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1篇
  免费   84篇
  国内免费   58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7篇
口腔科学   39篇
临床医学   157篇
内科学   128篇
皮肤病学   23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46篇
外科学   127篇
综合类   352篇
预防医学   10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34篇
  1篇
中国医学   167篇
肿瘤学   8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25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71篇
  2011年   91篇
  2010年   88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81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7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37篇
  1996年   30篇
  1995年   21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本文测定了15例 IDDM 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可溶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结果发现 IDDM 患者治疗前(sIL—2R)水平显著升高,治疗后 sIL—2R 恢复至正常范围。结果提示:IDDM 患者体内存在细胞因子免疫调节紊乱,sIL—2R 可反映疾病的免疫动态.  相似文献   
22.
华玲  万荣辉  郭军 《医学信息》2006,19(3):497-498
目的总结弛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3月-2005年7月采用德国Braun公司生产的Braun mesh和plug治疗的86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平均手术时间35min,术后8-10h下床活动,2周恢复日常生活,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尿潴留15例,异物感3例,随访3—40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操作方便,创伤小,恢复快,复发率低,是老年患者理想有效的疝修补术。  相似文献   
23.
1 病例资料患者 ,女 ,58岁。 1 997年行食道癌切除术 ,1 999年 5月 1 2日晚急诊入我科求治。一周前无明显诱因突感上腹部阵发性疼痛、腹胀 ,肛门停止排气、排便 ,三天前上腹部疼痛加剧 ,频繁呕吐。查体 :体温 37.4℃ ,脉搏 82次 /分 ,呼吸 2 3次 /分 ,血压 1 4/1 0KPa ,消瘦 ,痛苦病容、呻吟不止 ,右肺下部叩浊 ,未闻及呼吸音 ,心脏正常。腹部膨隆 ,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 ,左上腹压痛明显 ,腹肌略紧张 ,移动性浊音 ( ) ,肠鸣音减弱。腹穿抽出不凝血性腹水 ,脱落细胞学检查未见癌细胞。左胸穿抽出血性胸水。腹部平片可见多个气液平面 ;胸…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不同分期肺鳞癌组织中 IDO1 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纳入河北医科大学 附属医院邢台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自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1 月开展手术根治的肺鳞癌患者, 留取患者术中 癌组织标本, 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 IDO1 的表达情况, 并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 结果 肺鳞癌组织 中有 IDO1 蛋白表达, 且临床Ⅱ ~ Ⅲ期阳性细胞数显著高于Ⅰ期。 截止随访结束时, 30 例患者中 28 例存 活, 2 例死亡, 疾病稳定 22 例 (73. 3 % ), 疾病进展 8 例 (26. 7 % )。 IDO1 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的无进展 生存期 (PFS) 分别为 26 个月和 40 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高临床分期和低临床分期 PFS 分别为 33 个月和 40 个月,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IDO1 在肺鳞癌中表达量与临床分期有 关, 临床分期越高表达量越高, 患者预后也越差; IDO1 能指导临床分期和预后。  相似文献   
25.
例 1,女 ,3个月 ,因发热 2d ,腹泻 1d入院。排稀水便 4次 ,量少 ,无便血 ,无呕吐。查体 :体温 38.4℃ ,脉搏 15 0次 /min ,呼吸 6 0次 /min ,血压 7.98/ 3.99kPa(6 0 / 30mmHg) ,神清 ,精神萎糜 ,呼吸浅促 ,面色苍灰 ,双肺呼吸音清 ,心音略低钝 ,腹软 ,肝肋下 4cm ,肠鸣音减弱 ,四肢末梢凉。血常规 :WBC 1.7× 10 9/L ,N 0 .38,血红蛋白 10 2 g/L ,血小板 97×10 9/L。大便常规 :WBC 0~ 1/HP ,RBC 0~ 1/HP。血气分析示失代偿性代谢性酸中毒。腹透示双膈下未见游离气体 ,腹部肠管少量充气 ,无液平 ,肠壁无增厚 ,结肠少量充气。入院…  相似文献   
26.
