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97篇
耳鼻咽喉   13篇
儿科学   11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2篇
口腔科学   33篇
临床医学   172篇
内科学   117篇
皮肤病学   14篇
神经病学   34篇
特种医学   48篇
外科学   135篇
综合类   409篇
预防医学   152篇
眼科学   22篇
药学   136篇
  3篇
中国医学   171篇
肿瘤学   6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61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65篇
  2019年   42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90篇
  2013年   83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45篇
  2010年   98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00篇
  2007年   83篇
  2006年   9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68 毫秒
31.
目的了解贵州省BV系流感暴发疫情和重症病例毒株的分子特征,探讨其特异性分子靶标,为流感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贵州省2017-2019年BV系流感暴发疫情、重症病例和普通流行毒株,经基因组的提取、HA和NA基因的扩增与测序,与参考株一起进行分子特征分析。结果贵州省所有毒株HA和NA基因进化树拓扑结构类似,整体上毒株处于3个分支,2017年的毒株聚集为一簇,2018年的分散存在,2019年的处于两个分支且相对较远,绝大部分暴发疫情毒株和重症病例毒株均处于分支1。贵州省所有毒株同疫苗株B/Colorado/06/2017 HA和NA基因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8.6%~99.3%和98.9%~99.4%;2017年BV系毒株间HA和NA基因同源性分别为99.9%和99.9%~100%,2018年分别为98.4%~99.3%和98.7%~99.1%,2019年分别为97.7%~100%和98.4%~99.9%,其中2019年分支2中的毒株间同源性分别为99.4%~100%和99.6%~99.9%,分支1中的分别为99.5%~100%和99.3%~99.9%,所有暴发疫情、重症病例毒株同当年度普通流行毒株之间同源性均高于99.4%;与疫苗株B/Colorado/06/2017相比所有毒株HA基因均存在S14N、G144D、V195I、K513R的突变,NA基因均存在Q371K、D490N的突变;2019年分支1中的毒株HA基因存在G148R、K151E和T563A以及NA基因存在A395T的特异性位点突变;分支2中的毒株HA基因存在V394I和NA基因存在V71A、K343E、A395V和V401I的特异性位点突变。同时,分支1中的毒株HA基因与疫苗株B/Brisbane/60/2008相比存在179-181KND的特异性缺失突变,与B/Colorado/06/2017相比存在181D的特异性缺失突变和150环的抗原位点突变。结论贵州省BV系暴发疫情毒株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但暴发疫情毒株与普通流行毒株之间亲缘关系和同源性较高,2019年存在两个分支群系毒株的流行,且暴发疫情、重症病例毒株主要以分支1中的毒株流行为主;贵州省暴发疫情、重症病例毒株存在多个位点的特异性突变和缺失突变,应进一步加强分子特征的实时监测和致病力相关的特异性分子靶标研究。  相似文献   
32.
肝脏疾病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超声在肝脏弥漫性和局灶性病变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传统超声评估存在主观性强且提供信息有限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因能弥补传统超声的不足而被广泛应用于肝病超声领域,其在肝脏疾病诊断、疗效评估和预后预测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显著进展。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基于超声影像的人工智能技术在肝脏弥漫性和局灶性病变诊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微小膜壳绦虫感染ICR小鼠小肠组织中LY6A及IFN-γ、STAT1的表达情况。方法 采集微小膜壳绦虫成虫标本并收集虫卵制作悬液。将ICR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以定量1 000个/只虫卵灌胃感染,于感染后第2 d和第8 d按照编号处死小鼠获取小肠组织。采用HE染色进行小肠组织病理学观察,RT-PCR技术检测LY6A、IFN-γ和STAT1的mRNA相对表达量,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肠中LY6A蛋白阳性细胞的表达,并用PRM技术对LY6A蛋白和STAT1蛋白进行相对丰度定量。结果 HE染色结果显示感染后第8 d在肠腔内发现成虫节片,并且虫体寄生处出现急性炎症反应。RT-PCR检测显示感染第2 d实验组LY6A(t=12.57,P<0.001)和STAT1(t=12.13,P<0.001)的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而IFN-γ的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t=7.78,P<0.01);感染后第8 d实验组LY6A(t=10.01,P<0.001)和STAT1(t=11.19,P<0.001)的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而IFN-γ的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t=26.47,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感染后第2 d实验组LY6A阳性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t=4.26,P<0.01),感染后第8 d实验组LY6A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高于对照组(t=8.18,P<0.001)。PRM检测结果显示感染后第2 d实验组LY6A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t=6.55,P<0.05),实验组STAT1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感染后第8 d实验组LY6A蛋白(t=4.95,P<0.05)和STAT1(t=2.91,P<0.05)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微小膜壳绦虫感染ICR小鼠小肠后LY6A(Sca-1)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在幼虫侵入早期呈低表达,成虫期呈高表达;IFN-γ对LY6A的表达不起主导作用,而STAT1可能对LY6A(Sca-1)的表达起诱导作用。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路优泰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于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就诊的卒中后抑郁患者52例,随机分为两组,路优泰组27例,丙咪嗪组25例。路优泰组采用路优泰治疗,丙咪嗪组采用丙咪嗪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在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分别采用汉密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副反应量表(TESS)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路优泰组总有效率为70.4%,丙咪嗪组为72.