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7 毫秒
11.
脑MRS检查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不同脉冲序列、线圈类型及对比剂对磁共振波谱(MRS)代谢物的影响.资料与方法 本研究包括病例组和自愿者组.均采用GE SignaVH/i 3.0 T成像系统进行检查,MRS采用多体素点分辨波谱(PRESS)序列.病例组10例,自愿者组26名.对病例组的同一感兴趣区(ROI)进行增强前后PRESS 144(TE 144 ms)检查,并对有明显强化的肿瘤实质区进行波谱重组,共获得53个体素增强前后MRS各代谢物的数值.对自愿者组中的18名采用单通道头颅正交线圈进行MRS检查,分别采用PRESS 35(TE 35 ms)和PRESS 144(TE 144 ms)序列,ROI选择在右半卵圆中心,在检查中确保PRESS 35和PRESS 144的ROI位置完全一致.26名健康自愿者中,分别选取单通道和8通道线圈进行PRESS 144检查的自愿者各10名,对这两组右半卵圆中心同一体素区进行波谱重组.结果 (1)PRESS 144和PRESS 35在同一部位的胆碱(Cho)/肌酸(Cr)、Cho/氮-乙酰天门冬氨酸(NAA)、NAA/Cr没有差别;(2)虽然头颅单通道正交线圈和8通道相控阵线圈的信噪比(SNR)有明显差别,但线圈类型对波谱代谢物相对定量值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3)顺磁性对比剂会使Cho、Cr降低(无统计学意义),但对波谱各代谢物相对定量值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不同脉冲序列、线圈类型及对比剂对MRS代谢物可能会产生影响,但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2阶段伽玛刀放射外科治疗体积较大或靠近高危神经结构且存在手术禁忌的转移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1日—2020年6月30日在上海伽玛医院接受分2阶段伽玛刀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的39例患者的53处大型或靠近危急神经结构的脑转移瘤。肿瘤治疗前的初始体积为(15.4±11.5)cm3。为患者设计间隔较长[平均(13.1±9.3)d]的2个阶段的伽玛刀治疗方案。重点监测治疗后病灶体积缩小比例以分析本治疗方案对于肿瘤的局部控制效果,除此之外观察患者治疗后卡氏功能状态评分(KPS)改善情况、所有患者的整体生存、放射反应发生的情况等。结果 100%患者顺利耐受2个阶段的治疗计划。到第2阶段治疗时,所有肿瘤体积缩小了平均24.8%±21.1%,第2阶段治疗完成后的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肿瘤体积分别平均缩小了68.3%±20.4%、74.6%±22.2%、70.4±23.7%和66.9±34.4%。12个月和24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0%和60%。中位生存时间为24个月。11.3%的病灶出现复发,复发的中位时间为21.5(9~24)个月。15...  相似文献   
13.
顺磁造影对脑转移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总结顺磁造影在脑转移瘤诊断中的重要价值。材料和方法:脑转移瘤30例,均经病理和临床证实,全部病例均做了GD-DTPA顺磁造影。使用0.3T水磁MR仪,估常规平扫及造影扫描。结果:脑转移灶单发14例,多发16例,其中发生在幕上24例,幕下6例,兼有2例灶最大径0.2~7cm,平均2.8cm。发现病灶数:T1WI44个,T2WI54个,顺磁造影为124个,结论:顺磁造影发现的脑转移瘤病灶明显多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评估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后早期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26例脑转移瘤患者,采用医科达公司Leksell Perfexion伽玛刀,周边剂量为14~21 Gy.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月均行常规MRI及DWI检查,并采用Functool 9.4.05a软件计算肿瘤体积、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及指数化表观扩散系数(eADC)值.结果 26个采用伽玛刀治疗的转移瘤病灶,其治疗前体积、ADC及eADC值分别为(5.685±4.582) cm3、(1.068±0.417)×10-3 mm2/s和0.377±0.128;而伽玛刀治疗后1月分别为(3.402±3.668) cm3、(1.355±0.472)×10-3mm2/s和0.286±0.103.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治疗前后体积(t=3.138,P=0.004)、ADC值(t=3.133,P=0.004)及eADC值(t=4.190,P=0.000)的变化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 DWI可以早期反映脑转移瘤伽玛刀治疗后的变化,有助于转移瘤伽玛刀治疗后疗效的评估.  相似文献   
15.
