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8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141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69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46篇
内科学   12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5篇
综合类   380篇
预防医学   126篇
眼科学   36篇
药学   152篇
  2篇
中国医学   313篇
肿瘤学   94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89篇
  2022年   56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72篇
  2019年   99篇
  2018年   62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16篇
  2013年   98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74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汪鹂  袁媛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7):2717-2719
前路手术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有效方法[1],但手术风险大,并发症多[2],特别是行多节段颈椎前路手术时,解剖范围大、手术时间长、需长节段的植骨及内固定,增加了手术的风险.术后咽喉部水肿、呼吸道梗阻、颈部及硬膜外血肿、内置物脱落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增大.本院自2008年来,对32例颈椎病前路多节段手术的患者进行早期的、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取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2例为铜陵市人民医2008-2012年收治的患者,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43~68岁,平均年龄59岁;病程2个月至3年,平均8.3个月.颈椎两节段病变25例,三节段病变7例.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索儿童肥胖的有效干预模式,遏制我国儿童肥胖率的快速增长。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济南市抽取大中小三种规模的小学各两所,其中一所作为干预校实施干预,另一个作为对照校。每所学校2~5年级随机抽取两个班的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基线和终期时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肥胖相关知信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到的数据用Epi Data3.0录入和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小学生超重和肥胖流行严重(超重率19.54%,肥胖率18.70%),终期时干预组情况好于对照组,干预起到一定效果。干预能够显著提高小学肥胖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得分,但对血脂和血糖的干预效果不佳。结论:有些指标干预前后并没有出现统计学差异,可能与干预时间短有关,但有些指标已显示出上升或下降的趋势,因此以学校为平台的干预方式值得继续推广。  相似文献   
93.
髁状突骨折在下颌骨折中占有很高比例,近年随交通、工伤事故等高能量损伤的增加呈上升趋势[1]。从1986~1997年,我们对63例成人不同类型髁状突骨折予不同复位方法治疗、随访1~5年,大多数病例功能良好。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63例中男47例,女16例,年龄21~48岁。髁状突间接暴力骨折44例,直接暴力骨折19例。闭合性骨折57例,开放性骨折6例。按髁状突与骨折远端关系分型[2]:无移位骨折31例,移位骨折17例(前、后方移位13例,前内侧移位4例),转位骨折9例,脱臼骨…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观察异丙酚对急性和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大鼠红细胞内pH(pHi)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雌雄不拘.第一部分采用静脉输注HCl的方法制备急性代谢性酸中毒模型,模型制备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10%脂肪乳10 ml·kg·h-1组(F组)、碳酸酐酶(CA)抑制剂乙酰唑胺20 mg·kg·h-1组(Z组)、异丙酚10 mg·kg·h-1组(P1组)和异丙酚20 mg·kg·h-1组(P2组).第二部分采用管饲NH4Cl的方法制备慢性代谢性酸中毒模型,模型制备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处理情况同第一部分.分别于给药前、给药1、3、6 h时采集动脉血样,测定红细胞pHi、CA活性及钠氢交换体-1(NHE-1)活性.结果 第一部分与F组比较,Z组CA活性降低(P<0.05或0.01),P1组和P2组pHi、CA活性及NHE-1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与F组比较,Z组、P1组和P2组pHi和CA活性降低(P<0.05或0.01);与Z组比较,P1组和P2组pHi和CA活性降低(P<0.05或0.01),NHE-1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输注异丙酚10、20 mg·kg-1·h-1可导致慢性代谢性酸中毒大鼠红细胞phi降低,其机制与抑制CA活性有关;而对急性代谢性酸中毒大鼠红细胞pHi无影响.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分析某三级医院某病区近两年住院患者泌尿道院内感染影响因素,探讨预防控制泌尿道院内感染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16-01-01~2017-12-31发生泌尿道院内感染的某病区住院患者143例作为感染组,并选择同期未发生泌尿道院内感染的患者143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发生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感染组患者中男95例(66. 4%),平均年龄(64. 2±15. 7)岁,住院总天数为(34. 0±31. 7) d,其中住院41 d及以上的患者28例(19. 6%),112例患者使用导尿管,93例使用抗菌药物天数在11 d以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使用抗菌药物(OR=14. 967,P=0. 000)、住院天数21~40 d(OR=6. 525,P=0. 000)、住院天数41 d及以上(OR=22. 496,P=0. 000)、使用导尿管天数(OR=2. 899,P=0. 002)是泌尿道院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泌尿道院内感染受多方面因素影响,与医院卫生消毒工作、医务人员的无菌操作意识、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及置管时间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97.
顾军  袁媛 《淮海医药》2002,20(1):10-10
患儿 ,男 ,12岁。腹痛 ,中下腹为主 ,伴有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无腹泻 ,体温正常 ,无明显午后低热、夜间盗汗现象 ,外院对症治疗无效 ,继后腹部逐渐膨隆 ,尿少 ,自觉病情加重而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可查 ,喜饮生水。入院体检 :T36 .8℃ ,P10 8次 / min,R17次 / min,BP12 0 / 75 mm Hg,发育正常 ,营养稍差 ,皮肤 ,巩膜无黄染 ,五官端正 ,颈软 ,气管居中 ,甲状腺不肿大 ,心肺 (— ) ,腹平 ,下腹部压痛 ,反跳痛 (+) ,无肌紧张 ,肝脾无肿大 ,移动性浊音 (+) ,肠鸣音正常。双下肢不肿 ,活动自如。辅助检验 :血常规 WBC 38.4× 10 9…  相似文献   
98.
袁媛 《大众健康》2002,(9):60-62
蔡金乐做企业,一个最独特的标志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几乎,他的每一个重大决策都是以“人民利益、国家利益”为重。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分析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中环状RNA circHIPK3(circHIPK3)的表达及对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124例和乳腺良性肿瘤(乳腺囊性增生和乳腺纤维腺瘤)患者50例。选取乳腺上皮细胞MCF-10A和TNBC细胞系BT-549、MDA-MB-231和MDA-MB-468。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TNBC组织、癌旁组织、MCF-10A和TNBC细胞中circHIPK3的表达。MDA-MB-468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circHIPK3过表达组、circHIPK3抑制组。检测细胞的增殖、侵袭、迁移能力及凋亡情况。结果 TNBC组织中的circHIPK3相对表达量高于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肿瘤组织,癌旁组织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P<0.05)。CircHIPK3在TNBC细胞中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乳腺上皮细胞(P<0.05)。CircHIPK3过表达组转染48 h、72 h及96 h的增殖活性、细胞克隆数目和Edu/DAPI比值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和circHIPK3抑制组,而cir...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