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目的观察短暂性脑缺血(TI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测定60例TIA患者及80例正常人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TIA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血液流变学各参数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血液动力学改变,而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且TIA是缺血性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故应对TIA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22.
<正> 硫苯妥钠是麻醉中常用药物。为了更好地了解硫苯妥钠的特性,我们对静注硫苯妥钠后的病人,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不同时间血清中游离的硫苯妥钠浓度,来观察药物动态。资料及方法一、临床资料:17例肝肾功能正常患者,年龄最小21岁,最大62岁,体重48~84公斤。麻醉前常规静注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东莨菪碱0.3mg,麻醉诱导用2.5%硫苯妥钠10mg/kg静注(以后不再用),加琥珀酰胆碱100mg,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以静脉点滴1%普鲁卡因为主,麻醉  相似文献   
23.
目的 鞘脂参与乙型肝炎病毒(HBV)的生命周期并影响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本研究拟通过分析核苷(酸)类似物(NAs)经治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peg-IFN α)治疗48周血清鞘脂的变化情况,以期筛选出可预测联合治疗48周HBsAg阴转的鞘脂标志物。方法 该单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入组了接受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1年以上,HBV-DNA检测不到且HBsAg<1500 IU/mL的HBeAg阴性或已发生HBeAg阴转的CHB患者。入组患者加用peg-IFN α-2a或peg-IFN α-2b抗病毒治疗48周。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方法检测基线、12周、24周血清鞘脂水平。主要研究终点是血清鞘脂对48周HBsAg阴转的预测价值。结果 53例CHB患者中有48例完成了48周peg-IFN α联合NAs治疗,其中29.2%(14/48)患者实现了HBsAg阴转。基线、12周、24周血清Cerd18:2/22:0、SMd18:2/26:1在HBsAg阴转组及未阴转组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基线HBsAg低水平(OR(95%CI)=0.993(...  相似文献   
24.
血清脂肪酶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血清酶学中寻找反映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清酶.方法 以常规工作同步监测各组标本,英国郎道公司定值血清作质量控制,用带标准的速率比浊法测定血清脂肪酶.结果 血清脂肪酶在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特别是尿毒症期)组的含量与正常对照组、肾结石组、肾炎组、肾病综合征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其它4组间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脂肪酶测定是诊断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良好的血清酶学指标.  相似文献   
25.
赵景  刘梅  段钟平  郑素军 《肝脏》2014,(11):882-885
社会发展促使我们更加关注人类心理健康,据 WHO 统计,每年全球有近80万人自杀,相当于每40秒就有一人自杀,其中精神类因素居于首位。众所周知目前人类首要死亡原因是慢性病,其对患者的精神损伤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多项研究显示慢性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癌症及胃食管反流症患者中抑郁、焦虑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在晚期酒精性肝硬化患者中,有心理症状者甚至多达76%。  相似文献   
26.
经食管超声心动描记术在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TEE在非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7例TTE初筛拟行先天性心脏病镶嵌治疗的患者,术前TEE检查进一步筛选患者,指导选择适当封堵器,术中TEE监测引导置入封堵器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本组167例中,24例房间隔缺损(ASD)和121例室间隔缺损(VSD)成功完成镶嵌治疗,1例ASD和5例VSD术后即刻TEE可见一丝残余分流,术后3个月复查1例ASD和4例VSD残余分流消失,1例VSD右心室流出道血流速度稍加快,1例VSD术前无主动脉瓣反流,术后出现轻-中度反流。3例ASD和9例VSD镶嵌治疗不顺利,转体外循环。对1例ASD和2例VSD由于缺口过小而放弃治疗。7例VSD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直接放弃镶嵌治疗,转修补术。结论在非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的镶嵌治疗中,TEE能为选择适应证和封堵器提供技术支持,实时监测指导及评价手术,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7.
目的 探讨恩替卡韦联合拉米夫定与单用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后T细胞亚群和肝纤维化恢复情况的比较.方法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96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恩替卡韦联合拉米夫定治疗,对照组则单用拉米夫定进行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个月.在各组治疗第3、6、9、12个月时分别检测T细胞亚群以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在治疗后第3、6、9、12个月,外周血CD4+T细胞百分率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9、12个月,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率显著下降,CD4+/CD8+比值上升,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第3、6、9、12个月肝纤维化指标血清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Ⅳ型胶原和Ⅲ型前胶原肽四项指标均呈逐渐降低趋势,研究组各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恩替卡韦联合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T细胞亚群和肝纤维化指标改善更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8.
29.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