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370篇
  免费   9380篇
  国内免费   6122篇
耳鼻咽喉   857篇
儿科学   1354篇
妇产科学   1320篇
基础医学   10818篇
口腔科学   1979篇
临床医学   12438篇
内科学   13704篇
皮肤病学   1043篇
神经病学   4624篇
特种医学   3445篇
外国民族医学   32篇
外科学   9218篇
综合类   18494篇
现状与发展   21篇
一般理论   12篇
预防医学   7587篇
眼科学   2309篇
药学   10952篇
  108篇
中国医学   6032篇
肿瘤学   7525篇
  2024年   266篇
  2023年   1388篇
  2022年   2572篇
  2021年   4681篇
  2020年   3666篇
  2019年   2878篇
  2018年   3160篇
  2017年   3012篇
  2016年   2758篇
  2015年   4303篇
  2014年   5296篇
  2013年   5364篇
  2012年   7943篇
  2011年   8393篇
  2010年   5903篇
  2009年   4851篇
  2008年   5963篇
  2007年   5874篇
  2006年   5338篇
  2005年   4972篇
  2004年   3519篇
  2003年   3142篇
  2002年   2682篇
  2001年   2252篇
  2000年   2191篇
  1999年   2101篇
  1998年   1293篇
  1997年   1272篇
  1996年   1002篇
  1995年   959篇
  1994年   789篇
  1993年   498篇
  1992年   567篇
  1991年   520篇
  1990年   439篇
  1989年   390篇
  1988年   302篇
  1987年   306篇
  1986年   237篇
  1985年   191篇
  1984年   127篇
  1983年   90篇
  1982年   64篇
  1981年   47篇
  1980年   33篇
  1979年   44篇
  1978年   18篇
  1974年   17篇
  1973年   17篇
  1966年   1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62.
门桐林  李雪  袁秀敏  张璐 《癌症进展》2020,(6):563-566,613
目的探讨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和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50例NSCLC患者的NSCLC组织及其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种组织中PD-1 mRNA和PD-L1 mRNA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NSCLC组织中PD-1和PD-L1的表达情况,分析PD-1和PD-L1表达情况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SCL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D4^+-PD-1、CD8^+-PD-1、CD14^+-PD-L1、CD68^+-PD-L1的表达水平。结果NSCLC组织中PD-1 mRNA和PD-L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5.03±1.92)和(4.95±1.09),分别高于癌旁组织的(1.72±0.81)和(1.25±0.2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有远处转移的NSCLC患者NSCLC组织中PD-1和PD-L1的高表达率均明显高于TNM分期为Ⅰ~Ⅱ期、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无远处转移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SCLC组织中CD4^+-PD-1、CD8^+-PD-1、CD14^+-PD-L1、CD68^+-PD-L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D-1和PD-L1在NSCLC组织中高表达,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生物标志物,PD-1/PD-L1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NSCLC的免疫逃逸过程,对其逃逸机制进行研究可以为NSCLC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相似文献   
63.
为研究校友资源在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情况,采用个案调查方法对校友资源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情况进行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动机、教育培养、校友资源运用等多个方面,调查结果运用SPA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最后从高校校友资源角度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提出意见建议,以期为高校校友资源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中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4.
65.
66.
