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3篇
肿瘤学   5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1.
目的评估髓鞘碱性蛋白(MBP)对急性一氧化碳(CO)中毒大鼠最终结局的预测价值,并探讨不同剂量地塞米松对急性CO中毒大鼠最终结局的干预作用。方法将130只体质量180280g、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3个实验组(每组n=40)和健康对照组(n=10),即CO中毒组(CO中毒组);CO中毒+10mg·Kg-1·d-1地塞米松组(DXM-10组);CO中毒+30mg·Kg-1·d-1地塞米松组(DXM-30组)和健康对照组(NC组)。观察各组大鼠在染毒后21d内的死亡例数,并在染毒后60min断尾取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MBP值。结果中毒后所有大鼠呈现典型急性CO中毒表现。在观察的21d内,CO中毒组中共有15只大鼠死亡,DXM-10组11只,而DXM-30组4只,死亡率分别为37.50%、27.50%和10.00%。而NC组中无大鼠死亡。实验组中所有死亡大鼠与存活大鼠其平均MBP值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中毒后60min腹腔内注射10mg·Kg-1·d-1地塞米松可降低急性CO中毒大鼠的死亡率,30mg·Kg-1·d-1地塞米松可显著降低其死亡率。MBP对急性CO中毒大鼠的最终结局具有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中湿性皮肤反应的最佳治疗效果。[方法]将89例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中发生湿性皮肤损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46例,采用大黄粉加麻油涂抹皮损部位。对照组43例,采用湿润烧伤膏涂抹皮损部位。[结果]实验组治疗效果短于对照组(P<0.01),且实验组治愈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放射性湿性反应应用大黄粉加麻油涂抹皮损部位,创面愈合时间短于湿润烧伤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的并发症发生原因、处理原则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6例头颈部肿瘤放疗病例中的较严重并发症11例(5.3%)。结果放射性皮肤溃疡5例(2.4%),放射性甲状腺损伤3例(1.4%),放射性骨坏死1例(0.5%),放射性关节损伤2例(1.0%),经对症处理,以上并发症均有明显的恢复。结论并发症的发生均与照射面积、剂量、放射线种类、再程放疗以及外伤感染及个体差异等有关。正确掌握时间、剂量因素,选择适当的放射源,避免射线重叠及“热点”,格外慎重的再程放疗可预防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洛赛克预防腹部辐射呕吐的临床试验乔生才,逯忠东,韩琦,周毅,任云,陈娟,贾星我们试用洛赛克预防腹部放射治疗引起的呕吐,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992年9月~1994年10月行腹部放射治疗的肿瘤患者128例中36例放疗初期因辐射引起呕吐(排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放疗加化疗治疗晚期鼻咽癌的疗效和耐受性。方法18例晚期鼻咽癌患者均采用顺铂30mg,静脉滴注第1 ̄5天,氟尿嘧啶2500mg,持续静脉滴注120h,于放疗前、中、后各用1周期。结果1,2,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2.6%,67.5%,Ⅱ度,Ⅲ度,Ⅳ度口腔黏膜炎分别为6.9%,76.8%,16.3%。结论放射治疗加氟尿嘧啶持续泵式静滴为主的化疗方案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及局部控制率,副作用可以耐受,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6.
1 乳腺癌60Co切线照射理论依据由于胸壁的弯曲,为改善靶区剂量的均匀性,必须加组织补偿。对60Co线或高能X线,为保护皮肤,一般用合适角度的楔形板作补偿(通过TPS来确定)。如果不做组织补偿,由图1示,设MPD和MPD′分别位于两切线野中心轴00′和射野基底线AA′的中垂线,60Coγ线8cm×15cm在MPD和MPD′两点的百分深度剂量PDDMPD、PDDMPD′见表1,靶区剂量的给定位置是在MPD点或MPD′点,60Coγ线两点的肿瘤剂量相差,分别为30%和435%,因此必须加楔形板进行组织补偿。切线野本质是一个相对野照射,…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枢"字源解析,运用中医取类比象思维及整体观念,结合少阳的经络循行、生理、病理阐述"少阳为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