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6篇
  免费   210篇
  国内免费   154篇
耳鼻咽喉   12篇
儿科学   2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69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529篇
内科学   476篇
皮肤病学   114篇
神经病学   106篇
特种医学   238篇
外国民族医学   31篇
外科学   375篇
综合类   1200篇
预防医学   376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340篇
  2篇
中国医学   566篇
肿瘤学   116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68篇
  2022年   71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68篇
  2018年   71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50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43篇
  2013年   123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39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83篇
  2008年   199篇
  2007年   172篇
  2006年   230篇
  2005年   226篇
  2004年   221篇
  2003年   214篇
  2002年   165篇
  2001年   199篇
  2000年   167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143篇
  1997年   147篇
  1996年   123篇
  1995年   131篇
  1994年   116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97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71篇
  1989年   72篇
  1988年   51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33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6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1.
目的利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新型冠状病毒M蛋白,纯化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并与M真核质粒免疫效果相比较,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检测试剂盒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将酶切鉴定正确的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MAT-9s-M转化BL21,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诱导表达M蛋白并进行鉴定。M蛋白经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浓缩后免疫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将M真核重组质粒转化至DH5α,碱裂解法大量抽提质粒后免疫大白兔,制备多克隆抗体。采用ELISA检测2种抗血清的抗体效价,采用Western blot检测2种抗血清与M蛋白的反应性。结果PMAT-9s-M转化BL21后表达70 ku的His-MBP-M融合蛋白,且该蛋白主要存在于包涵体中。纯化后免疫大白兔,制备的多克隆抗体血清效价与真核重组质粒免疫制备的抗血清抗体效价均达1︰16000,且2种抗血清均与凝血酶切M蛋白有良好反应性。结论原核表达的M蛋白免疫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特异性强,效价高,且重组M蛋白制备简便、经济高效,为新冠病毒感染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2.
目的研发一种专用于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置入时的三维导航器。方法选取颈干角为(135±5)°,并且股骨大转子顶点基本与股骨头中心等高的人体股骨骨骼的干标本32例,其中左侧16例,右侧16例。通过股骨头中心、平行于股骨干、垂直于股骨干与股骨颈所在的平面用钢锯将股骨标本的股骨头进行截骨;在股骨大粗隆顶端开口向股骨近端髓腔内插入PFNA主钉,主钉钉尾与股骨头中心点在同一高度上。在本课题所研发的股骨近端髓内钉三维导航器的导引下向股骨头颈部打入动力钉导引针,测量动力钉导引针在股骨头截骨面上的出针点与经股骨头中心点直线的垂直距离作为偏离值。结果利用本课题所研制的三维立体导航器在32例股骨骨骼的干标本上置入导引针,其中14例偏离值为0(占43.75%),最大偏离值为2mm,仅3例(占9.375%),平均误差只有0.69mm。结论本课题所研制的导航器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定位精确,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灵芝孢子油与深海鱼油联合应用对小鼠学习记忆及海马神经元表达NOS的影响。方法将受孕小鼠随机分为4组,自受孕第1天起分别胃饲生理盐水、灵芝孢子油、深海鱼油和灵芝孢子油加深海鱼油。在母鼠分娩21d后改为胃饲其幼鼠,然后将出生后45d的幼鼠处死。处死前进行Morris水迷宫行为学测试,处死后应用酶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神经元NOS的表达。结果在Morris水迷宫检测中,灵芝孢子油组、深海鱼油组和灵芝孢子油加深海鱼油组小鼠的逃逸潜伏期明显缩短。灵芝孢子油组和灵芝孢子油加深海鱼油组的小鼠平台象限游泳距离有增加。灵芝孢子油加深海鱼油组的小鼠大脑海马NOS阳性神经元与其它组的小鼠比较有显著性增加。结论灵芝孢子油和深海鱼油联合应用能够促进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其大脑海马神经元表达NOS。  相似文献   
94.