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路优泰组治疗1、2、4、8周末TESS评分比丙咪嗪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路优泰治疗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评估苯扎氯铵(benzalkonium chloride,BAC)改性粘接剂对牙本质-树脂远期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BAC加入到美国3M第八代全酸蚀树脂粘接剂(single bond universal,SBU)中,制成不同浓度的改性粘接剂。将保存于百里香酚溶液中的100颗第三磨牙随机分为10组(n=10),A、A1组:0.25%BAC;B、B1组:0.5%BAC;C、C1组:1%BAC;D、D1:2%BAC;E、E1:对照组。A、B、C、D、E组试件进行剪切强度实验(SBS)并统计断裂模式。A1、B1、C1、D1、E1组试件进行微拉伸实验(μTBS)并统计断裂模式。结果:在剪切强度和微拉伸强度实验中,处理组的强度表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D组与C组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D1组与B1组、C1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断裂模式均以混合断裂为主,其次是粘接面断裂,内聚断裂最少。结论:全酸蚀粘接模式下,在树脂粘接剂中添加苯扎氯铵并不能改善牙本质与树脂的远期粘接强度,这可能是由于粘接剂的理化性能受损导致。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8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措施和美托洛尔,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6 min步行距离、AngⅡ水平、肱动脉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血浆一氧化氮(NO)水平、内皮素-1(ET-1)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均有2例患者中途退出研究。治疗后,试验组LVEDd、LVESD、NT-ProBNP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6 min步行距离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AngⅡ、ET-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FMD、NO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4.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61%,对照组为6.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CHF患者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7.
目的 探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柯萨奇岛病毒感染小鼠心肌损害的治疗作用。方法将200只4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病毒对照组和病毒感染后早期激素治疗组、中期激素治疗组及晚期激素治疗组,每组加只。在病毒感染后不同时期计算心肌病理积分,空斑形成单位法测定心肌细胞病毒滴度,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结果病毒感染后7-10天,柯萨奇B3病毒感染各组小鼠心肌病理积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而各感染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病毒感染后14天,中期激素治疗组小鼠心肌病理积分显著低于其他病毒感染组,30天后中期激素治疗组小鼠心肌已完全正常,而其他各组小鼠心肌仍有病变。病毒感染后早期激素治疗组心肌病毒滴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且消失慢。病毒性心肌炎小鼠血清肌钙蛋白I水平显著升高,并与病理变化呈直线正相关。结论肾上腺皮质激素可以明显减轻病毒性心肌炎时心肌的病理损害,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尤以病毒感染中期使用激素治疗疗效最好。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可溶性CD40L(sCD40L)对甲状腺相关眼病(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OFs)增殖和3种透明质酸合成酶(HAS)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初步探讨sCD40L在TAO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取5例TAO患者的眼眶成纤维细胞和2例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进行原代培养,采用MTS比色法检测不同浓度及作用时间下的sCD40L对不同来源的眼眶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影响;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浓度的sCD40L对两种不同来源的眼眶成纤维细胞的3种HAS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12.5ng/ml以上浓度的sCD40L作用后对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有促增殖作用,而25ng/ml以上浓度的sCD40L作用后才能对正常人眼眶成纤维细胞有促增殖作用。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HAS3 mRNA的合成受sCD40L的影响而增加,并且呈现出浓度和时间依赖的趋势。结论 sCD40L对TAO患者眼眶成纤维细胞的生长以及HAS3基因的表达均有明显刺激作用,提示sCD40L在TAO的病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9.
机械通气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机械通气患者发生VAP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对75例机械通气病例的回顾性研究,探讨营养支持的途径、深静脉置管、使用制酸药、通气时间、气管套管的更换时间、呼吸机回路的更换以及应激性消化道出血等因素对VAP发生的影响。结果完全性肠外营养较肠内或部分肠内更容易发生VAP(P〈0.01);机械通气时间〉4天,气切套管更换时间〉7天,呼吸机回路消毒更换时间〉3天,易发生VAP(P〈0.05);有应激性消化道出血者,发生VAP的危险性显著增高(P〈0.05);深静脉置管、使用制酸药等因素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机械通气病人尽可能使用肠内或部分肠内营养;尽可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注意更换气切套管和呼吸机回路;防止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自制自制踝足矫形带对痉挛型偏瘫脑瘫足下垂患儿下肢运动功能的疗效。方法 24例痉挛型偏瘫脑瘫足下垂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例。两组患儿均行常规康复训练,对照组行步态训练,观察组佩戴自制踝足矫形带行步态训练,共12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腓肠肌改良Ashworth量表(MAS)、踝关节主动背屈活动度(ROM)和粗大运动功能测量(GMFM-88)D区(站立)、E区(走跑跳)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MAS评分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ROM、GMFM-88的D区和E区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1),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佩戴自制踝足矫形带行步态训练能进一步降低痉挛型偏瘫脑瘫患儿患侧的腓肠肌张力,增加踝关节活动度,提高下肢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