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530篇
  免费   802篇
  国内免费   435篇
耳鼻咽喉   223篇
儿科学   178篇
妇产科学   48篇
基础医学   850篇
口腔科学   197篇
临床医学   2474篇
内科学   1446篇
皮肤病学   306篇
神经病学   308篇
特种医学   576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217篇
综合类   5021篇
预防医学   1837篇
眼科学   176篇
药学   1857篇
  29篇
中国医学   1580篇
肿瘤学   436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303篇
  2022年   290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333篇
  2019年   373篇
  2018年   414篇
  2017年   266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331篇
  2014年   927篇
  2013年   682篇
  2012年   805篇
  2011年   888篇
  2010年   805篇
  2009年   941篇
  2008年   834篇
  2007年   874篇
  2006年   819篇
  2005年   854篇
  2004年   782篇
  2003年   660篇
  2002年   566篇
  2001年   539篇
  2000年   532篇
  1999年   425篇
  1998年   435篇
  1997年   425篇
  1996年   429篇
  1995年   391篇
  1994年   366篇
  1993年   278篇
  1992年   260篇
  1991年   259篇
  1990年   184篇
  1989年   169篇
  1988年   104篇
  1987年   106篇
  1986年   81篇
  1985年   69篇
  1984年   64篇
  1983年   47篇
  1982年   46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30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4篇
  1976年   10篇
  1975年   12篇
  1974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991.
目的 了解鼓室硬化和非鼓室硬化中耳炎患者在抗氧化物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nse,CAT)活性及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浓度方面的差异,以进一步探讨鼓室硬化形成的机制.方法 回顾分析56例(56耳)中耳炎、中耳炎后遗症手术患者资料,分成两组:鼓室硬化组26耳,非鼓室硬化组30耳.测定所有患者血浆、红细胞中SOD、CAT活力及血浆、中耳组织中MDA浓度.结果 分析用秩和检验及相关分析.结果 两组血浆中MDA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鼓室硬化组中耳组织中MDA含量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红细胞中SOD和CAT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鼓室硬化组血浆中的SOD和CAT活力较非鼓室硬化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鼓室硬化组术前的听力平均值与其各检测项目所测得的MDA、SOD、CAT值均不存在相关(P>0.05).结论 鼓室硬化患者可能存在局部氧自由基浓度增高和抗氧化物质活性降低的情况.局部氧自由基浓度增高,血液抗氧化物质无法进入中耳组织,可能是形成鼓室硬化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992.
目的:分析变应性鼻炎(AR)患者血清变应原检测结果,了解临床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特异性变应原及血清总IgE水平变化,探讨总IgE水平对诊断疾病的意义.方法:采用敏筛变应原检测系统对134例AR患者血清变应原及总IgE水平进行检测.结果:134例AR患者中,体外测试变应原阳性患者92例,检出率68.7%,吸人性变应原以户尘螨/粉尘螨最高,阳性率为90%;其次为动物毛皮屑组合/真菌组合,阳性率分别为16%和9%.72例血清总IgE阳性,阳性率为54%.血清总IgE 100~200 kU/L者21例,占29.2%,其中7例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为阴性;血清总IgE>200 kU/L者51例,占70.8%,其中4例变应原sIgE为阴性.结论:血清总IgE和变应原sIgE检查,可寻找相应变应原,为AR的预防、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93.
患儿男,3 h,第1胎第1产,胎龄39 3周臀位剖宫产,羊水量多,约2000 ml,脐带胎盘无异常,Apgar评分1 min 8分,5 min 9分,因喂水后出现吞咽困难、呼吸急促转入我院.  相似文献   
994.
995.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死率较高,后遗症严重,在亚洲地区危害较大。本文就乙脑病毒的分类、抗原特性、对细胞和动物敏感性、基因组的结构特征、毒力基因、基因分型和疫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6.