史健  田耘  沈璐  郭军 《陕西中医》2004,25(8):677-67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6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 32例 ,对照组 3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治疗 ,治疗组同时口服中药汤剂 (黄芪、生地、丹参、山萸、茯苓、当归、莪术等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0 .6% ,对照组总有效率 63.3% ,经统计学处理 P<0 .0 5 ,有显著性差异。提示 :本药对本病具有保护残余肾功能 ,延缓 CRF的进展 ,降低尿素氮、血肌酐 ,增加内生肌酐清除率 ,增加尿量 ,改善 CRF的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骶前出血是直肠癌根治术中严重的并发症 ,死亡率较高。1997年 5月 10日~ 2 0 0 2年 12月 2 5日我院采用涤沦补片加图钉压迫止血 4例 ,结果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4例患者 ,男 3例 ,女 1例。年龄 5 1~ 72岁 ,中位年龄 64 2岁。Dukes(1984年苏州会议 )分期 :C期 3例 ,D期 1  相似文献   
28.
趋化因子与树突状细胞的体内迁移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突状细胞(DC)在体内的迁移过程是DC发挥其生物学功能的前提.近年来,趋化因子作为DC在体内迁移的重要调控者得到了进一步的认识.趋化因子连接了DC介导的由天然免疫向获得性免疫的转变过程;趋化因子通过调控粘附分子的激活和激活的时序辅助DC的迁移;DC成熟过程中,其本身趋化因子及其受体表达的变化更是其实现向二级淋巴器官迁移的必要务件.另外,某些脂质转运蛋白(如MDR1及MRP1)也可以通过激活趋化因子受体的表达来调控DC的迁移.  相似文献   
29.
多药耐药MDRl基因的过度表达是导致肿瘤细胞产生MDR的重要机制.c-fos基因表达的变化很可能对MDRl基因的表达起着调控作用.为逆转肝癌多药耐药细胞对多种化疗药物的耐受性,本文分别设计合成了针对c-fos Exonl(914-938)的25聚反义寡核苷酸(ASODN),其序列为5’CAGCGGGAGGATCACGCCTCGTAGT-3’.同时设计合成了切割MDRl mRNA第196密码子GUC序列的锤头状Ribozyme,其双链序列为:5’-pGATCCATTAATACGCTCACTATAGAATCTTCGACTGATGAG-3’,和5’-pAATTCTCTTTCA GTTTCGTC-CTCACGGACTCATCAGAATG-3’.将Ribozyme基因定向克隆于逆转录病载体pDOR-neo的BamH Ⅰ位点,经病毒包装细胞PA317包装后感染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株BEL-7402/DOX,用c-fox ASODN 作用于此转化细胞株,48小时后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联合治疗组细胞P-gp的表达为6.2~7.8%;单纯Ribozyme治疗组细胞为38~45%;对照组为93.4~97.5%.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配型和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在肾移植受者 ,尤其在致敏受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 70例肾移植受者采用微量序列特异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HLA -I类抗原和HLA -Ⅱ类抗原 ;莱姆德细胞板通过补体依赖微量细胞毒性试验检测受者的群体反应性抗体 (PRA)。结果  (1)对 70例受者按交叉反应组配型原则 ,供、受者 0、1个位点错配分别为 10例 (14 .3% )和 2 4例 (34.3% ) ,明显高于传统HLA抗原配型结果(P <0 .0 5 ) ,术后急性排斥反应及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率 ,两种配型方法间的差异无显著性。 (2 ) 70例受者中女 2 4例PRA阳性 9例 (37.5 % ) ,男 4 6例PRA阳性 5例 (10 .9% ) ,女性组明显高于男性组 (P <0 .0 5 )。 (3) 70例受者中 30例术前输血者PRA阳性 12例 (40 % ) ;4 0例无输血者PRA阳性 2例 (5 % ) ,术前输血组PRA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输血组 (P <0 .0 0 1)。 (4)PRA阳性组尤其是阳性率≥ 5 0 %的受者 ,其急性排斥发生率明显高于PRA阴性组 (P <0 .0 5 )。结论 反复输血、妊娠是PRA阳性的危险因素 ,采用交叉反应组配型和免疫吸附 ,对减少PRA阳性者肾移植排斥反应、提高移植成功率和移植物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