺激的帕金森病患者6例。采用磁共振导向立体定向方法,将刺激电极分别植入双侧丘脑底核,同期植入刺激发生器。术后1个月用程控计算机在体外调整刺激参数,以达到最佳疗效。术后3个月分别在开、关状态进行帕金森病联合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评分评估肢体震颤,肌强直,运动减少等症状的改善。并对术前术后左旋多巴制剂用量进行了比较。结果:6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6例患者术后均获得了显著的疗效,震颤完全消失,肌强直、步态、姿势障碍以及药物所致的并发症明显改善。②药物开状态时(指药物开始起作用时,患者活动自如)日常生活活动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总评分、运动评分:慢性高频脑深部电刺激术后刺激器开状态均明显优于刺激器关状态[(7.9±3.2),(23.5±5.3)分;(37.8±3.4),(45.2±5.4)分;(30.5±3.1),(42.1±5.4)分,(P<0.05~0.01)]。药物关状态时日常生活活动评分、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总评分、运动评分:慢性高频脑深部电刺激术后刺激器开状态均明显优于刺激器关状态[(8.6±2.8),(35.3±4.8)分;(42.6±4.9),(78.4±7.7)分;(35.2±4.7),(70.7±6.8)分,(P<0.05~0.01)]。③左旋多巴制剂的用量:慢性高频脑深部电刺激后3个月时明显低于刺激前[(346.3±182.8)mg/d,(880.6±254.9)mg/d,(P<0.01)]。结论:慢性高频脑深部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可明显控制肢体震颤,肌张力障碍、步态、姿势等运动障碍,减少患者左旋多巴的用量。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及氨氯地平联合特拉唑嗪改善男性下尿路症状(LUTS)合并高血压患者残余尿(PVR)的疗效。方法:360例男性BPH合并高血压患者进入随机双盲临床实验,随机进入特拉唑嗪(2 mg/d)、氨氯地平(5 mg/d)、联合用药组(特拉唑嗪2 mg/d+氨氯地平5 mg/d)3个治疗组,各120例,分别测定治疗4周前后的PVR值。应用非参检验及回归分析氨氯地平及联合用药的有效性。结果:对于男性LUTS合并高血压患者,氨氯地平(ΔPVR=6.8)、特拉唑嗪(ΔPVR=7.6)及联合用药(ΔPVR=8.8)均能能有效降低PVR(P均<0.01),但三者间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氨氯地平单独或联合特拉唑嗪可以有效改善LUTS患者PVR,但效果与单用特拉唑嗪并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方法 对10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根据病人身体状况及骨折类型分别进行非手术治疗,闭合复位组合式外固定架治疗,DHS及Gamma钉内固定治疗.结果 非手术治疗8例中有4例出现深静脉血栓、褥疮等并发症.闭合复位组合式外固定架固定与内固定在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功能评分中无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时需根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及骨折类型进行选择治疗以求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8.
王佳良  董薇  刘海鹏  史彦芳  李春晖  郭毅  方川 《河北医药》2009,31(18):2447-2448
高血压性脑出血为神经外科常见病及多发病。出血量多时常对周围脑组织造成显著压迫,引起急性颅内压增高,严重者可形成脑疝,危及生命。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清除血肿,迅速的最大限度降低颅内压是治疗的有效方法。我科应用神经内窥镜辅助下小骨窗开颅经侧裂入路手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32例,取得良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Leksell C型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126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Leksell C型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及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美国GE 1.5T MRI定位,1.4mm无间距扫描,Leksell C 型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126例.治疗靶点为三叉神经半月节近感觉神经根入脑干段,采用4mm准直器,沿三叉神经设置2个靶点.中心剂量为85~90Gy,以70%等剂量曲线覆盖靶点,脑干边缘剂量为15~16Gy.结果 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4个月.治愈95例,疗效显著19例,显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治愈+疗效显著+显效)为96%.出现面部感觉异常等并发症9例. 结论 Leksell C 型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安全有效,但存在面部感觉异常等并发症,远期疗效有待评价.  相似文献   
30.
987例重型颅脑损伤救治结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型颅脑损伤是外伤中最严重的损伤,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临床救治困难。我科自1983年1月-2003年1月间共收治98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现将其救治结果作一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