阿昔洛韦壳聚糖纳米粒的制备及检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筛选出制备阿昔洛韦壳聚糖纳米粒的最佳处方和工艺。方法:采用离子交联法制备阿昔洛韦壳聚糖纳米粒,利用单因素试验、均匀设计试验,筛选出包封率最高的处方及工艺,并考察该条件下制备的纳米粒的形态、粒径分布、表面电位等理化性质。结果:优化筛选出了最佳处方和工艺,并在该条件下制备了阿昔洛韦壳聚糖纳米粒.测得其包封率为87.5%,载药量为17.8%,形态、粒径分布及表面电位等指标均良好。结论:利用离子交联法制备阿昔洛韦壳聚糖纳米粒,方法简便,理化性质良好。  相似文献   
997.
目的:通过对一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家系的致病基因DSRAD进行检测,以期寻找到新的致病突变.方法:采用RT-PCR方法从人外周血中获得DSRAD基因cDNA,然后克隆至pTA2 vector,经阳性克隆筛选后进行基因序列测定,通过BLAST程序网上比对找出可能突变位点,再采用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进行新突变验证.结果:对该家系DSRAD基因测序发现患者存在碱基替换A1167G(Q389Q),由于编码的氨基酸未改变,均为谷氨酰胺,为一种同义突变.经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证明该突变只存在于该家系患者,不存在于家系健康人和100名无亲缘关系对照者.结论:该同义突变可能导致患者皮肤色素异常改变,其具体的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不同的f/tPSA比值、PSAD值以及(F/T)/PSAD比值在筛检及诊断前列腺癌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138例经直肠超声引导行前列腺13点穿刺活检,其中48例(34.8%)为前列腺癌,90例(65.2%)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另33例为TUR术后病理诊断前列腺癌。得前列腺癌组81例,BPH组90例。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PSA,经直肠超声测定前列腺体积。应用2检验、ROC曲线分析不同的f/tPSA值、PSAD值以及(F/T)/PSAD值截点对临床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诊断准确性。结果f/tPSA值取0.15(AUC0.585)、PSAD取值0.18(AUC0.635)、(F/T)/PSAD取值0.8(AUC0.669)时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与f/tPSA比值、PSAD值相比较,(F/T)/PSAD在保持相近的灵敏度同时,能更好的保证特异度(f2/tPSA-(F/T)/PSAD=15.674,P=0.000;2PSAD-(F/T)/PSAD=4.425,P=0.035)。在不同的PSA水平(<10,10~20,>20μg/L),应用(F/T)/PSAD参数都能获得优于单独使用f/tPSA或PSAD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f/tPSA截点取0.15,PSAD取0.18,(F/T)/PSAD取0.8能有效地筛检前列腺癌。应用(F/T)/PSAD优于单独应用f/tPSA或PSAD,能在保持较高的灵敏度(81.5%)同时保证良好的特异度(52.2%)。  相似文献   
999.
槲皮素制备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槐花米中槲皮素传统的制备方法进行改进,从而提高槲皮素的产率和提取效率。[方法]利用碱提取-酸沉淀法从槐花米中提取芦丁粗品,采用:①间接酸水解法(传统方法),将粗制芦丁通过重结晶纯化得到精制芦丁,再用酸水解制得槲皮素;②直接酸水解法(改进方法),将粗制芦丁的重结晶滤液直接加酸水解制得槲皮素;并用HPLC等技术对两种方法所得产品与槲皮素标准品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改进方法制备的槲皮素与传统方法相比,二者纯度均与标准品接近,但前者反应时间至少缩短120 min,产率却提高19.45%。[结论]改进方法显著地提高了槲皮素的提取产率和效率,为槲皮素的实验室制备和工业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00.
肾结核占肺外结核的首位,本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多不典型,加之首诊医生对本病认识不足,故在诊断和治疗方面常有一定的难度.现对我院2002-2007年收治的56例肾结核患者做一分析,以利于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提高对该病的正确诊断和优化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