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9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9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26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199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53篇
中国医学   6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5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4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581.
目的 探讨血清miR-423-5P,Bcl-2 和LC3-II 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筛选2017 年3 月~ 2018 年10 月收治于邯郸市第一医院心内科的122 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期间(一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分为MACE组(n=43)和非MACE组(n=79),同期体检健康志愿者(n=50)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患者血清miR-423-5P,Bcl-2 和LC3-II 表达水平。比较两组患者血清miR-423-5P,Bcl-2 和LC3-II 的表达差异,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 曲线图分析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价值。结果 对照组miR-423-5P(0.91±0.12),Bcl-2(1.13±0.21ng/ml)和LC3-II(0.73±0.16 ng/ml)均低于MACE组(1.42±0.22,4.25±0.34 ng/ml,1.25±0.31g/ml)和非MACE组(1.13±0.11,2.01±0.28ng/ml,1.21±0.06 ng/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F=151.155,1 880.468,115.625,均P < 0.05);MACE 组血清mIR-423-5P 和Bcl-2 表达均高于非MACE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716, 39.093,均P < 0.05),两组间血清LC3-II 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13, P>0.05)。ROC 曲线显示,miR-423-5P,Bcl-2 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 和0.776,截断值分别为1.213 和4.012 ng/ml,灵敏度分别为0.721 和0.702,特异度分别为0.734和0.737;二者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0.852, 0.832,0.827。结论 血清mIR-423-5P,Bcl-2水平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判断预后的标志物,且两者联合应用的效果优于单独应用。  相似文献   
582.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iR-22宿主基因(lncRNA MIR22HG)调节miR-132-3p/Toll样受体2(TLR2)轴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小鼠心肌细胞凋亡和心室重构的影响。方法:取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sham组、AMI组、AMI+sh-NC组、AMI+shMIR22HG组、AMI+sh-MIR22HG+antagomir-NC组、AMI+sh-MIR22HG+antagomir-132-3p组,每组10只,除去sham组外,其它组都进行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sham组只开胸不结扎冠状动脉,其中AMI+sh-NC组、AMI+sh-MIR22HG组、AMI+shMIR22HG+antagomir-NC组、AMI+sh-MIR22HG+antagomir-132-3p组小鼠分别相对应的对尾静脉注射sh-NC、sh-MIR22HG、sh-MIR22HG+antagomir-NC、sh-MIR22HG+antagomir-132-3p。超声心动图评估小鼠心室重构和心脏功能;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及纤维化;RT-qPCR检测心肌组织MIR22...  相似文献   
583.
目的:探讨改良腹腔镜内镜联合手术(LECS)在胃间质瘤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拟行局部肿瘤切除术的胃间质瘤患者63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改良LECS组(32例)和腹腔镜组(3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手术疗效、凝血功能、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术后病理和随访情况。结果:改良LEC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排气时间少于腹腔镜组(均P<0.05)。改良LECS组与腹腔镜组患者治愈率均为100%,两组手术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PT低于术前,FIB高于术前(均P<0.05)。改良LECS组术后PT高于腹腔镜组,FIB低于腹腔镜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病理危险度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所有患者术后1年均无复发及转移。结论:改良LECS手术治疗GIST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疗效较好,且术后血栓形成风险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创伤较小。  相似文献   
584.
目的 澄清常用藏药“叶格兴”的基原,考察其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为规范临床用药、质量控制及资源的合理利用等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文献考证、植物分类学鉴定、化学成分考察、药理活性鉴定,结合资源分布及临床使用现状调查分析。结果 藏药“叶格兴”涉及2科4属7种,即忍冬科接骨木属,菊科千里光属、合耳菊属、风毛菊属,文献记载的基原植物中最早使用的“叶格兴嘎保”即“白”者应是双花千里光、川西千里光;“叶格兴那保”即“黑”应为柳叶菜风毛菊及血满草;莱菔叶千里光(异叶千里光)、菊叶千里光(菊状千里光)、接骨草为云南、甘肃、川西习用、市场流通的主要代用品。叶格兴主要含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类、酚酸等化学成分;叶格兴黑者主要用于“愈创”,白者主要用于“消炎”与现代药理研究抗炎、抗氧化、抗菌等活性相对应。结论 鉴于“叶格兴”的基原涉及到多种不同科属的植物,“叶格兴”已成为这些植物类药材的统称;据考证结果及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从有利于规范临床用药、保证疗效和药材质量的角度,其名称和基原宜规范为:“■/叶格兴嘎保”(即白者),来源为双花千里光(红缨合耳菊)、川西千里光(川西合耳菊);“■/叶格兴那保”(即黑者...  相似文献   
585.
微小核糖核酸(miRNA)是一类内生的长度为19~24个核苷酸的单链非编码RNA。它通过调节靶目标信使核糖核酸(mRNA)的降解和翻译,指导RNA诱导沉默复合体调节靶基因表达,在细胞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的重要分子。目前miRNA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在国内外也成为研究的热点,现选取相关miRNA与心血管疾病中心房颤动的电重构与结构重构之间的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586.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旨在通过多学科参与的循证干预措施改善围手术期结果,ERAS理念的实施已被证明可减少术后并发症与住院时长。ERAS理念下的麻醉管理是日间手术安全与平稳进行的基础。该文总结了国内外最新临床研究证据,从术前优化、麻醉方式选择、通气策略、液体管理、体温支持、疼痛管理、术后恶心呕吐预防、术后营养支持、改善术后睡眠等方面对ERAS理念下的日间手术麻醉管理进行综述,旨在为日间手术的麻醉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87.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细针改良小针刀疗法穿刺治疗肩周炎致骨化性肌炎活跃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肩周炎致骨化性肌炎患者,骨化程度均达到骨化评级Ⅱ级标准,随机分为2组各26例。细针针刀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以18G/21G-PTC穿刺针刺入,利用针尖斜面顺肌纤维或肌腱分布方向,在肌腱和腱鞘之间用针尖的斜面做松解;普通针刺组采用针灸针进行压痛点针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关节活动度及彩超下骨化程度改善状况。结果:细针针刀组临床总有效率92.31%,高于普通针刺组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针针刀组在治疗1周后、2周后及3周后疼痛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低于同期的普通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关节活动包括外展、前屈、后伸等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细针针刀组外展、前屈关节活动度大于普通针刺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下骨化程度改善总有效率细针针刀组80.77%,普通针刺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细针改良小针刀法穿刺治疗肩周炎致骨化性肌炎活跃期临床疗效良好,能减轻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改善骨化程度,优于普通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