用组织培养方法,探讨备用很大鼠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脊髓后角组织提取液对鸡胚背根节(DRG)神经突起的促生长作用,以及应用吗啡对此作用的影响。结果显示:备用根大鼠手术侧脊髓后角组织提取液作用的DRG神经突起密度(36.42±4.69),比非手术侧的(23.96±3.47)明显增大。提示去初级传入纤维的脊髓后角组织具有促进DRG神经突起生长的神经营养活性作用。应用吗啡的备用根大鼠手术侧脊髓后角组织提取液作用的DRG神经突起密度(64.19±9.24),又比备用根大鼠手术侧的大。这表明,吗啡具有进一步增强去初级传入纤维支配的脊髓后角组织提取液促进培养的DRG神经突起生长的效应。  相似文献   
95.
缺氧对神经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mRNA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示在缺氧状态下神经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表达的时空规律。方法:对分离的新生SD大鼠在脑皮质神经细胞分别进行常规和缺氧培养,采用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检测神经细胞在不同缺氧时间HIF-1αmRNA的表达,结果:神经细胞在常氧下HIF-1αmRNA有极低的表达,在缺氧30min时表达显著上升,60min达到高峰,90min后逐渐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各缺氧组HIF-1αmRNA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神经细胞在缺氧早期HIF-1αmRNA表达有短暂、迅速的增加。  相似文献   
96.
微生态制剂妈咪爱对肠道致病菌L型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妈咪爱对 4种肠道致病菌L型的抑菌机制。方法 采用试管抑菌试验 ,测 3种浓度的妈咪爱对细菌L型的光密度值的影响。结果 妈咪爱对四种肠道致病菌L型有抑菌作用 ,并且浓度越大 ,抑菌作用越强 ,其有效抑菌浓度需大于妈咪爱 1/2液。结论 妈咪爱是一种疗效很好的微生态制剂 ,可用于治疗由细菌L型引起的腹泻病。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 :观察雌激素 (17β 雌二醇 )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LDL)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凋亡的影响。方法 :以HUVEC为对象 ,观察不同浓度的 17β 雌二醇 (1μmol/L、10 μmol/L和 10 0 μmol/L)对oxLDL(4 μg/L)诱导的凋亡的影响。结果 :不同剂量的 17β 雌二醇对使用oxLDL诱导的HUVEC凋亡减少 70 %~ 93% ,其抑制呈明显的正向量效关系 ,17β 雌二醇 1μmol/L组细胞凋亡占 6 .98%~ 8.6 3 % ,10 0 μmol/L组细胞凋亡占 2 .94%~ 4.85 %。结论 :17β 雌二醇对oxLDL诱导的HUVEC凋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正向量效关系 ,有利于减少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
慢性胰腺炎     
【前言】慢性胰腺炎是由于过量饮酒、胆结石、不明原因等引起的以胰腺细胞破坏,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腹痛,胰腺外分泌功能降低,引起消化吸收障碍以及胰腺内分泌功能降低,从而导致糖尿病。病程中曾有胰腺炎急性发作史,或胰腺假性囊肿、黄疸等合并症。病程长达数年至数十年,需要长期观察和治疗。  相似文献   
100.
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在冠状动脉复杂病变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对冠心病患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在经皮穿刺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并发急性血管内闭塞、内膜严重撕裂、术后显著残留狭窄及短期内再狭窄等情况下进行了血管内支架植入术(CASI).结果31例患者CASI均获成功,术后急性血管闭塞和内膜撕裂征象消失,残留狭窄及再狭窄解除,未出现出血和穿刺部位血管并发症及CASI后亚急性血栓形成.随访16例,1例术后13天发生猝死;2例因胸痛复发经造影证实支架血管再狭窄,再次球囊扩张后再狭窄改善;余13例冠状动脉造影示支架血管正常.结论冠心病复杂冠状动脉病变行CASI是解除PTCA急性并发症的安全、有效和可行的方法,并有助于PTCA后再狭窄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