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神经病学   47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71.
目的探讨脑衰反应调节蛋白2(CRMP2)在大鼠海马神经元中的表达分布及对神经元突起生长的影响。方法CRMP2及其模拟磷酸化质粒CRMP2-S522D、CRMP2-T555D,转入体外培养的SD大鼠海马神经元,转染72 h后,采用免疫印迹法和免疫荧光染色分析CRMP2、CRMP2-S522D、CRMP2-T555D在神经元中的分布差异以及对神经元突起分枝和突起长度的影响。结果 CRMP2及CRMP2-T555D在神经元胞体和突起均有分布,CRMP2-S522D则主要分布于胞体。CRMP2-T555D对神经元的突起长度和分枝数均没有明显影响;CRMP2-S522D对突起数目没有明显影响,但可以显著降低突起长度。结论 CRMP2的不同磷酸化形式在大鼠海马神经元中存在分布差异,并对神经元的突起长度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2.
目的 探讨移植hBDNF-GFP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后对视神经损伤大鼠视网膜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①7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6)、视神经夹伤组(n=72).视神经夹伤组动物行右侧视神经夹伤后随机平均分为三个亚组:分别于玻璃体腔内注射0.01 mol/L PBS(PBS组),GFP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GFP-NSCs组)和hBDNF-GFP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hBDNF-GFP-NSCs组).各组动物单纯暴露左侧视神经作为假损伤组.分别于移植后3 d,7 d,14 d和28 d处死动物取视网膜,ELISA法检测各组视网膜中BDNF含量.②另取6只视神经损伤大鼠移植hBDNF-GFP-NSCs,分别于2周、4周和8周各处死2只大鼠,取眼球做冰冻切片观察移植细胞存活、迁移情况.③35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n=5)、右眼视神经损伤NSCs治疗组(n=10)、GFP-NSCs治疗组(n=10)及hBDNF-GFP-NSCs治疗组(n=10).④各组于术后4周和8周分别处死5只大鼠,West-era-blot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BDNF表达.结果 ①ELISA结果显示,正常对照组BDNF含量与假损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手术后第3天时,三个损伤亚组视网膜匀浆上清中hBDNF含量明显增加(与假损伤组比较P<0.05),而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 d时,GFP-NSCs组与假损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BS组、hBDNF-GFP-NSCs组与假损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S组与GFP-NSCs组间及hBDNF-GFP-NSCs组与GFP-NSCs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第14天和28天时,PBS组和GFP-NSCs组中视网膜BDNF含量降低,而hBDNF-GFP-NSCs组中BDNF含量与其他三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冰冻切片示移植后,hBDNF-GFP-NSCs可在宿主视网膜内存活,并逐渐迁移至视网膜各层.③Western-blot检测显示,各组内第4周和第8周BDNF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移植hBDNF-GFP-NSCs组视网膜组织中BDNF表达明显高于于其他各组.结论 hBDNF-GFP基因转染神经干细胞移植后可在宿主视网膜长期存活,且可以稳定高表达BDNF.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新生大鼠视网膜组织与胚胎上丘源神经干细胞共培养对干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机械分离、无血清培养基选择培养的方法从孕14 d的胚鼠上丘中获取神经干细胞并传代培养.使用组织-细胞共培养系统将出生4 d的乳鼠视网膜组织与上丘源神经干细胞共培养,观察干细胞分化过程,对分化细胞进行鉴定,并与干细胞的自然分化过程进行比较.结果:从胚鼠上丘中获得的细胞在无血清培养条件下聚集呈球形悬浮生长,可以持续传代培养,具有多向分化能力,经免疫荧光鉴定证实为神经干细胞.新生大鼠视网膜组织与胚胎上丘源神经干细胞共培养促进干细胞的分化,并诱导分化出Thy1.1阳性细胞.结论:从胚胎大鼠上丘可以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与新生鼠视网膜组织共培养可以诱导上丘源神经干细胞分化出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相似文献   
74.
脑胶质瘤患者血清中肝细胞生长因子定量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检测脑胶质瘤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分析血清HGF水平与胶质瘤恶性程度、手术、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的关系。方法32例脑胶质瘤患者按病理分级标准分为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以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的HGF水平,比较正常人及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前后血清HGF水平。结果高级别组脑胶质瘤患者血清中HGF水平显著高于低级别组HGF水平(P〈0.01),且高级别组和低级别组均显著高于正常人(P〈0.01、P=0.000446);脑胶质瘤患者手术、放射治疗及化学治疗后血清HGF水平显著下降。结论脑胶质瘤患者血清HGF浓度水平可以反映肿瘤恶性程度及治疗预后。  相似文献   
75.
神经干细胞定向迁移机制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研究者从成年哺乳动物脑组织内分离出能够不断分裂增殖,具有多分化潜能的细胞群落,提出了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的概念。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或病理情况下NSCs存在有序的定向迁移过程。NSCs的定向迁移不仅对机体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的修复也具有重大意义。在迁移过程中NSCs是如何循着一定的路线,确定路标,顺利到达目的地一直是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本文就近年来在NSCs定向迁移机制研究中取得的一些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6.
