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22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38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87篇
预防医学   31篇
药学   28篇
  1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1.
目的:提高输尿管肉瘤样癌的诊断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1例输尿管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予CTU、输尿管镜活检及同位素肾图检查,诊断为右输尿管癌,行腹腔镜下右输尿管占位根治性切除术。结果术中发现髂血管处输尿管与周围组织粘连明显,切除右肾、右输尿管及部分膀胱组织。术后病理提示输尿管肉瘤样癌。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死亡。结论输尿管肉瘤样癌临床上极其罕见,诊断较困难,其恶性程度高,手术疗效差,放、化疗不敏感,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312.
目的 评价癃清片联合化学药治疗III型前列腺炎[即慢性前列腺炎/慢性盆腔疼痛综合征(CP/CPPS)]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Medlin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1月关于癃清片治疗CP/CPPS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并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8项RCTs,共计1 000例患者,其中试验组503例、对照组497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美国国立卫生院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症状总分[MD=?2.65,95% CI(?3.28,?2.03),P<0.000 01]、疼痛症状评分[MD=?1.44,95% CI(?1.95,?0.92),P<0.000 01]、生活质量评分[MD=?0.50,95% CI(?0.93,?0.06),P=0.03]均低于对照组;排尿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MD=?0.17,95% CI(?0.85,0.50),P=0.61],敏感性分析显示对照组干预措施仅应用1种化学药,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MD=?0.75,95% CI(?1.43,?0.07),P=0.03];前列腺按摩液中白细胞计数低于对照组[MD=?4.33,95% CI(?6.59,?2.08),P=0.002];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RR=1.00,95% CI(0.46,2.19),P=0.99]。结论 癃清片能显著改善CP/CPPS患者症状,降低前列腺按摩液中白细胞数量,且不会显著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313.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视网膜微血管稀少与细胞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视网膜毛细血管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探讨细胞凋亡与高血压视网膜微血管病变之间的关系,为研究高血压视网膜病变发病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10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组)和10只雄性正常血压(WKY)大鼠(WKY组)分别在13周龄和18周龄取眼球做视网膜消化铺片,采用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dUTP缺口翻译法(TUNEL法)检测视网膜微血管细胞凋亡变化情况,HE染色及图像分析,动态观察视网膜微血管形态的改变及测定视网膜毛细血管面积及密度的改变。结果:①TUNEL法标记显示SHR各周龄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均出现阳性反应细胞,且18周龄大鼠阳性细胞与13周龄大鼠比较明显增多;WKY组大鼠视网膜微血管未见TUNEL阳性细胞。②血管铺片HE染色显示SHR组部分毛细血管闭塞,内皮细胞和周细胞丢失,出现无细胞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密度较WKY组显著降低。结论:在高血压发展过程中,视网膜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周细胞均可发生凋亡,同时伴有微血管稀疏,细胞凋亡可能在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的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14.
目的:探讨经腹腹腔镜手术治疗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的适应症和可行性.方法: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9例,男5例,女4例,平均年龄42(14~52)岁,左侧6例,右侧3例.行B超,CT,MRI检查提示肾上腺占住,其中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瘸6例.9例均行经腹腹腔镜下肾上腺肿瘤切除术.结果:术中除1例出现血压波动(升高至178/118mmHg),降压处理后恢复正常.术中无大血管及邻近脏器损伤,9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75(50~110)min,估计出血量20(10~25)ml.术后1~3d排气,2~3d拔引流管,平均7d出院,均无明显外科并发症.肿瘤大小2.5cm×2.5cm×2.0cm~6.0cm× 6.5cm× 6.5cm,病理诊断均为肾上腺节细胞神经瘤.术后随访0.5~5年,复童彩超和CT均未见肿瘤复发及恶性变.结论:腹腔镜手术切除肾上臃节细胞神经瘤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为治疗本病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315.
目的评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肝胆动态显像在先天性胆道闭锁(B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2例患儿静脉注射^99mTc-MIBI后,用SPECT进行肝胆动态显像,并经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结果证实。结果在17例最终诊断为BA的患儿中,^99mTc-MIBI肝胆显像全部检出,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100%、80.9%、92.3%。结论 ^99mTc-MIBI肝胆动态显像是无创、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BA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16.
目的观察益肾活血汤治疗肾结石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对肾损伤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50例符合条件的肾结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益肾活血汤组)和对照组,对2组患者在B超定位体外冲击波碎石术后中尿N-乙酰-β-氨基葡萄糖苷酶(NAG)、β2微球蛋白(β2-MG)的值以及尿常规中红细胞的数目进行比较。结果 2组比较治疗组中NAG、β2-MG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活血汤对肾结石ESWL术后肾损伤有显著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317.
目的通过小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观察前列欣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齐索)治疗湿热瘀阻型前列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要求的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3例给予前列欣胶囊加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对照组30例给予盐酸坦洛新缓释胶囊,两组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IPSS评分、残余尿、最大尿流率、前列腺体积的变化情况,并监测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候评分、IPSS评分、残余尿、最大尿流率和治疗前相比都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前列腺体积没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各项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于患者中医症状评分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01)。结论前列欣胶囊联合盐酸坦洛新胶囊对于改善湿热瘀阻型前列腺增生患者症状作用显著,耐受性好,尤其是对于患者中医证侯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单药(齐索)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18.
目的评价99m锝-甲氧基异丁基异腈(99mTc-MIBI)肝胆动态显像在先天性胆道闭锁(BA)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2例患儿静脉注射99mTc-MIBI后,用SPECT进行肝胆动态显像,并经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访结果证实。结果在17例最终诊断为BA的患儿中,99mTc-MIBI肝胆显像全部检出,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性分别为100%、80.9%、92.3%。结论 99mTc-MIBI肝胆动态显像是无创、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对于BA的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19.
Pax-8基因敲除小鼠心脏中NR4A1基因表达上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寻找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相关基因——转录因子Pax-8保护细胞凋亡的途径。方法:提取Pax-8基因敲除小鼠纯合子(Pax-8 KO-/-)和杂合子(Pax-8 KO+/-)的心脏总RNA,利用小鼠基因的基因芯片检测两组小鼠基因表达水平,找出差异表达的基因,并经半定量RT-PCR和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初步筛选出转录因子Pax-8的下游基因。结果:基因芯片检测发现,与Pax-8 KO+/-组相比,在Pax-8 KO-/-小鼠中有25个基因表达下调,17个基因表达上调。用半定量RT-PCR验证发现,nuclear receptor sub-family4,group A,member 1(NR4A1)基因在Pax-8 KO-/-组上调。定量RT-PCR亦证实在Pax-8 KO-/-组NR4A1基因的表达水平较Pax-8 KO+/-组及Pax-8+/+(野生型)组分别上调1.53倍和4.79倍(P〈0.01)。结论:NR4A1基因受Pax-8基因调控,在Pax-8保护细胞凋亡途径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320.
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穆林  金湘  高瞻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4):143-144
目的:观察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17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胺碘酮0.2 g口服,3次/d,连续8周.结果:用药2周后,总有效率为64.5%;用药8周后,总有效率为78.5%,患者心功能改善明显,窦性心率由(97.35±16.21)次/min减至(62.85±5.31)次/min(P<0.01),OTc由(411±25)ms增至(486±56)ms(P<0.01).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胺碘酮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副作用少、近期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