目前,常规影像学很难对胶质瘤瘤周区域有无肿瘤浸润进行判断.功能性影像如磁共振波谱(MR spectroscopy,MRS)可以从细胞及组织代谢水平上对瘤周区域进行研究,使得对肿瘤生物靶区(biological target volume,BTV)进行勾画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患者男,66岁。2012年1月初开始出现头痛、恶心。起病后约3d出现左侧肢体乏力,起病后6d左侧肌力减退到1度,意识模糊。影像学检查发现右侧顶枕部病灶(图1),疑为“脑梗死”进行治疗,在使用“皮质激素”和“脱水治疗”1周后,左侧肌力恢复到4~5度、意识状态好转后出院。出院后2d,肌力再次减退到1~2度并出现明显的定向能力障碍,复查MHI发现右侧顶枕部多发囊性病灶(图2),拟“脑脓肿”,使用甲硝唑、头孢他啶和磷霉素三联药物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症状无明显好转,住院2周后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17.
磁共振波谱技术在肌骨疾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RS是利用磁共振现象和化学位移作用,对特定原子核及其化合物进行分析的方法,其常用序列和定位方法包括深度分辨表面波谱(DRESS)技术、点分辨表面波谱(PRESS)技术、活体内图像选择波谱及激励回波采样(STEAM)模式等。MRS在肌肉骨骼系统中主要用于评价骨骼肌的能量代谢状况、代谢性肌病及继发性肌代谢改变、诊断原发性骨及软组织恶性肿瘤及判断治疗后反应、区分瘤内坏死与存活瘤组织以及判断肿瘤复发。结合常规MRI.可以为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提供更多的信息。  相似文献   
18.
脑膜瘤的MRI表现与组织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 研究脑膜瘤的磁共振表现与其病理分类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 12 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膜瘤患者的MRI表现。结果 T1WI图像 ,上皮型脑膜瘤 2 9例 ( 4 9% )呈低信号 ,11例 ( 19% )呈稍低信号 ,17例 ( 2 9% )呈等信号。而纤维型脑膜瘤T1WI信号类型分别为 2 3例 ( 5 9% ) ,5例 ( 13 % )和 9例 ( 2 3 % )。在T2 WI图像上 ,3 4例 ( 5 8% )上皮型脑膜瘤呈高信号 ,15例 ( 2 5 % )呈稍高信号 ,10例 ( 17% )呈等信号 ,而纤维型分别为 2例 ( 5 % ) ,8例 ( 2 0 .5 % )和 11例 ( 2 8% )。上皮型、纤维型、移行型在T1WI上均呈现等、低信号 ,而在T2 WI图像上 ,上皮型、血管瘤型及移行型呈现为高信号或稍高信号 ;纤维型脑膜瘤T1WI以低或稍低信号为主。结论 在MRIT1WI图像上 ,各组织学类型之间信号强度的分布无显著性差别 ,而在T2 WI上 ,信号强度与病理类型具有统计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辐射诱导脑膜瘤的临床特点,并结合文献比较其与散发型脑膜瘤的差异。方法1例76岁女性病人,46岁时因ACTH腺瘤行全脑放射治疗,病程中先后出现甲状腺癌、淋巴瘤和颅内多发性脑膜瘤,脑膜瘤分别位于右侧颅后窝、右额凸面、鞍结节。并对右侧颅后窝脑膜瘤行伽玛刀治疗。结果随访6年,右侧颅后窝处脑膜瘤控制良好。右额凸面、鞍结节肿瘤体积明显增大,且出现新病灶。结论辐射诱导脑膜瘤多表现为高级别、多发、易复发的特点。高精度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控制病灶,同时避免额外的辐射。  相似文献   
20.
鼠脑C6胶质瘤模型在体MRS改变与病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MRS各代谢物相对定量值在大鼠C6胶质瘤模型不同部位的改变及病理表现.方法:32只C6胶质瘤模型,采用GE Signa VH/i3.0T成像系统、大鼠专用线圈进行检查,MRS采用多体素PRESS序列,Functool软件包后处理.在波谱后处理时需要选择3个体素:肿瘤区域、瘤周区域和对侧正常区.检查结束后处死大鼠,行病理学检查.结果:C6胶质瘤模型不同区域的MRS改变显示:①Cho/Cr、Cho/NAA、LL/Cr在肿瘤区域、瘤周区域、对侧正常区域间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②NAA/Cr在肿瘤区域与瘤周区域、对侧正常区域间有统计学差异;③Lip0.9/Cr在肿瘤区域与瘤周区域、对侧正常区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④Glx/Cr在肿瘤区域与对侧正常区域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MRS为我们提供了无创性对星形细胞肿瘤进行评价的方法,在星形细胞肿瘤的诊断、瘤周区域的区分等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