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历年发表论文的分析,了解该院近年科研能力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导致工作记忆障碍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估的价值。方法分别对10例DAI患者(DAI组)和10例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行DTI检查,并对两组DTI图像的钩束、皮质脊髓束、胼胝体和扣带回感兴趣区的部分各向异性(FA)值进行比较分析。DAI后6个月对患者与健康志愿者行认知量表评估,并行对比分析;另外将DAI组FA值与其认知量表评分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AI患者4个感兴趣区的FA值显著降低(P<0.05),恢复期总体认知能力略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工作记忆功能却显著降低(P<0.05)。DAI患者中的钩束和皮质脊髓束的FA值与工作记忆功能呈正相关(r分别为0.898和0.797,P<0.05);胼胝体和扣带回FA值与工作记忆功能无明显相关性(r分别为0.432和0.387,P>0.05)。结论 DTI技术可为DAI导致的工作记忆障碍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8.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的shRNA抑制胶质瘤生长的体内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protooncogene,c-Met)的RNA干涉(RNAi)技术在体内外对U251细胞生长抑制作用.方法:PCR法获得人U6启动子及带有c-Met反向互补靶序列的片段HU6shmet;利用腺病毒载体将其传递至U251细胞;应用MTT法、流式细胞术和Matrigel基质生长实验评价肿瘤细胞转导前后的生物学行为.进一步应用裸鼠皮下荷瘤模型观察腺病毒载体介导shRNA基因治疗对U25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对肿瘤组织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进行c-Met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比较.结果:MTT法分析显示rAdUshmet2转导组细胞生长抑制率为70%;与对照组和rAdUsicon转导组比较,细胞周期分析结果表明rAdUshmet2转导组G0 ~ G1期细胞数没有明显变化,进入S期的细胞数较对照组减少了12.6% ~ 12.9%,而进入G2期细胞则增加了10.6% ~ l1.8%.Matrigel基质生长实验显示对照组和rAdUsicon转导组细胞呈正常形态贴壁生长,而rAdUshmet2转导组细胞不能贴壁生长,呈团块状簇集生长.裸鼠皮下荷瘤模型实验显示rAdUshmet2显著抑制皮下肿瘤生长,组织病理学分析显示治疗组c-Met表达下降、PCNA标记指数降低.结论:靶向c-Met的RNAi技术在体内外对U251细胞生长均产生明显抑制作用.因此,shRNA表达腺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治疗可以成为胶质瘤靶向性c-Met治疗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79.
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对神经干细胞的趋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观察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神经干细胞(NSCs)迁移的影响.方法 由GFP转基因SD大鼠胚胎脑组织获取NSCs并进行传代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SDF-1特异性受体CXCR4的表达,利用Blind-Well小室体外迁移体系观察不同浓度的SDF-1(0、1、10、50、100、500、1000μg/L)对NSCs定向迁移数量的影响,随后分别使用CXCR4激动剂和阻断剂处理NSCs,再次利用上述方法观察最适浓度SDF-1时NSCs的迁移.结果 成功分离培养得到能够稳定表达GFP的NSCs,且CXCR4在该种NSCs上有表达.体外趋化实验结果表明,SDF-1对NSCs有较强的趋化作用,随着SDF-1浓度的升高,发生迁移的细胞数量也随之增加,并于SDF-1浓度为500μg/L时达到最高峰;CXCR4特异性激动剂和阻断剂分别能够增强和减弱SDF-1对NSCs定向迁移的趋化作用.结论 SDF-1与其特异性受体CXCR4相互作用,能够对NSCs的定向迁移产生靶向性作用.  相似文献   
80.
陈二涛  冯东福  潘栋超  毕永延  汪洋  朱志安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9,27(8):774-776,后插2,封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1 ( SDF-1) on the regulation of neural stem cells (NSCs) migration. Methods NSCs were obtained from the cerebral cortex of embryonic GFP transgenic rats. After cell cultured in vitro, CXCR4, specific receptor of SDF-1, was detected by fluorescence immunocytochemistry. Using Blind-Well chambers, the chemotactic effects of SDF-1 was investigated by counting the cells which had crossed 8μm pore membrane and adhered to the superficies inferia of the membrane when confronted with varying concentrations of SDF-1α (0, 1, 10, 50, 100, 500 and 1000 μg/L) and the agonist or antagonist of CXCR4. Results Neurospheres were formed, which expressed GFP and were capable of differentiating into neurons (β-tubulin + ) and astrocytes (GFAP + ) in media without mitogens. Fluorescence immunocytochemistry showed that CXCR4 and Nestin were co-expressed in NSCs. SDF-1 showed great chemotaxis to NSCs, and the amount of cells migrating through the membrane in 500 μg/L SDF-1 group was more than that in other groups (P < 0. 05). The number of cells crossing the membrane could be augmented and diminished by the agonist and antagonist of CXCR4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SDF-1 binding to its specific receptor CXCR4 was capable of inducing NSCs migrating directionally to the source of SDF-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