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729篇
  免费   5586篇
  国内免费   3618篇
耳鼻咽喉   576篇
儿科学   680篇
妇产科学   494篇
基础医学   6620篇
口腔科学   908篇
临床医学   6874篇
内科学   8857篇
皮肤病学   702篇
神经病学   3176篇
特种医学   2570篇
外国民族医学   20篇
外科学   5930篇
综合类   9380篇
现状与发展   14篇
一般理论   7篇
预防医学   3551篇
眼科学   1398篇
药学   6193篇
  64篇
中国医学   3109篇
肿瘤学   4810篇
  2024年   141篇
  2023年   791篇
  2022年   1415篇
  2021年   2999篇
  2020年   2278篇
  2019年   1934篇
  2018年   2007篇
  2017年   1883篇
  2016年   1912篇
  2015年   2811篇
  2014年   3339篇
  2013年   3270篇
  2012年   4617篇
  2011年   4884篇
  2010年   3512篇
  2009年   2686篇
  2008年   3236篇
  2007年   3221篇
  2006年   2906篇
  2005年   2844篇
  2004年   2055篇
  2003年   2148篇
  2002年   1812篇
  2001年   1322篇
  2000年   1031篇
  1999年   976篇
  1998年   578篇
  1997年   563篇
  1996年   378篇
  1995年   439篇
  1994年   321篇
  1993年   189篇
  1992年   276篇
  1991年   198篇
  1990年   166篇
  1989年   173篇
  1988年   116篇
  1987年   120篇
  1986年   118篇
  1985年   61篇
  1984年   40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6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4篇
  1974年   8篇
  1973年   13篇
  1972年   9篇
  1969年   1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61.
目的 探讨P16、P15、P14基因5'CpG岛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甲基化状态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 PCR,MSP)方法检测40例膀胱移行细胞癌P16、P15、P14基因甲基化程度,χ^2检验分析其甲基化程度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间关系。结果 膀胱移行细胞癌P16、P15、P14 5'CpG岛甲基化扩增阳性化率分别为27.5%、17.5%、35%,而正常膀胱组织中均未检测到三种基因5'CpG岛甲基化。P16、P14基因甲基化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分期有显著性差异(P〈0.05),P15基因则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16、P15、P14基因在膀胱癌组织中的甲基化率较高,三种抑癌基因5'CpG岛异常高甲基化,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关节镜在儿童髋关节疾患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关节镜在诊断和治疗儿童髋关节疾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4例(36髋)儿童髋关节疾患进行关节镜手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12例(20髋)在关节镜下行真臼清理、关节囊修整,直视下引导复位术;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8例(12髋)在关节镜监视下行钻孔减压和滑膜刨削清理术;化脓性髋关节炎4例(4髋)在关节镜下行清创、灌洗、引流术。结果所有病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8~44个月。12例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均获成功治疗,术后再脱位1例,经手法整复复位。无1例出现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髋关节运动受限或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股骨头骨骺缺血性坏死和化脓性髋关节炎12例术后疼痛消失,关节活动范围恢复正常。结论关节镜对儿童髋关节疾患具有重要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63.
病原菌结构及耐药性的变化趋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分析解放军总医院304临床部10年来临床感染的病原菌结构及耐药趋势变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分析1995-2004年住院患者各类标本分离细菌的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革兰阴性菌株占历年收集菌株总数的51.0%~70.2%,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克雷伯菌属为主,但构成比有下降的趋势;革兰阳性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的分离率最高,其构成比逐年升高,1999年以后成为构成比最高的病原菌,其中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42.9%~74.5%。此外,不动杆菌属的构成比在1998年明显升高,并在其后维持在较高水平。药物敏感性检测显示MRsA对多种药物呈高度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和不动杆菌属对各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结论金葡菌构成比的增高和大肠杆菌等革兰阴性菌构成比的降低,导致了我院病原菌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同时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水平普遍增强,临床医生应根据这一变化相应调整抗感染治疗策略,以取得最佳疗效。  相似文献   
64.
