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1篇
  2020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3 毫秒
21.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院自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应用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治疗胰腺癌56例,近期疗效满意,现将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胰腺癌的疗效及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我国首创的OUR-QGD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辅以体外放疗治疗体部肿瘤的疗效。方法 采用OUR-QGD型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全身伽玛刀)辅以体外放疗治疗体部肿瘤35例,比较治疗前后影像学改变,评价近期疗效。结果 35例病人中CR15例,PR17例,总有效率91.4%(32/35)。结论 全身伽玛刀结合体外放疗治疗体部肿瘤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疗效肯定,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3.
区域动脉药物灌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采用不同药物区域动脉灌注,观察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复制大鼠SAP模型。随机分组后经股动脉插管至腹腔动脉开口处,分别给予善宁(奥曲肽)、改善微循环药物及两种药物联合持续动脉灌注,观察胰腺、肝脏病理改变及血淀粉酶、肝功能的变化。结果 模型建立后6小时各项检查指标明显升高,胰腺坏死、出血,肝脏充血,水肿并有坏死,应用善宁降低了血清淀粉酶,肝功能指标也有改善,胰腺水肿渗出减轻,出血坏死情况改善不明显,肝脏瘀血坏死情况有所好转,应用改善微循环药物降低了血清淀粉酶及肝功能指标,胰腺水肿,坏死得到改善,肝脏瘀血,坏死减轻,两种药物联合应用明显降低淀粉酶及肝功能指标。胰腺、肝脏病理情况也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区域动脉药物灌注是治疗SAP的有效方法,对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4.
胰腺癌立体定向放射治疗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胰腺癌的近期疗效.方法 :对我院采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07例胰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治疗后症状缓解86例(86/95),107例患者中95例有疼痛或黄疸症状,2~3个月CT复查93例,肿瘤消失8例(占8.6%),肿瘤缩小34例(占36.5%),肿瘤稳定38例(占40.8%),肿瘤较治疗前增大13例(占13.9%).血液肿瘤标记物CEA、CA19-9较治疗前降低.治疗过程中胃肠道反应发生率达29.5%.生存时间1年以上有31例(31/46,67.4%).结论 :胰腺癌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近期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5.
甘氨双唑钠对乏氧胰腺癌细胞放射增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甘氨双唑钠(CMNa)在乏氧环境下对人胰腺癌Panc-1细胞的放射增敏效果.方法 在乏氧和加不同浓度CMNa环境下对体外培养的人胰腺癌Panc-1细胞进行单次大剂量的γ射线照射,通过微孔板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死亡率来研究放射增敏作用.CMNa在乏氧环境下的选择性增敏效果利用流式细胞技术进行验证.结果 胰腺癌Panc-1细胞30 Gy照射后的细胞死亡率在乏氧环境下随CMNa浓度的增加显著增高;而在常规环境下CMNa却无明显的放射增敏作用.CMNa在乏氧环境下的选择性增敏作用具有时间相关性.结论 CMNa在乏氧环境下对人胰腺癌细胞大剂量γ射线照射具有明显的增敏效果.  相似文献   
26.
十二指肠损伤的外科处理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探讨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 对 1993~ 1998年间手术治疗的十二指肠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5年间收治十二指肠损伤 37例 ,其中开放性损伤 2 9例 (78.4% ) ,闭合性损伤 8例(2 1.6 % ) ,合并伤 34例。行单纯缝合修补术 2 6例 ,十二指肠 空肠Roux en Y吻合术 2例 ,十二指肠憩室化 5例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4例。结果 术后十二指肠瘘 3例 ,十二指肠狭窄 2例 ,肺部感染、胰漏等 9例 ,治愈 31例 ,死亡 6例。结论 十二指肠损伤术前诊断困难 ,术中易被漏诊 ,早期明确诊断 ,选择合理的术式是提高治愈率 ,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手术加药物治疗对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 CLT)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4年间 49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 ,其中 2 0例病人行手术加药物治疗 ,2 9例病人给予单纯的药物治疗。结果 :手术加药物治疗组病人恢复快 ,复发少。对于一些不能排除恶性病变或伴随严重症状的病人 ,可以明确诊断。药物治疗组病人反复发作多 ,用药时间长。结论 :根据不同的病变范围 ,采用手术切除区域性病灶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联合治疗 ,对 CLT不失为一种较满意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患者联合贞芪扶正颗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4例乳腺癌保乳术后N1即淋巴结阳性1-3个行调强放疗的患者,其中43例仅行单纯放疗的为对照组,41例在放疗同时口服了贞芪扶正颗粒的为试验组;2组患者均行调强放疗,肿瘤临床靶区(CTV)为患侧乳腺及锁骨上区,剂量5040c Gy2/8次,瘤床区域剂量60Gy,评估患者生活质量,统计出现KPS评分增加、体重增加、乏力、食欲不振的患者例数,并统计放射反应:放射性食管炎、白细胞降低、血红蛋白降低的发生例数。结果放疗结束时试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放射性皮炎、白细胞降低、血红蛋白降低等副作用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腺癌保乳术后调强放疗过程中,口服贞芪扶正颗粒,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放疗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9.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γ射线对人胰腺癌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剂量的γ射线对体外培养的胰腺癌Panc1细胞进行照射,采用PI和AnnexinⅤPI法定量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照射后胰腺癌细胞Panc1的Bcl2、Bax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百分率在一定剂量范围内(≤15Gy)随着照射剂量的提高而增大,在一定时间范围内(≤24h),随着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照射组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照射组bax基因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γ射线诱导胰腺癌panc1细胞凋亡具有剂量依赖性和时间相关性,bcl2和bax在胰腺癌细胞凋亡调节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胰腺癌细胞时Bcl2和Bax表达水平也不相同,通过降低bcl2的表达及提高bax表达来诱导胰腺癌细胞发生凋亡有可能是γ射线杀伤肿瘤细胞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0.
金龙胶囊联合全身伽玛刀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变化多端,症状不典型,临床上不容易做出早期诊断,一经确诊大多属晚期,生存时间短,手术切除率低,化疗效果差.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近年来应用较多,是治疗晚期胰腺癌的一种有效方法.为提高放疗效果,在放疗过程中联合使用抗肿瘤制剂,是临床常用的放疗增敏方法[1].金龙胶囊是由北京建生药业有限公司以鲜活动物(如鲜活守宫、鲜活金钱白花蛇等)为原料,运用低温冷冻干燥和生化技术精制而成的胶囊[2],具有抗肿瘤及免疫调节双重作用[3,4].根据这一原理,我科于2000年9月~2002年9月以金龙胶囊联合全身伽玛刀治疗晚期胰腺癌,取得较好疗效,现将临床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