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79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0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100例躁郁症神经系统体征的调查与对照分析四川省南充地区精神卫生中心(637000)张霁帆,谭代林,周维林,陈亚明我们对100例躁郁症患者进行了神经系统体征的调查,并与100例神经症患者进行了对照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后。调查对象:100例住院躁郁症为...  相似文献   
92.
临床制作铸造冠、烤瓷金属冠或固定桥时,要经过牙体预备、取模、试冠(桥)、技工室制作、试戴粘固等工序,费时较多,致使病人缺牙时间相对延长,尤其是一些活髓牙,经牙体预备后因牙体组织去除较多,病人常有牙体敏感症状。  相似文献   
93.
目的:研究3种不同脱敏方式对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方法:制取35颗离体牙的牙本质盘,0.5 mol/L EDTA脱矿使得牙本质小管开放,按照处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A)5颗,Er:YAG激光组(B)10颗,生物活性玻璃组(C)10颗,Pamam组(D)10颗。后3组再分为刷牙前和刷牙后2个亚组,每组5颗:B1、C1、D1组为刷牙前,B2、C2、D2组为刷牙后。通过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比较刷牙前后各脱敏组牙本质小管的封闭效果。结果:SEM观察发现B、C、D组均有明显的封闭物堵塞了牙本质小管口。A组暴露率显著高于其余各组。且C2、D2、C1、D1、B1组小管面积暴露率均显著低于B2组。Er:YAG激光组(B2)刷牙后小管封闭效果稍差,而生物活性玻璃组(C1、C2)和Pamam组(D1、D2)刷牙前后封闭效果无显著差异。结论:3种不同的脱敏剂均能较好地封闭牙本质小管,但封闭效果存在差异,建议临床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急性胸痛病因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6例有急性胸痛高度怀疑急性心肌梗死、肺动脉栓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行急诊128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采用容积再现、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等技术进行重建,通过不同的角度观察肺动脉、肺静脉、冠状动脉、主动脉的空间解剖病变情况。结果:36例肺动脉、肺静脉、冠状动脉左右支、主动脉三维图像均能够清晰显示病变情况。发现冠状动脉有不同程度狭窄和闭塞13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5例,肺动脉栓塞5例,其他病变9例,正常4例。结论:128层螺旋CT扫描可明确诊断肺动脉、肺静脉、冠状动脉、主动脉大血管疾病,对于胸痛三联征的临床诊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5.
96.
97.
目的 探讨3种脱敏剂对牙本质粘结剂粘结强度和微观形态的影响。方法 12颗完整无龋的人第三磨牙,去除咬合面釉质,随机分为4组(n=3):A组(空白)、B组(Oravive)、C组(GC护牙素)、D组(氟化钠甘油)。A组不做处理,B、C、D组分别使用相应脱敏剂在牙本质表面处理,全部样本Prime&Bond NT树脂粘结剂粘结,复合树脂修复厚约4~5 mm,慢速切割机制成1.0 mm×1.0 mm×8.0 mm长方体试样,微拉伸测试仪测试粘结强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断裂模式,每组随机选取3个断裂前样本扫描电镜观察。结果 粘结强度A组最高[(24.45±4.57)Mpa],与其它三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断裂模式多为粘结剂断裂的混合破坏,各组断裂模式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A组混合层薄而致密,树脂突长而粗,其余三组混合层不均一,树脂突短而细。结论 3种脱敏剂可显著降低牙本质全酸蚀粘结剂的粘结强度。  相似文献   
98.
周国兴  梅蕾  陈亚明  周彦儒 《口腔医学》2009,29(10):525-527,531
目的测试3种塑料基托材料与人工牙结合后的微拉伸强度。方法3种基托材料:第1组,LUCITONE199;第2组,Palapress vario;第3组,SR Ivocap分别与人工牙制作样本,用Isomet低速切割机流水冲洗下制备成截面为1.0mm×1.0mm的条状试件,测试微拉伸强度。结果第1组(24.5±9.70)MPa的微拉伸强度高于第2组(15.5±3.31)MPa,差异有统计意义;第3组(18.3±4.92)MPa与前两组之间均无统计差异。结论传统的加热聚合树脂基托材料在结合性能方面高于高压灌注的树脂基托,高压灌注联合加热聚合方式的树脂基托与前两者的微拉伸强度均未见统计学差别。  相似文献   
99.
[摘要]目的 研究不同浓度生物活性玻璃对三种游离致龋菌,血链球菌菌斑及混合菌斑的抗菌效果。方法 测定生物活性玻璃对血链球菌、变形链球菌和粘性放线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并测定pH值。37.5、75、150 mg/ml生物活性玻璃处理24 h血链球菌菌斑和48 h混合菌斑10min后,分别于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下摄片分析。结果 低浓度生物玻璃能够抑制细菌产酸,且pH值与空白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1)。场发射扫描电镜和激光共聚焦均可见随生物活性玻璃浓度升高,细菌团块变小,层次变薄。结论 生物活性玻璃能够快速杀灭细菌,对早期的单菌种和多菌种菌斑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在浓度较低的情况下仍能发挥一定抗菌和抗酸能力。  相似文献   
100.
�������֬Ƕ���½�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复合树脂材料用于牙科已有20余年历史。这类材料既可用于前牙也可用于后牙。复合树脂发展到今天已经出现了许多专门应用于后牙的修复材料,并已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银汞合金的许多缺点都可以为复合树脂所克服。因此,后牙复合树脂修复已为越来越多的患者和牙科医生所接受。然而,直接充填复合树脂材料仍旧被认为有许多局限性。比如边缘缺陷、面磨损、牙尖变形以及术后的牙髓敏感等。因此,近年来发展了复合树脂的一种新技术——间接性复合树脂嵌体与高嵌体修复技术。它的临床应用在某种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直接充填树脂的局限性。复合树脂嵌体或高嵌体是作为固体黏固在预备洞型中的一种修复体。这种呈固态的修复体由复合树脂材料采用间接的方法制成,最后再黏固于口内。本文将最近的有关间接性复合树脂嵌体和高嵌体方面的资料进行综述,包括它的临床应用,优缺点以及面临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