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21.
 目的 比较调强放疗(IMRT)、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子宫颈癌放疗中危及器官(OAR)的剂量学差异。方法 对36例子宫颈癌患者均同时制定IMRT放疗计划和3D-CRT放疗计划,临床靶区(CTV)包括子宫、子宫颈、阴道等原发肿瘤区域及其以下的淋巴结引流区域。淋巴结引流区的勾画主要以盆腔伴行血管外放1.0 cm 得到,闭孔淋巴结从骨盆内缘内外扩1.8 cm,CTV不包括骨盆组织。比较计划靶区(PTV)在45 Gy和50 Gy情况下各敏感组织的受照剂量-体积情况。PTV由CTV 边界在三维头脚方向外放1.0 cm,其他方向外放0.7 cm得到。结果 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两组计划敏感组织的受照体积变化,在处方剂量45 Gy剂量时,30、40、45 Gy的敏感组织剂量体积IMRT计划均优于3D-CRT计划。在盆壁淋巴结引流区剂量达到50 Gy时,IMRT计划敏感组织受量亦优于45 Gy时3D-CRT计划。结论 子宫颈癌IMRT可以使周围OAR得到较好的保护,具备临床应用的剂量学优势。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估三维适形并后程加速超分割联合PF方案同期放化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病理证实的中晚期食管癌65例随机分为单放组33例和放化组32例;放疗均采用6/15MV—X线外照射。各组放疗前2/3疗程常规放疗1.8Gy/次,5次/周,共40Gy,后1/3疗程改用加速超分割治疗,1.5Gy/次,2次/天,间隔6h以上,全疗程总剂量70Gy;放化组配合PF方案化疗,治疗结束后,按照食管癌诊治规范标准,比较两组疗效,第1、2、3年生存率及毒副反应。结果单放组CR36.4%,PR54.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39.4%、30.3%、24.2%;放化组CR43.8%,PR53.1%,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8.8%、56.3%、50.0%,两者近期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0.05),放化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单放组(P〈0.05);局部毒副作用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化组全身毒副作用高于单放组(P〈0.05)。结论三维适形后程加速超分割联合PF方案治疗能明显提高中晚期食管痛的1、2、3年牛存率.且不增加局部毒副反廊。  相似文献   
23.
目的研究调强同期推量照射技术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涉及6例病理确诊的恶性胶质瘤。根据ICRU50号和62号报告要求勾画肿瘤靶区,用调强同期推量照射技术(SI昏IMRT)治疗,通过CMS逆向计划计算系统分别得出肿瘤靶区的剂量分布情况以及肿瘤周围重要器官的照射剂量。结果所有患者都顺利完成治疗,无放疗所致的毒性反应。随访过程中5例患者局部复发,3例GBM死亡。靶区剂量分布满意,各重要器官的照射量亦明显达到较低水平。结论用调强同期推量照射技术治疗脑恶性胶质瘤从剂量学和放射生物学角度来看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4.
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支架置入术后三维适形放疗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胆道支架置入术后三维适形放疗的疗效。方法:43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胆道支架置入术后2~4周后,行术后放射治疗,放疗剂量在50~64Gy,观察近期、远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放疗主要引起急性消化道和血液毒性反应,其中急性消化道反应发生率1~2级和3级分别为60.5%和16.3%.血液毒性反应较低,仅有18.6%出现1~2级的血液毒性反应。中位生存期13.9个月,1年生存率74.4%,2年生存率27.9%,3年生存率6.9%。结论:对于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预计无法进行外科手术者,均可进行经皮经肝胆道引流术联合三维适形放疗,能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25.