Epstein–Barr virus (EBV)-associated gastric carcinomas (EBVaGCs) may account for 8–9% of all gastric cancer (GC) patients. All previous reports on EBVaGC were retrospective. Prospective study is warranted to evaluate the exact role of EBV status in predicting the prognosis of GC. It is of special interest to figure out whether dynamic detection of plasma EBV-DNA load could be a feasible biomarker for the monitor of EBVaGC. From October 2014 to September 2017, we consecutively collected GC patients (n = 2,760) from Sun Yat-sen University Cancer Center for EBER examination. We detected EBV-DNA load in plasma and tissue samples of EBVaGC patients at baseline. Subsequently, plasma EBV-DNA load was dynamically monitored in EBVaGC patients. The overall prevalence of EBVaGC is 5.1% (140/2,760). The incidence rate of EBVaGC decreased with advanced AJCC 7th TNM stage (p < 0.001),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ercentages of 9.3, 9.9, 6.7 and 1.4% for Stage I, II, III and IV patients. EBVaGC patients were predominately young males with better histologic differentiation and earlier TNM stage than EBV-negative GC (EBVnGC) patients. EBVaGC patients were confirmed to had a favorable 3-year survival rate (EBVaGC vs. EBVnGC: 76.8% vs. 58.2%, p = 0.0001). Though only 52.1% (73/140) EBVaGC patients gained detectable EBV-DNA and 43.6% (61/140) reached a positive cutoff of 100 copies/ml, we found the plasma EBV-DNA load in EBVaGC decreased when patients got response, while it increased when disease progressed. Our results suggested that plasma EBV-DNA is a good marker in predicting recurrence and chemotherapy response for EBVaGC patients.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分析m6A阅读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mRNA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2 mRNA-binding protein 1,IGF2BP1)在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HCC患者预后的影响,并探讨IGF2BP1在HC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基于5对HCC癌及相应癌旁组织mRNA-seq数据和TCGA数据库LIHC的mRNA-seq数据综合分析IGF2BP1在HCC中的表达情况,同时利用TCGA数据库中343例HCC患者的临床随访资料分析IGF2BP1表达水平对HCC患者总生存期的影响。基于TCGA数据库筛选IGF2BP1的共表达mRNA,并利用m6Avar在线网站预测mRNA的m6A位点及其RNA结合蛋白等信息,最终构建IGF2BP1的基因调控网络。结果 IGF2BP1基因在HCC中表达上调(log2FC HCC转录组数据=10.684,P<0.001;log2FC TCGA-LIHC数据集=7.032,P<0.001)。生存分析显示IGF2BP1低表达的HC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84年,IGF2BP1高表达患者为4.44年,高表达患者总生存期缩短(P=0.011)。22个差异表达的mRNA与IGF2BP1存在靶向结合关系,并与其表达水平呈正相关。其中,HMGA2等15个高表达mRNA的HCC患者总生存期缩短。HMGA2、PEG10、CEP55、RHO、CDC6和KIF23基因中的潜在m6A甲基化位点位于mRNA 3'UTR端的miRNA结合区域。结论 IGF2BP1在HCC中高表达且导致患者总生存期缩短。IGF2BP1可能通过m6A甲基化及miRNA抑制作用的方式上调mRNA的表达,促进HCC发生并导致不良预后。  相似文献   
68.
目的对比分析单纯关节镜手术与关节镜手术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关节牵张术治疗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纳入2016年10月至2018年4月聊城市中医医院收治的早中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患者30例,排除非创伤性关节炎和终末期踝关节炎。其中接受单纯踝关节镜手术者纳入对照组(n=15),接受关节镜手术联合Ilizarov外固定架关节牵张成形术者纳入研究组(n=15),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踝关节功能评分(Kofoed评分)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或Fisher精确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 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大于对照组(χ2=7.214,P<0.05),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t =10.342,P<0.05),Kofoed评分高于对照组(t =10.452,P<0.05);研究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关节镜手术联合关节牵张成形术对早中期踝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较单纯关节镜手术短期效果更好,可成为临床治疗中的一种选择,但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化瘀方治疗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出血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8例与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单纯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手术基础上联合益气活血化瘀方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肌力、血肿体积、中医证候积分、住院时间,并评估疗效。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GCS评分明显下降,血肿体积明显缩小,中医证候积分明显降低,术后瘫痪侧肌力均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9.38%(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方联合手术治疗可明显改善高血压性脑基底节出血患者的GCS评分、肌力,降低中医证候积分,缩小血肿体积,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中医证候疗效。  相似文献   
70.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是近段时间我国面临的重大公卫事件,我国是肺癌大国,为了加强肺癌患者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在疫情期间,使广大肺癌患者做好自身疾病的管理,做好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预防。本文结合肺癌患者自身特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易感性、鉴别诊断、防护、治疗,以及肺癌患者的随访、抗肿瘤用药、营养、手术等方面进行探讨,并结合两者的关系综合归纳,可以为广大肺癌患者更好地应对疫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