脑卒中后抑郁症相关心理社会因素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抑郁症相关的心理社会因素,以指导心理干预,提高生活质量。方法 30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为研究组,42例卒中后无抑郁患者为对照组。以医学应对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Barthel指数(BI)为评定工具,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评定。结果研究组面对量表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屈服量表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SSR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BI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性干预并加强社会支持可能对防治卒中后抑郁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a-ischem ia encephalopathy,H IE)胎儿和H IE新生儿血清中促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水平与脑损伤的关系,为脑瘫(cerebral palsy,CP)高危儿人群进行早期干预提供监测手段。方法收集23例H IE胎儿和34例H IE新生儿血清以及25例正常胎儿和30例正常新生儿血清,34例H IE新生儿包括11例轻度H IE,8例中度H IE和15例重度H IE。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H IE胎儿组和轻、中、重H IE新生儿组血清中TPO的水平,并与正常胎儿组和正常新生儿组比较。结果H IE胎儿组和H IE新生儿组TPO分别高于正常胎儿组和正常新生儿组(分别P<0.01,P<0.01),重度H IE组TPO低于轻度H IE组(P<0.05)。结论血清TPO水平与H IE所致脑损伤严重程度有关。脐血TPO检测可为脑瘫高危儿人群进行早期干预提供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66.
颈动脉狭窄的影像学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脑卒中所导致的社会负担已经超越了冠状动脉疾病,积极有效地预防脑卒中可降低这一社会负担。早在20世纪50年代,临床病理学家Miller Fisher的研究即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卒中的重要原因,随后颈动脉内膜剥离术(CEA)逐渐成为重度颈动脉狭窄的一种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7.
目的观察服用醋酸精氨酸对创烧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将96例创烧伤患者(实际完成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1例,服用醋酸精氨酸0.4 g·kg-1·d-1;对照组45例,服用安慰剂酪氨酸,剂量同前,均连用7 d。两组患者采用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疗法。比较患者创面(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创伤患者治疗组(29例)创面(切口)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1.1±2.8)、(19±6)d,明显短于对照组(13.2±5.5)、(22±6)d(33例,P< 0.05);烧伤患者治疗组(12例)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各为(20±5)、(28±6)d,与对照组(22±8)、(29±8)d(12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为恶心、腹泻,其中治疗组1例占2.44%,对照组1例占2.2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000)。以上不良反应停药后消失。结论服用醋酸精氨酸能显著促进创伤患者创面(切口)愈合,缩短住院时间,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对烧伤患者的预后无明显改善,这可能与病例数较少有关,其确切疗效有待于通过大样本的临床试验予以确定。  相似文献   
68.
急慢性肠系膜缺血性疾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近年来外科诊治水平发展很快,但对肠系膜缺血的治疗因认识不足而被延误的状况仍未得到根本改变,病死率仍高达60%以上,有的医院甚至高达100%。其原因,一是本病少见,只占住院病人的7%-13%;对于一名外科医生来说,其一生处理过的肠系膜缺血病人也不足十余例,没有更多的经验。另一个原因也是因为本病发病率低,在遇到急腹症时较少想到本病。等到诊断清楚以后,为时已晚。如能在遇到急腹症时想到了肠系膜缺血,并采用各种手段排除或确定它,就会减少对本病的延误,从而根本改变目前诊治本病的现状。  相似文献   
69.
70.
李强  张昱苹  谢东 《海南医学》2002,13(3):18-20
目的: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对颞部疾病的检查价值。方法:对43例颞部疾病患者行常规CT和高分辨率CT(HRCT)检查所获图像对比分析,并讨论HRCT的检查技术和图像后处理。结果:HRCT对病变的显示率及病变引起骨质破坏的程度,病变边缘,轮廓的显示均明显优于常规CT,尤其能清楚显示常规CT难以显示的中耳及内耳的细微结构,结论:高分辨率CT是颞部疾病的首选检查方法,使用高分辨率CT对颞部疾病的检查给临床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