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8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MRI诊断胆管囊腺癌(BCAC)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BCAC患者的MRI表现,并与病理所见对照。结果 4例单发,1例多发。5例均为囊实性肿物,2例单房、3例多房,囊内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壁结节及厚薄不均的间隔。液性部分呈均匀的长T1、长T2信号,实性部分呈稍长T1、稍长T2信号。注射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后,囊性部分无强化,实性部分动脉期轻度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呈中度至明显强化。MRI表现与病理所见对应良好。术前4例诊断为囊腺瘤或囊腺癌,1例诊断为胆管癌。结论 MRI能显示BCAC的特征性表现,可以做到术前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2.
103.
胡桃夹征在多层螺旋CT的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胡桃夹征在CT图像的表现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临床诊断胡桃夹征的CT资料。结果:7例轴位均清晰显示左肾静脉(LRV)通过肠系膜上动脉(SMA)与腹主动脉(AO)夹角处受压变窄,狭窄处前后径(a)与近肾侧左肾静脉前后径(b)的比值为2.67≤b/a≤4.6;矢状位重建图像测量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之间的夹角θ,10°≤θ≤35°;1例清晰显示侧枝循环。结论:胡桃夹征在CT图像具有特征性表现,多层螺旋CT检查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04.
105.
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定位方法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 摸索磁共振冠状动脉成像(MRCA)的扫描定位方法。方法 89例受检者,用快速平衡稳态成像(FIESTA)序列获得标准四腔心位、左室和右室长轴位的电影图像并确定舒张中期触发延迟时间,在此基础上用脂肪抑制的三维FIESTA序列在呼气末屏气定位扫描冠状动脉右支(RCA)、左主干(LM)、前降支(LAD)和回旋支(LCX),以美国心脏协会(AHA)推荐的冠状动脉解剖分段法评价定位显示的可重复性。结果 86例受检者能够屏气配合完成检查,适用效率为96.63%;9个位置可以稳定地显示冠状动脉各主支,各位置综合对RCA近段和中段(AHA-18、19段)、LM全长(AHA-1、2)、LAD近段和中段(AHA-3、5、7段),LCX近段(AHA-10段)的显示可重复性为100%;对LAD、LCX和RCA的远段(AHA-9、14、21段)的显示可重复性分别为94.19%、72.09%、96.51%。结论 MRCA定位方法简单实用,可以稳定显示冠状动脉主要分支的近段和中段,初步具备临床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6.
8例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MRI、DSA及ECT对比分析尹岭,王国平,梁辉,蔡幼铨,李宝民,徐白萱静脉窦血栓形成主要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和视乳头水肿,不少患者长期被误诊为良性高颅压。本文对我院近5年因高颅压入院,确诊为静脉窦血栓形成的8例患者行MRI、...  相似文献   
107.
表观扩散系数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反应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DC)及化疗第1周期后ADC的变化,预测新辅助化疗反应的价值.方法 20例21个病灶经穿刺活检证实为乳腺癌的患者分别于阿霉素类和紫杉类抗肿瘤新辅助化疗前1周之内、第1周期化疗后(18~21 d之内)、术前1周之内进行MR扩散加权成像(DWI)和增强扫描,根据增强MRI肿瘤的变化,将其分为反应组及相对无反应组,对2组肿瘤初始ADC及化疗第1周期后ADC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反应组15个病灶化疗前初始ADC为(0.98±0.15)×10-3 mm2/s,化疗第1周期后升高到(1.22±0.23)x 10-3 mm2/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无反应组6个病灶化疗前初始ADC为(1.09±0.08)×10-3mm 2/s,第1周期后为(1.11±0.07)×10-3 mm2/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反应组初始ADC低于相对无反应组(P<0.05);肿瘤初始ADC与化疗第1周期后ADC的变化值呈负相关关系(r=-0.51,P<0.05).结论 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乳腺癌肿瘤初始ADC值及新辅助化疗第1周期后ADC值变化有可能成为预测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8.
SARS痊愈患者继发骨坏死的临床及MR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SARS痊愈患者继发骨坏死的临床及MRI表现. 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SARS痊愈患者继发骨坏死的MRI表现. 结果: 继发骨坏死者17例,31个骨骼受累,共33个病灶.股骨头20个,股骨下端7个,胫骨上端4个,髌骨2个.结论: SARS痊愈患者继发骨坏死以多骨受累,多发病灶,且表现多样为特点,MRI全面检查,密切随访有症状的骨与关节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09.
颞下颌关节增强磁共振成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磁共振对比增强剂Gd—DTPA对颞下额关节紊乱病的临床诊断意义。方法:对12名临床诊断为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患进行磁共振增强前后扫描,观察影像增强效果。结果:Gd—DTPA对关节盘位置正常的关节闭口斜矢状位前伸部及张口位双板区具有显的增强效果;对可复性及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张闭口位前伸部及双板区均有明显的增强效果;对冠状位也有明显增强效果。结论:磁共振对比增强剂的增强效果明确,为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及作为磁共振常规扫描的辅助手段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对比乳腺良、恶性病变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探讨DWI在乳腺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术前行MR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236例乳腺病变,采用平面回波-扩散加权成像序列(EPH)WI);测量病变区和对侧正常乳腺腺体的ADC值,应用t检验比较良、恶性病变及正常腺体ADC值的差异,采用接收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确定良、恶性病变的ADC界值;根据BI-RADS MRI将乳腺病变分为肿块性病变和非肿块性病变,比较ADC值在两组病变中定性诊断效能.结果:236例乳腺病变中,恶性病变ADC值[(1.08±0.32)X 10-3mm2/s]显著低于良性病变[(1.48±0.35)×102mm2/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ROC曲线确定ADC界值为1.25×10-2mm2/s,诊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2%和77.5%.肿块性病变良、恶性ADC界值为1.15×10-3mm2/s(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9.8%和81.8%),非肿块性病变良、恶性ADC界值为1.35×10-3mm2/s(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8%和72%).绪论:根据ADC界值可以鉴别乳腺良、恶性病变;对肿块性病变和非肿块性病变应采用不同的ADC界值;DWI对肿块性病变的诊断效能优于非肿块性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