诱导化疗配合同期放化疗治疗Ⅲ期非小细胞肺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诱导化疗结合同期放化疗治疗Ⅲ期不能手术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方法:143例不能手术或不愿手术的Ⅲ期NSCLC随机分为2个组:72例为诱导化疗联合放疗组(CHT/RT),连续2个疗程,然后同期放化疗,单纯放疗组(RT)71例。两个组均采用6MVX线放射治疗,照射野包括肺部原发灶和纵隔淋巴引流区,剂量为65~70Gy。结果:CHT/RT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2.5%、30.6%、23.6%。RT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45.1%、15.4%、9.9%。2个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照射野内肿瘤进展,CHT/RT与RT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9.4%、31.9%、48.6%和35.8%、57.7%、84.5%,2个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6)。CHT/RT组Ⅲ、Ⅳ级骨髓抑制要远高于RT组(P=0.012)。结论:CHT/RT组治疗Ⅲ期的NSCLC3年生存率明显高于RT组。  相似文献   
26.
食管癌术后纵隔转移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疗效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 探讨胸段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转移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6 3例食管癌根治术后 3~ 2 0个月发生纵隔转移患者。转移灶直径 <2cm 10例 ,2~ 3cm33例 ,>3cm 2 0例。伴有颈淋巴结转移 9例。 6 3例中右上纵隔 2 7例 ,左上纵隔 16例 ,中上纵隔 2 0例。 6 3例中未接受过放射治疗的 5 2例先常规分割放射治疗 4 0Gy ,后重新定位再次做治疗计划 ,新计划 3.0Gy/次 ,5次 /周 ,照射总剂量 6 4~ 70Gy。原来接受过放射治疗的患者仅给予 5 0Gy,不再重新定位。结果 治疗后 1个月复查 ,病灶达CR者 2 7例 ,病灶达PR者 30例 ,无进展病例。 1、2、3年生存率分别为 75 %、4 3%、15 %。结论 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转移进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食管癌侵及气管的放射治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3例食管癌侵及气管患者的放射治疗效果,全部病例结合临床症状、食管造影、纤维胃镜、纤维支气管镜、CT或MRI确诊,放射治疗采用钴60^C。6、15MV X线常规外照射。结果未完成计划的6例患者在治疗后半年内死亡,照射40Gy以上者其胸痛、声音嘶哑、咯血及吸气性呼吸困难缓解率分别为87.2%、74.1%、99.3%、100.0%,照射剂量50~70Gy的患者0.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79.5%、68.5%、27.4%和9.6%。结论食管癌侵及气管为局部晚期肿瘤,行积极的放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并延长生存时间,能够完成计划者照射剂量以60-70Gy为宜,病灶大小、侵犯气管部位对生存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28.
目的:回顾性分析81例肺癌脑转移放射治疗效果和有关预后因素与生存的关系。方法:81例脑部转移灶照射DT19.8-65.0Gy,同时进行肺部原发灶照射12例DT35-60Gy。结果:本组肺癌脑转移患放射治疗后0.5、1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71.6%、25.9%和4.9%。结论:肺癌脑转移一旦确诊应进行以放射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改善临床症状和延长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29.
目前多数中晚期食管癌以放疗为主,然而常规外照射的5年生存率较低(4%~17%)。随着人们对肿瘤的放射生物学研究的进展,认识到肿瘤干细胞加速再增殖现象。已有研究结果显示后程加速超分割可提高食管癌3、5年生存率。在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同期放化疗成为了局部伛域食管鳞癌非手术治疗的标准方案。2000年1月-2003年1月作者观察了50例小剂量顺铂、氟尿嘧啶同步后程加速超分割放射治疗Ⅱ、Ⅲ期食管癌,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0.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5岁。主因右上腹及剑突下疼痛20余年,加重10d,呈持续性绞痛,阵发性加剧,右肩部放射伴恶心、呕吐。患者寒战、高热。查体:患者精神不振,呈痛苦面容,右上腹部及剑突下压痛明显,伴有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患者皮肤正常,巩膜无黄染。自述胆管结石病史20余年,曾多次住院保守治疗。血常规:WBC18.5×109/L中性粒细胞。体温38.5℃,脉搏120,呼吸36次,血压105/70mmHg。2腹部CT扫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